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繪本|品位《一天一年一條河》,感受大自然輪回之美!

很少有東西可以像大自然一樣, 讓人類從幼到老始終如一的熱愛。 成人在閒置時間, 佩戴精心挑選的戶外裝備, 從城市開往森林和高山享受山水之樂。

孩子也會在社區一隅, 因觀察螞蟻而全神貫注好久好久。

書中插圖, 四季輪回

出於人類對大自然無比的熱愛, 三位來自歐洲的大師用自己手中的筆, 以歐洲人對藝術特有的理解, 向孩子們展示了他們眼中的自然。 《我愛大自然》《小小自然書》《大自然·一天·一年·一條河》三款關於自然的繪本,

從不同的視角, 指引孩子走上探索自然的神秘小路上。

代替學習卡片的繪本

對於1-2歲的寶寶來說, 他們眼睛就像照相機的鏡頭, 記錄著周圍的一切。 我們也需要用圖文的方式給孩子加深印象。 很多家長是通過一些卡片的方式説明孩子認識生活中常見的事物。 而寶寶總趁著家長不注意, 就會將卡片撕壞或者弄丟, 以至於孩子的卡片“世界”越來越少。

由德國人卡特琳·維勒所著的《小小自然書》介紹了生活在自然界中的生物。 它封面的配色低調素雅, 但卻能吸引住孩子甚至大人的眼睛。 簡單的顏色勾勒出的生物不失神韻, 生動可愛。

從動物的角度看自然

翻開繪本, 清新的紙漿味撲面而來。 繪本中簡單的故事情節配以動物和植物的名稱, 讓孩子在看圖的過程中學習漢字, 認識大自然中的生物。 繪本採用實心牛卡紙, 十分堅硬, 可以代替市面上很多的學習卡片, 並且新穎有趣, 方便攜帶。

大樹與小樹的大小的對比, 狼與狐狸的區別作者都有描繪。 鳥類住在樹上, 魚兒在水中穿梭。 這些孩子不知道的自然定律也都可以通過繪本解答。

《小小自然書》通過可愛的繪圖, 為孩子展現了大自然中的動物和植物, 讓1-2歲小朋友對自然有了初步的瞭解, 而另一本書則為小朋友解釋了一些自然界中常見的現象。

為孩子解答自然現象的繪本

3歲的孩子對自然中很常見的事情充滿了未知, 他們經常會問家長, 雨水從哪兒來?動物為什麼冬眠?這些看似簡單卻是孩子對自然有初步瞭解的問題, 被法國作家所著, 義大利人所繪的《我愛大自然》再現,並巧妙解答。

把現象擬人化來看自然

《我愛大自然》把自然界的動物、植物、雨滴、河流等都用擬人的手法描繪出來。比如,它描繪了雨水從天而降滲入土壤,滴進河流,最終又由蒸發作用再次變成雨滴的過程。

“那植物會噓噓嗎?”充滿童真的文字,可愛的插圖非常適合學齡前兒童理解自然現象。

夏去秋來,動物們都把自己吃成圓滾滾的。它們有的忙著打洞,有的四處搜集食物,這都是為了冬眠而做準備。地洞裡鋪著柔軟的草,鮮豔的黃色和冰冷洞穴的顏色形成對比,更加突顯洞中的舒適和溫暖。胖胖的土撥鼠們蜷縮在一起,場面十分的溫馨。

《我愛大自然》用可愛的畫風,童謠一般的文字向小朋友們展現了一個充滿趣味的自然世界。與前兩本書不同,同樣由法國人所著的另外一套繪本,更加詳細的記錄了大自然細節的變化。

展現自然中更多未曾發現的美

家長帶孩子出遊時,往往總是走馬觀花,孩子只會關注他們最感興趣的東西。如果媽媽們在孩子興趣勃勃的玩耍時,為他們各種科普,孩子多會心不在焉聽或心煩,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出遊回家,家長可以在為孩子講述繪本時,和孩子一起回憶當時出遊的場景。“那天你看到的小河,裡面的景象是這樣的,生命綻放離不開河水哦。”

