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東坡肉是哪裡的菜系

東坡肉是哪裡的菜系

1、東坡肉是哪裡的菜系

東坡肉又名滾肉、紅燒肉,是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名菜,屬浙菜系,以豬肉為主要食材。 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 慢火,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

2、東坡肉的營養價值

東坡肉選用的是一半瘦肉一半肥肉的豬肋條肉,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五花肉,這樣的肉吃起來不僅肥而不膩,而且也沒有純瘦肉的柴感,深受很多人的喜愛。 五花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等,可以為我們的身體補充優質的營養素。

做好東坡肉還有一個比較關鍵的訣竅,就是需要選用花雕酒,我們知道,花雕酒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糖類、維生素等營養素,被人們戲稱為“高級液體蛋糕”。

將豬肋條肉和花雕酒相結合,再經過燉、煮等烹飪方式,就成為了我們所熟知的東坡肉。

慢火、水少、酒多是製作美味東坡肉的最為關鍵的訣竅,在東坡肉裡,五花肉和花雕酒相得益彰。

3、紅燒肉和東坡肉的區別

做法差異

從燜煮方法,到佐料配置,東坡肉是要蒸的,而紅燒肉不需要,紅燒肉重要的是紅燒,東坡肉和紅燒肉有著大大的差異。

樣式差異

在杭州吃東坡肉,都是一個小盅裡,打開裡面是一方塊切好的東坡肉。 一塊下肚,剛剛好。

而紅燒肉切的方塊更小,錯落有序地堆在盤子裡,加上幾塊伴著米飯下嚥,爽快!

口感差異

東坡肉,細膩滑潤,肥而不膩,幾乎可以抿抿即化。

紅燒肉,入口韌性十足,微微辣意,濃濃香味,讓人食欲大增。

東坡肉的家常做法

主料:帶皮五花肉1整塊(約1500克),生菜絲400克。

調料:小蔥段、薑片各50克,鹽2克,白糖80克,醬油100克,花雕酒300克,小茴香3克。

做法:五花肉汆一下水後洗淨,再入鍋中煮至八成熟撈出,用乾淨布擦乾水分,在皮上抹些醬油,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切成4釐米見方的塊。 鍋上火,下蔥段、薑片各25克炒香,放入切好的五花肉,皮朝下,再下剩餘的蔥、姜蓋面,下剩餘調料,燒開後轉小火,蓋上鍋蓋燒2小時至汁濃即可。

東坡肉的家常做法技巧:

先將肉整煮至八成熟,這樣可以使部分脂肪溶于水中,使肉不膩。

在整個燉制過程中,肉皮一致朝下,這樣出品才紅亮。

過油前,要先用刀刮去皮表面的油脂,再用潔布擦乾水分,並在皮上抹些醬油,這樣才能使皮上色。

由於此菜用酒量較多,到最後鍋中的湯汁主要是油和酒等,極易遇空氣燃燒,所以在調好口味後要蓋嚴鍋蓋,小火燉制。

生菜絲炒後墊在盤中,是為了解除肉中的油膩(也可以用其他青菜搭配)。

東坡肉的傳說

宋朝文學家蘇東坡,他雲遊四海來到永修境內一個叫艾城的地方。 三伏天,蘇東坡救了一個中暑的小孩。 作為農夫的父母,買了兩斤豬肉,用一束稻草捆著提了回來,想問蘇先生的口味。 恰巧,蘇東坡正在賦詩填詞,口中朗朗念著:“禾------草-------珍---------珠-------透心香……”。 農夫聽了一楞,仔細琢磨,認為是讓他把肉和著稻草整煮,並要煮透心。 吃飯時,菜端上桌來,蘇東坡見一塊整肉,沒斫沒切,還用稻草捆著,不知什麼原因,又不好意思開口。 農夫挺奇怪,就對蘇東坡說:“早上我去問你,你不是說‘和草整煮透心香’嗎?我是按照你的意思給弄的,先生怎麼不吃呢?”蘇東坡恍然大悟,也只好順坡下驢。沒想到豬肉摻雜著稻草香味,十分清香可口。吃完飯,農夫夫婦出門去了。東坡想:主人如此盛情款待,打擾幾天了,十分過意不去。幾次要走,主人都不肯,今天還是走了吧。主意一定,從包袱裡取出五兩紋銀,放在桌子上,留下一張字條,上寫著:“主人盛情難卻,東坡不辭而別。”農夫夫婦回來,看見條子大吃一驚,原來救自己孩子的恩人竟是鼎鼎大名的蘇東坡先生。

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學著用稻草紮肉煮著吃,果然香酥可口。鄉親們便把這種肉稱作“東坡肉”。因其味道鮮美,做法別致,所以一直流傳。

農夫挺奇怪,就對蘇東坡說:“早上我去問你,你不是說‘和草整煮透心香’嗎?我是按照你的意思給弄的,先生怎麼不吃呢?”蘇東坡恍然大悟,也只好順坡下驢。沒想到豬肉摻雜著稻草香味,十分清香可口。吃完飯,農夫夫婦出門去了。東坡想:主人如此盛情款待,打擾幾天了,十分過意不去。幾次要走,主人都不肯,今天還是走了吧。主意一定,從包袱裡取出五兩紋銀,放在桌子上,留下一張字條,上寫著:“主人盛情難卻,東坡不辭而別。”農夫夫婦回來,看見條子大吃一驚,原來救自己孩子的恩人竟是鼎鼎大名的蘇東坡先生。

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學著用稻草紮肉煮著吃,果然香酥可口。鄉親們便把這種肉稱作“東坡肉”。因其味道鮮美,做法別致,所以一直流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