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朝一詩人夜遇奇葩強盜,聽說他的大名後不要錢財只要詩

唐朝是詩歌的黃金時代, 湧現了一大批風格各異、個性飛揚的詩人。 同時, 我們也要注意到, 唐詩的繁榮也和當時的社會風氣分不開。

自建國之初, 唐朝皇帝就非常重視文學的教化作用, 再加上科舉制度的正向引導, 吟詩作賦不僅是興趣, 還能謀得進身之階, 即使普通老百姓也懂得欣賞。

《唐詩紀事》中曾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文宗年間, 一個名叫李涉的太學博士因見朝政不可為, 索性棄官歸隱。

走到九江時, 李涉夜宿於皖口一個叫做井欄砂的地方。 入夜時分, 忽然從外面闖進一群強盜, 那個頭領見他們書生模樣, 遂問道:“你們是何人?”

僕人戰戰兢兢的回答道:“我們老爺是李博士。 ”頭領說:“若是李涉博士, 我就不搶你們, 久聞詩名, 能得到一首詩足已。 ”李涉驚訝之下, 當場寫了一首七絕:

《井欄砂宿遇夜盜》

暮雨瀟瀟江上村, 綠林豪客夜知聞。

他時不用逃名姓, 世上於今半是君。

大意是:暮雨瀟瀟, 我夜宿于這個江邊的小村莊, 沒想到連綠林豪客也知道我的名字;既然如此, 我以後也懶得隱姓埋名了, 如今這個世道, 竟有一半人和你從事同樣的職業。

這首詩的最後兩句頗為耐人尋味, 可以解讀為兩層含義:第一層意思是說自己的名氣太大, 天下像你這樣懂詩的人也不少, 我早晚還是會被認出來。

第二層意思則是對民不聊生的現實的諷刺, 如今的天下, 有一半人被迫淪為強盜, 我能躲到哪裡去呢?當然, 他所說的強盜是廣義的, 還包括更可恨的欺世盜名之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