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將文字獄推至高☆禁☆潮,連人名都不放過,致時人起名愛用這些字

導讀:清朝統治者于當時的中原角度來看, 可以說是一個泊來民族。 因為統治者的特殊性, 文字獄有其存在的特殊性。 而隨著康熙雍正統治時期出現派反清複明的人馬, 加上封建王朝統治有其腐敗性, 所以社會矛盾日益嚴重。 更是因為乾隆的文學素養提高, 便加大了對文字獄的運動力度。 縱觀清朝歷史, 乾隆是把文字獄發展到了極致的皇帝。

首先是孫嘉淦(gan, 第四聲)偽奏案, 孫嘉淦是一個正直的忠良之士。 他敢於向乾隆進言, 而且都是直言不諱, 時人多以他為榜樣。 1750年, 乾隆收到了一遝以孫家淦署名的名為“五不解十大過”的奏摺。 奏摺直接指責乾隆南巡擾民、奢侈浪費, 還特別說乾隆賞罰不公等等。 乾隆看了很生氣, 皇帝生氣了, 手下的人就遭殃了。 孫嘉淦的這個案子, 前後牽連了數百人, 就連孫嘉淦也驚恐自殺而死。

孫嘉淦偽奏案結束後, 胡中藻的案子也被揭發出來了。 只因胡中藻在《堅磨生詩抄》中寫到“一世無日月”“論濁清”等等字眼。 令乾隆龍顏大怒。 胡中藻的案子, 還牽連了鄂昌。 這個鄂昌是何人?就是乾隆輔政大臣鄂爾泰的侄子!看到這裡才明白, 乾隆兜了一個大圈, 其實是為了清除權臣鄂爾泰黨羽!

權臣清完了, 文字獄可還沒完結。 當年一起辦理文字獄案件的官員海成, 僅僅他一人, 就查封禁書8000冊, 這些禁書哪兒去了?當然是銷毀!乾隆對當時的著作大多都有看過, 凡是涉及清、明, 反清複明等意思的著作全部查禁。 搞得整個社會人人自危,

讀書分子不敢想創新, 每天抱著幾首風月詩詞來回吟唱。

當時文字獄發展到連“胡兒”兩字都被說是叛逆之詞。 這個“胡兒”就出自徐述夔(hui, 第二聲)的《一柱樓詩集》。 其實詩中並沒有“胡兒”二字。 只有“壺兒”, 卻被乾隆說成是諷刺滿洲人沒文化, 說滿族人是胡人。

因此, 徐述夔死了還被刨墳梟首示眾。 而徐述夔的兩個孫子雖然攜書自首, 仍然被乾隆全家抄斬。 最冤枉的就是徐述夔的族人, 一個叫徐首發, 一個叫徐成濯, 因為合起來就是“首發成濯”的意思, 根據《孟子》這是草木凋零的意思。

乾隆說這兩人的名字是嘲笑剃髮之人, 是詆毀剃髮留辮的制度。於是兩人也被斬首。這個時代的人不但連寫書要謹慎萬分,就連給孩子起名字都要斟酌再三,以避免稍不留神就被牽連到文字獄。所以後來才有很多人叫“大牛”“二狗”之類的吧。

當然,文字獄乾隆的案子絕對不止這些。說到文字獄,雖然康熙、雍正都有推行,但是真正把這個東西推向高潮的還是乾隆。

是詆毀剃髮留辮的制度。於是兩人也被斬首。這個時代的人不但連寫書要謹慎萬分,就連給孩子起名字都要斟酌再三,以避免稍不留神就被牽連到文字獄。所以後來才有很多人叫“大牛”“二狗”之類的吧。

當然,文字獄乾隆的案子絕對不止這些。說到文字獄,雖然康熙、雍正都有推行,但是真正把這個東西推向高潮的還是乾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