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地用中文使用人民幣,有自己的軍隊,那裡的人稱中國為祖國

三百多年前, 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 明朝滅亡。 明朝遼東總兵吳三桂在山海關無奈投靠多爾袞, 放清軍入關, 清軍先後滅了李自成、張獻忠, 平定中原, 後又向明朝皇室殘餘逃到南方建立的政權(南明)發動了進攻。 1659年, 南明永曆帝朱由榔被迫帶殘部逃進緬甸請求庇護。 三年後, 吳三桂帶大軍壓陣, 逼迫緬甸國王交出永曆帝。

永曆帝

大明王朝可謂是漢族最驕傲的一個朝代, 後世的評價是治隆漢唐。 整個大明近300年的歷史中, 始終遵守天子守國門, 君王死社稷的理念。 以不投降, 不納貢, 不和親為底線。 可謂是錚錚鐵骨, 自強不屈。 當年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為了踐行天子守國門的理念, 誓死不遷都南京, 最後自殺殉國。 而明朝滅亡後, 有一隻軍隊寧死不降, 逃往國外, 建立獨立王國, 到現在仍在, 而且說漢語, 用人民幣, 買中國貨。

朱由榔和他帶去的上千侍衛和眷屬成為緬甸第一批漢族移民。

因為緬北當地對外族排斥, 為了生存, 漢族團結與之對抗, 當時南明殘軍的一位將領楊高學帶領漢族與當地人爭奪地盤, 最終建立了漢人的政權, 形成了今天果敢地區的雛形。

楊氏統治了果敢之後, 為了不被緬甸或者清朝剿滅, 楊氏多次向清朝示好, 主動進貢, 最後獲得清朝的認可, 楊氏被封為果敢縣令並允許世襲, 就這樣, 楊氏取得了合法的統治權, 在這期間也陸陸續續有不少漢族從雲南遷移到果敢, 他們在果敢營生, 說漢語用漢字, 保持著與雲南邊境漢族一樣的生活習慣和文化風俗, 唯一的區別就是果敢的“法律”是楊氏制定的。

果敢軍人

楊氏對果敢的統治直到新中國解放前, 晚清時期, 英國佔領緬甸, 果敢朝不保夕, 為了保全, 楊氏見風使舵, 轉向英國示好, 1897年, 英國向清政府施壓, 最終簽訂《中英續議滇緬條約附款》, 英國將果敢地區劃歸緬甸。

1948年, 緬甸獲得獨立, 楊氏家族出於寧為雞頭不為牛後的私心, 不願被中國統治, 聲稱果敢是緬甸領土,

並享受緬甸的土司自治, 可就在緬甸獨立後不久, 廢除土司自治, 緬甸政府軍強行收回地方政權, 楊氏土司率兵抵抗失敗後逃亡泰國, 結束了楊氏在果敢三百多年的統治。

而在這個階段, 又有一批更加強勢的漢族軍隊進入緬北地區, 再一次影響果敢的格局, 國民黨敗退臺灣後, 上萬國軍殘部攜武器躲進果敢地區, 這批參軍中就有日後聞名金三角的大毒梟坤沙和羅星漢以及彭家聲等人, 這些人在後來為了自己的利益分成多支武裝力量, 盤踞一方。

羅星漢最終打敗了彭家聲, 成為金三角毒品大王, 靠毒品發大財, 彭家聲加入緬共人民解放軍後, 臥薪嚐膽多年, 最終又殺回了果敢, 打敗羅星漢, 成為“果敢王”,

彭家聲控制了果敢地區, 成立緬甸民主同盟軍, 並自任主席兼總司令。

如今的果敢, 依然以中文為主要交流語言, 以人民幣為通行貨幣, 就連聯繫方式都是中國聯通和移動提供的, 很多用電也是雲南援助的, 走在果敢的大街, 你不會有異國他鄉的感覺。

