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倭寇,一刀可以砍斷十幾把長槍,連戚繼光都感歎

十四世紀初, 日本進入南北朝分裂時期, 在戰爭中失敗的封建主組織武士浪人在中國東南沿海從事劫掠活動被稱為倭寇。

明朝初年, 國力強盛倭寇並未釀成大患, 到正統年間海防衰落倭患日漸囂張到嘉靖時期沿海走私集團與海盜勾結倭寇日益猖獗起來 。

面對囂張的倭寇明軍的作戰卻十分不順, 不管從武器品質上和士兵素質上明軍都不佔優勢。 武器上, 武士使用的倭刀製造工藝十分複雜,

耗時長千錘百煉鍛造出的倭刀十分鋒利, 文獻中甚至出現“賊斫一刀, 十數槍齊折”的記載, 一刀下去砍斷十數把長槍。

日本刀

倭寇除了有鋒利的倭刀還有嫺熟的格鬥技巧, 在單兵作戰上遠高於明朝士兵。 倭寇中的武士從小就經受嚴厲的格鬥訓練,

從身體和心理上都成為冷酷的格鬥機器。 明朝的士兵都是從農民種招募而來論技術他們遠不如武士。

大明士兵

為此戚繼光寫下了“我兵短器難接, 長器不接, 遭之身多兩斷”更透出無奈和歎息。 當時明朝的防務主要針對北方作戰,

使用的是長槍針對的是大規模騎兵作戰。

戚家軍

這種作戰在北方打蒙古人沒有問題, 但南方不像平原山地較多地形崎嶇複雜這種作戰非常吃虧, 長槍手們難以抵擋鋒利的倭刀。

狼筅與鴛鴦陣

不過, 經驗豐富的戚繼光找到了對抗倭寇的武器和戰法, 戚家軍成為讓倭寇聞風喪膽的軍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