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清太監退休後,都去哪?這兩個地方現在房價12萬以上

在古代幾千年封建社會, 王朝不斷更替, 光是皇帝就有500多位, 而作為封建王朝最淒慘的太監群體, 那就更是不計其數。 尤其是封建社會晚期的明清時代, 更是太監的大爆發。 太監們從小進宮, 服侍皇帝和妃子們, 當牛做馬一輩子, 但是年老的時候, 失去勞動能力, 照樣會被趕出宮。 那麼太監退休後會去哪裡呢?

太監是封建時代最悲劇的一批人, 一輩子為奴為婢, 到老了無兒無女無依無靠, 皇帝也不會管你的死活。 而且退了休的太監也不敢回家, 因為當時家裡出個太監那是件挺羞恥的事情。 而且很多太監那是從小被拐賣或者被父母賣掉的, 根本就沒辦法找到親人。

於是在早些時候, 大部分的退休太監生活淒慘, 在將積蓄花完後, 基本上很多餓死街頭, 凍死街頭, 沒人會去管他們的死活。 到了明清時代, 尤其是明朝, 出了很多炙手可熱的大太監, 而且太監掌管批紅, 能和文官集團對抗, 因此, 相當的有實力。 但是, 為了使得自己晚年不至於餓死街頭, 於是開始出現太監集體養老的去處。

當時明朝太監退休主要集中在中官村和恩濟莊, 而且大太監會主動出錢, 修建寺廟, 修建房屋等, 慢慢的在這兩個地方就形成了退休太監的集聚地。 當時的恩濟莊和中官村, 建有很多的寺廟, 還有很多的宅院, 還有太監的公墓。 而有錢的太監出宮後, 照樣可以衣食無憂, 但是大部分的太監都沒錢, 只能相互照顧。

於是便形成了年輕太監為年老太監養老送終的傳統, 也就是說新退休的太監來到恩濟莊和中官村後, 要主動照顧年老的太監度過晚年。 等到自己老了, 那麼有新的太監來照顧自己, 這樣形成了太監的養老體系, 跟現在養老院差不多。 這些老太監在宮裡的時候, 一般還形成乾兒子, 幹孫子的輩分,

就像明朝影視作品呈現的那樣。

這些人出宮後, 相互的關係還是很親密的。 老了一起娛樂, 渡過晚年, 死了直接埋在這裡, 後世的太監給他們祭拜, 形成一條龍。 因此, 在清末的時候, 在恩濟莊和中官村的太監墓地都有大片大片的, 不知道埋葬了多少的太監。 而改革開放後,北京要建設電子資訊產業,郭沫若看上了中官村這塊地。

於是將其開闢為高科技產業園,將原本的太監墓地,太監居所,太監寺廟都給推了。現在這裡高樓林立,高科技企業更是很多,而且著名的高校在此聚集,成了全國著名的中國矽谷,中關村,這裡的房價現在超過12萬,恩濟莊那也是差不了多少。但誰又會知道,這裡曾是中國古代最悲催的一批人最後的安身之所,現在連墓地都找不到了。

探究歷史真相,發現背後故事!對待歷史,必須較真!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真相背後】

而改革開放後,北京要建設電子資訊產業,郭沫若看上了中官村這塊地。

於是將其開闢為高科技產業園,將原本的太監墓地,太監居所,太監寺廟都給推了。現在這裡高樓林立,高科技企業更是很多,而且著名的高校在此聚集,成了全國著名的中國矽谷,中關村,這裡的房價現在超過12萬,恩濟莊那也是差不了多少。但誰又會知道,這裡曾是中國古代最悲催的一批人最後的安身之所,現在連墓地都找不到了。

探究歷史真相,發現背後故事!對待歷史,必須較真!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真相背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