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書記載,匈奴和漢族是同一個祖先

匈奴是個歷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團, 祖居在歐亞大陸的西伯利亞的寒溫帶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帶, 他們披髮左衽。

據《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

匈奴, 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 曰淳維。 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 居於北蠻, 隨畜牧而轉移。 中國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漢初稱雄中原以北的強大遊牧民族。 西元前215年被蒙恬逐出黃河河套地區以及河西走廊地區, 西漢前期強大起來, 屢次進犯邊境。 對西漢政權造成了強大的威脅。 並控制西域。 後為西漢武帝所敗, 退居漠北分裂為五部。 漢元帝時, 于五部呼韓邪和親。 後在東漢時分裂為南北匈奴, 南匈奴投降漢朝, 北匈奴在西遷後消失在中國的古籍中。 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建立了前趙政權。

匈奴影響了當時的中國的歷史進程, 《史記》、《漢書》均留有些記載。

近代西方主流歷史學家一般認為中原以北的匈奴人, 是一些喜歡以馬征戰與結盟的混合遊牧民族, 但只是民族集團而非同種族群。

那麼祖先是誰, 夏朝君主(桀)的兒子名獯鬻。

樂彥《括地譜》:“夏桀無道, 湯放之鳴條, 三年而死, 其子獯粥(另作獯鬻), 妻桀之眾妾, 避居北野。 隨畜移徙, 中國謂之匈奴”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