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十七世紀的亞里斯多德”曾向康熙請求加入中國籍

核心提示:被譽為“十七世紀的亞里斯多德”、發明了西方二進位的德國數理、哲學大師萊布尼茲, 看到在華的傳教士寄給他的太極八卦圖後, 帶著崇拜的心情, 寫信給康熙皇帝, 請求加入中國籍, 並建議在北京建立科學院。

本文摘自:光明網, 作者:佚名, 原題:《外國人清朝如何加入中國籍 德國專家曾請求康熙》

在清朝時期, 許多外國人涉及到在中國任職、入籍的事。 清代早期, 如德國人湯若望、比利時人南懷仁、法國人白晉、葡萄牙人徐日升、義大利人郎世寧等都擔任了清政府的官職, 穿清朝的官服, 行中國的禮儀, 甚至按照中國的生活方式生活。

湯若望30歲那年就換上了中國服裝, 取了中文名字, 先後被清政府授予太僕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等職務, 雍正朝追封為“光祿大夫”, 官至一品。

清政府對湯若望的祭文裡有這樣的評價:“掌欽天監印務事, 故湯若望之靈曰:鞠躬盡瘁,

臣子之芳蹤。 恤死報勤, 國家之盛典。 ”可見, 這與對待本國臣子毫無二致。

康熙的科學啟蒙老師、比利時人南懷仁, 官至正二品的工部侍郎, 在北京去世後, 也如同本國重臣一樣, 賜給了諡號“勤敏”。 確實, 清政府是把關係親密的“客卿”看成本國臣民的。

但清政府對“客卿”也會提出一些要求。 英國人赫德1864年10月18日的日記記載, 清政府為表彰他在鎮壓太平軍中的突出表現, 決定獎勵他一個三品“臬台銜”, 並勸他“更換服裝、服色、結婚和在中國定居, 等等”。

赫德在日記裡還說, 清政府要為他張羅一個中國老婆, 好讓他“安心”在中國效力, 希望這個能幹的英國青年被中國同化甚至“歸化”, 成為中國人。 但遺憾的是, 赫德娶的不僅是英國妻子,

而且終生都是英國公民, 高官厚祿甚至女色, 並沒有使他成為中國人。

劉體智在《異辭錄》中記載, 在平定伊犁的戰爭中, 戈登放棄了英國軍籍, 加入清軍, 被視同中國高級軍官對待。 而在幫清政府鎮壓太平軍時的戈登, 是英國皇家工程兵部隊的軍官, 對英國政府負責。

也有主動提出要加入中國籍的。 被譽為“十七世紀的亞里斯多德”、發明了西方二進位的德國數理、哲學大師萊布尼茲, 看到在華的傳教士寄給他的太極八卦圖後, 帶著崇拜的心情, 寫信給康熙皇帝, 請求加入中國籍, 並建議在北京建立科學院。 但沒有明確記載他是否如願。

古代中國沒有正式的國籍法, 直到宣統元年(1909年), 中國的歷史上才有了一部《國籍條例》。

這個條例明確規定:“凡外國人願入中國國籍者, 准其呈請入籍。 ”但須具備五個條件:

“寄居中國接續至十年以上者;年滿二十歲以上, 照其國法律為有能力者;品行端正者;有相當之資財或藝能, 足以自立者;照其國法律, 於入籍後即應消除本國國籍者。 ”

按這些條件, 湯若望、南懷仁都具備加入中國籍的條件。 如不滿足這五個條件, 也可有特例:“凡外國人或無國籍人有殊勳於中國者, 雖不備一至四各款, 得由外務部、民政部會奏請旨, 特准入籍。 ”就是要對中國有特殊貢獻。

此外, 下列三種情況也可以加入中國籍:一是外國婦女或者無國籍婦女嫁給中國人為妻;二是以中國人為繼父並同中國人居住的;三是中國人同外國人的私生子可以直接加入中國籍。

但是, 嫁給中國人做老婆的外國婦女必須“以正式結婚呈報有案者為限”等等。

條例對才加入中國籍的人也有約束:一是不能擔任軍機處、內務府各官職, 以及四品以上文官;二是不能擔任各項武官以及軍人;三是不能擔任上下議院以及各省諮議局議員。

“凡呈請入籍者應聲明入籍後遵守中國法律, 及棄其本國權利。 ”申請人寫保證書, 並請中國寄居地的有名望的兩位元紳士擔保, 把情況彙報地方官, 由其遞交民政部批准、公佈, 最後“給予執照為憑”。

在國外申請加入中國籍的, 要打報告給中國駐當地的領事, 再報出使大臣, 或者直接向出使大臣彙報, 轉交民政部存案辦理。 完備這些手續, 清政府就承認其為中國人了。

清政府就承認其為中國人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