果敢街頭

2008年5.12汶川地震,果敢電視臺第二天發出倡議書,希望大家為同胞捐款。一位果敢女教師對孩子們說,“同學們,咱們說說祖國汶川情況,汶川地震了,百姓無家可歸,街上到處是屍體,祖國有難,同學們做點什麼呢?”一個女生哭了,帶動一片哭聲,這天中午,全校學生無一人吃飯,省下飯錢全部捐給汶川,這種事情在國內任何一所學校都未發生過,包括四川的學校在內。彭德仁先生在全果敢帶頭第一個捐款, 那位女教師本人捐了半月工資,果敢人民共捐款111萬元。111萬,對果敢這麼一個貧困山區而言是個天文數字,緊隨其後的佤邦共捐60萬,緬北其他各邦0元。老撾政府捐款236萬, 蒙古政府捐款210萬,緬甸政府捐款205萬,朝鮮政府捐款100萬,土庫曼斯坦政府捐款800元, 科威特政府0元, 澳大利亞政府0元。不要嘲笑土庫曼斯坦的800元,畢竟比澳大利亞0元要強。從以上捐款數位可以看出果敢對中國的真誠情感。果敢捐款金額高於朝鮮,而1950年為幫助北朝鮮政權,中國付出了12萬人的生命,只不過換來100萬元捐款。

果敢學校

世界上的任何一個民族都有保留自己文化的本能,要想滅絕自身文化融入另一民族則比登天還難,北愛爾蘭至今仍不甘心融入英國就是例子,果敢也是如此,在一般果敢人的心靈深處,自己是中國人,不是緬甸人。置身果敢,中國人完全感覺不到這是在國外,就像是在雲南的一個邊陲小鎮。果敢頑固地保留著中國文化,拒絕融入緬甸社會,在這個自治區內,全是大山密林,擁有近30萬人口,但絕大多數是華人。擁有純正的漢族血統。在這裡,就跟中國內地一樣,通行果敢語言,其實就是漢語,而且這裡到處都是中國元素,中國商品,過中國節日,用人民幣,就連通訊都是中國聯通的信號。而且,這裡的人依然承認自己的中國漢人,並以此為驕傲。

果敢街頭

2008年5.12汶川地震,果敢電視臺第二天發出倡議書,希望大家為同胞捐款。一位果敢女教師對孩子們說,“同學們,咱們說說祖國汶川情況,汶川地震了,百姓無家可歸,街上到處是屍體,祖國有難,同學們做點什麼呢?”一個女生哭了,帶動一片哭聲,這天中午,全校學生無一人吃飯,省下飯錢全部捐給汶川,這種事情在國內任何一所學校都未發生過,包括四川的學校在內。彭德仁先生在全果敢帶頭第一個捐款, 那位女教師本人捐了半月工資,果敢人民共捐款111萬元。111萬,對果敢這麼一個貧困山區而言是個天文數字,緊隨其後的佤邦共捐60萬,緬北其他各邦0元。老撾政府捐款236萬, 蒙古政府捐款210萬,緬甸政府捐款205萬,朝鮮政府捐款100萬,土庫曼斯坦政府捐款800元, 科威特政府0元, 澳大利亞政府0元。不要嘲笑土庫曼斯坦的800元,畢竟比澳大利亞0元要強。從以上捐款數位可以看出果敢對中國的真誠情感。果敢捐款金額高於朝鮮,而1950年為幫助北朝鮮政權,中國付出了12萬人的生命,只不過換來100萬元捐款。

果敢學校

世界上的任何一個民族都有保留自己文化的本能,要想滅絕自身文化融入另一民族則比登天還難,北愛爾蘭至今仍不甘心融入英國就是例子,果敢也是如此,在一般果敢人的心靈深處,自己是中國人,不是緬甸人。置身果敢,中國人完全感覺不到這是在國外,就像是在雲南的一個邊陲小鎮。果敢頑固地保留著中國文化,拒絕融入緬甸社會,在這個自治區內,全是大山密林,擁有近30萬人口,但絕大多數是華人。擁有純正的漢族血統。在這裡,就跟中國內地一樣,通行果敢語言,其實就是漢語,而且這裡到處都是中國元素,中國商品,過中國節日,用人民幣,就連通訊都是中國聯通的信號。而且,這裡的人依然承認自己的中國漢人,並以此為驕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