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煎中藥:水火之間大有章法

“大火燒開, 小火慢燉”, 這似乎已成為大家製作美味湯品的準則。 但一說起怎麼熬藥, 就連很多經驗老道的“吃貨”也會連連擺手。

可見, 熬藥雖然離不開廚房, 卻有很多的學問在裡面。

清代有本《醫學源流論》裡說:“煎藥之法, 最宜深講, 藥之效不效, 全在乎此。 ”由此看來, 古代對於煎煮湯藥的方法早就有了明確的標準。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也對煎煮湯藥的器具、時間, 煎煮量和火候有一定論述。 小編從中整理出一些煎煮方法, 希望對大家有用。

不是哪種鍋都能熬藥

傳統的砂鍋是用陶土和沙燒制的。 它們通氣性、吸附性好, 傳熱均勻, 散熱慢, 不易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 但這種鍋比較脆弱, 磕磕碰碰就能開裂, 影響使用。 後來又有了瓷砂鍋, 是在傳統砂鍋的基礎上加入釉彩。 不易爆裂, 可防幹燒, 自動控溫, 易清洗還安全。

現在很多人生活節奏很快, 你讓他專門去買個鍋會犯懶。 在門診, 常會有患者問:“我家裡的鋁鍋、銅鍋、鐵鍋、不銹鋼鍋、電鍋、玻璃鍋……能用嗎?”

下麵, 且聽我一一道來。

鋁銅鐵鍋不可使用, 因為金屬的化學性質不穩定, 容易與中藥發生化學反應, 影響藥物作用或者產生毒副作用。 還是讓他們和美食為伍吧。

不銹鋼鍋也是金屬, 但一定要用品質好的、不會生銹的那種。 便宜的、很輕很薄的那種就算了。

各種電鍋、不粘鍋, 反正是裡面帶有塗層的那種, 在煎煮過程中也可能會有藥物反應或是物質析出, 最好不要用。 反倒是煲湯的玻璃鍋, 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怕藥不乾淨想洗10遍

在市面上有些品質不好的飲片中會摻雜一些雜質或塵土, 可以用涼水過一遍, 但反復浸泡、清洗沒有必要。 現在選用的都是優質藥材, 潔淨度高, 省去了清洗這個麻煩, 而且多次清洗還會減少藥效。

那浸泡有什麼作用呢?煎藥前, 加涼水到剛沒過飲片的高度, 然後浸泡半小時。 這是因為中藥飲片大多是質地乾燥且堅硬的幹品, 有效成分已結晶或定形沉澱於細胞內;如果馬上煎煮,

水分不易滲透進去。 先用涼水浸泡, 可使藥物成分充分析出。

水火之間有章法

浸泡半小時後, 水平面可能會下降一些, 此時應再加水:加水量為將藥品適當加壓後, 使水的高度高出中藥平面2-3cm左右。 目前業內通行的煎煮法有兩種, 大家可根據就診醫師的建議選取。

一是古煎法:即大火煎至沸騰, 改文火煎40分鐘。 將所得藥液分三次服用或遵醫囑分服。

二是一般煎法:將飲片分兩次煎煮。 第一煎:大火煎至沸騰, 改文火煎煮20-30分鐘, 將藥液倒出。 第二煎:加入溫水, 加水量為第一次的1/2, 大火煎至沸騰改文火煎煮15-20分鐘。 把兩次藥液混合後, 分三次服用或遵醫囑分服。

無論哪種煎法, 中藥煎煮好後, 都要趁熱將藥汁過濾出來。

除了這些煎藥的章法, 您是否注意到醫師常在中藥方裡標注“先煎”“後下”之類的名詞呢?這就涉及到一些中藥的特殊煎法。

先煎:先煎煮30分鐘, 再加入其他藥材同煎。 如石膏、龜甲、牡蠣。

後下:在其他藥物快煎好時, 投入該藥再共煎10分鐘。 如金銀花、藿香、薄荷。

包煎:將藥物裝入紗布袋, 再與諸藥同煎。 如車前子、辛夷、旋複花。

另煎:另煎是單獨煎煮30分鐘, 去渣取汁, 將藥渣與群藥同煎, 將藥液兌入同服。 如人參、羚羊角、洋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