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幼稚園10年經驗教師:最頭痛這3種爸媽教養孩子的做法

對有新生入學的爸媽來說, 最難的考驗就是孩子上幼稚園的第一個月, 孩子由於分離焦慮, 每天都在學校門口哭哭啼啼、依依不捨,

現在過了一個半月了, 孩子終於比較適應了, 也進步到可以微笑著向家長說“再見”了。

有新生入學的家長最關心孩子的話題就是3大基本需求:孩子在學校有哭嗎?有吃飽嗎?中午有睡覺嗎?

但是, 有著10年幼稚園經驗的教師指出:孩子融入團體生活中必備的生活自理、人際互動等基本能力, 卻被爸媽所忽視。 最讓幼稚園教師感到頭痛的是, 下面這3種父母教養孩子的壞習慣, 即使把孩子交給老師, 老師也解決不了!

1、孩子在學校不肯玩沙子、黏土, 一直吵著要洗手, 一到戶外進行團體活動, 便吵著太熱、走不動。

原因分析:很多爸媽知道孩子需要探索的經驗, 但他們誤以為只需探索空間、大小、形狀、顏色的認知玩具。

如果爸媽自己怕熱、怕髒、怕麻煩, 放假時他們最常帶孩子去商場室內吹空調, 一旦孩子要走出空調房到室外活動, 就會一直吵著好熱、不肯外出探索, 沒有玩過沙子或黏土的孩子, 感官經驗不足, 玩沙子、剝果皮、做手工黏膠水時, 會吵著要洗手。

本來2歲半的孩子已經具備扶扶手,

一步一臺階上樓梯的能力, 但一些生活優越, 接送有小車代步、社區有電梯可搭乘的孩子, 因為有限的練習機會, 到3歲半還停留在扶扶手只能兩步一臺階上樓梯的階段, 這些動作慢的孩子在玩溜滑梯時, 經常會被身後的孩子大聲催促“走快一點!”

遊戲本來是孩子學習各種能力與建立社交關係的好機會, 而像這類生活經驗貧乏、單一的孩子, 很有可能影響他進入團體生活。

2、孩子在學校裡, 總是玩到哪裡, 東西就丟到哪裡。


原因分析:很多爸媽不知道, 上幼稚園的孩子都應該具備自我收拾的能力了, 他們誤以為等到了學校讓老師教, 卻從來沒有讓孩子在家裡動手收拾, 都是媽媽或奶奶跟在孩子身後幫他收拾玩具和書本。

這樣的孩子在教室裡, 會經常被老師反復叮囑“你的水杯呢?”“請把書和玩具放回原處!”這會大大減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的腳步。

3、孩子一到午餐時間, 不是亂跑、哭鬧就是發呆。

原因分析:孩子不會自己動手吃。

吃飯亂跑的孩子, 在家吃飯時, 多是媽媽或奶奶端著碗追著孩子一口一口餵飯。 吃飯發呆的孩子, 多是在家從未自己動手吃飯, 還會理直氣壯地說“你喂我!”沒有動手剝果皮的孩子, 不會自己剝水果皮, 香蕉連皮吃的笑話也會發生。

孩子喝奶為主或太挑食。

孩子指著碗哭鬧說“我不要吃青菜或肉!”這些孩子在家肯吃的食物種類和份量很少,爸媽擔心孩子吃不飽,營養不夠,便讓孩子沖泡奶粉為主食,當平日習慣喝奶的孩子上幼稚園,自然對菜飯配湯的組合難以接受。

爸媽在家為了孩子肯吃,只準備孩子愛吃的食物,比如薯條、餅乾、含糖飲料等等,孩子的口味被家人慣壞了,對於學校餐桌上出現的“新食物”,當然缺少興趣、沒什麼胃口。

孩子習慣吃細碎柔軟的食物。

有些媽媽覺得孩子吃得太慢了,為了“助孩子一臂之力”,在家會把所有食物先剪得很細碎,方便孩子進食。孩子從小沒有撕咬纖維與咀嚼完整食物的經驗,吃起學校的飯菜,自然覺得特別吃力。這類孩子可能還沒吃多少時,其他的孩子已經收拾好餐具,準備進行下一階段的活動了。

午餐時間是建立常規和培養能力相當重要的一環,當孩子總是“吃不完的那一個”或是“全班吃得最慢的那一個”,孩子不僅會對上學產生挫敗感,也會影響自信心的建立和人際交友的關係。

爸媽常常以為盡全力把孩子的生活照顧好,就是幫孩子“代勞”所有吃飯、穿衣、穿鞋等大小事,一直把孩子當小寶寶照顧,但同時又希望幼稚園老師可以代為改善孩子不會自己吃飯、收拾東西等行為。

因此,在孩子入學後,爸媽不要剝奪孩子練習生活自理能力的機會,必須跟著幼稚園老師配合改善孩子的壞習慣,對孩子來說,自理能力不僅是進入團體生活的根本,也是孩子未來能否獨立的基礎。

擴展資料:媽媽經常說這6句話,小心孩子在幼稚園沒朋友!

孩子喝奶為主或太挑食。

孩子指著碗哭鬧說“我不要吃青菜或肉!”這些孩子在家肯吃的食物種類和份量很少,爸媽擔心孩子吃不飽,營養不夠,便讓孩子沖泡奶粉為主食,當平日習慣喝奶的孩子上幼稚園,自然對菜飯配湯的組合難以接受。

爸媽在家為了孩子肯吃,只準備孩子愛吃的食物,比如薯條、餅乾、含糖飲料等等,孩子的口味被家人慣壞了,對於學校餐桌上出現的“新食物”,當然缺少興趣、沒什麼胃口。

孩子習慣吃細碎柔軟的食物。

有些媽媽覺得孩子吃得太慢了,為了“助孩子一臂之力”,在家會把所有食物先剪得很細碎,方便孩子進食。孩子從小沒有撕咬纖維與咀嚼完整食物的經驗,吃起學校的飯菜,自然覺得特別吃力。這類孩子可能還沒吃多少時,其他的孩子已經收拾好餐具,準備進行下一階段的活動了。

午餐時間是建立常規和培養能力相當重要的一環,當孩子總是“吃不完的那一個”或是“全班吃得最慢的那一個”,孩子不僅會對上學產生挫敗感,也會影響自信心的建立和人際交友的關係。

爸媽常常以為盡全力把孩子的生活照顧好,就是幫孩子“代勞”所有吃飯、穿衣、穿鞋等大小事,一直把孩子當小寶寶照顧,但同時又希望幼稚園老師可以代為改善孩子不會自己吃飯、收拾東西等行為。

因此,在孩子入學後,爸媽不要剝奪孩子練習生活自理能力的機會,必須跟著幼稚園老師配合改善孩子的壞習慣,對孩子來說,自理能力不僅是進入團體生活的根本,也是孩子未來能否獨立的基礎。

擴展資料:媽媽經常說這6句話,小心孩子在幼稚園沒朋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