法國著名插畫師熱內·梅特賴爾所著的《大自然·一天·一年·一條河》是對自然最美的詮釋。以時間軸的方式為孩子們展現了晝夜交替,四季輪回,小河入海,三個過程中的自然變化和生物活動。讓孩子對時間有初步的概念,對自然更加的瞭解。

以時間軸的角度看自然

《大自然·一天》選擇了一個場景下的十二個時間節點,相當於中國古時的十二時辰。在每個時辰裡,活動的物種都是不同的。讓孩子發現這些細微的變化,善於觀察的能力逐漸形成。

繪本插圖,晝夜更替

《大自然·一年》12個月為節點配以12張圖,選擇同一地點的不同月份。寒來暑往,春去秋來,為小朋友們展現了四季輪回中的我們習以為常卻不曾發現的自然之美。打開折頁,為孩子展現了上百種生物。在圖的上方有動物分佈的標號,孩子可以在閱讀過程中找到動物的位置並記住它們的名稱。

作者熱內·梅特賴爾因其對藝術的執著,他繪製了大量的野外素描,積累了海量的素材。單“一條河”這一冊,歷時兩年才完成。所以呈現給孩子的才能是河狸的每一根毛發都隨風飄擺,小魚的每一片鱗都靈動順滑。並且,例如中層魚,上層魚的分佈都有很好的科學依據,這不只是給孩子讀的自然繪本,這更可稱得上是三本科普類藝術品。

孩子感受大自然後,回家用繪本為他再進行講解,兩者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效果。在不同的角度看待自然的同時,學會用不同的思維思考身邊的事物,讓孩子思維更加活躍。(繪本很美,但也需要小朋友細心呵護哦~)

義大利人所繪的《我愛大自然》再現,並巧妙解答。

把現象擬人化來看自然

《我愛大自然》把自然界的動物、植物、雨滴、河流等都用擬人的手法描繪出來。比如,它描繪了雨水從天而降滲入土壤,滴進河流,最終又由蒸發作用再次變成雨滴的過程。

“那植物會噓噓嗎?”充滿童真的文字,可愛的插圖非常適合學齡前兒童理解自然現象。

夏去秋來,動物們都把自己吃成圓滾滾的。它們有的忙著打洞,有的四處搜集食物,這都是為了冬眠而做準備。地洞裡鋪著柔軟的草,鮮豔的黃色和冰冷洞穴的顏色形成對比,更加突顯洞中的舒適和溫暖。胖胖的土撥鼠們蜷縮在一起,場面十分的溫馨。

《我愛大自然》用可愛的畫風,童謠一般的文字向小朋友們展現了一個充滿趣味的自然世界。與前兩本書不同,同樣由法國人所著的另外一套繪本,更加詳細的記錄了大自然細節的變化。

展現自然中更多未曾發現的美

家長帶孩子出遊時,往往總是走馬觀花,孩子只會關注他們最感興趣的東西。如果媽媽們在孩子興趣勃勃的玩耍時,為他們各種科普,孩子多會心不在焉聽或心煩,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出遊回家,家長可以在為孩子講述繪本時,和孩子一起回憶當時出遊的場景。“那天你看到的小河,裡面的景象是這樣的,生命綻放離不開河水哦。”

法國著名插畫師熱內·梅特賴爾所著的《大自然·一天·一年·一條河》是對自然最美的詮釋。以時間軸的方式為孩子們展現了晝夜交替,四季輪回,小河入海,三個過程中的自然變化和生物活動。讓孩子對時間有初步的概念,對自然更加的瞭解。

以時間軸的角度看自然

《大自然·一天》選擇了一個場景下的十二個時間節點,相當於中國古時的十二時辰。在每個時辰裡,活動的物種都是不同的。讓孩子發現這些細微的變化,善於觀察的能力逐漸形成。

繪本插圖,晝夜更替

《大自然·一年》12個月為節點配以12張圖,選擇同一地點的不同月份。寒來暑往,春去秋來,為小朋友們展現了四季輪回中的我們習以為常卻不曾發現的自然之美。打開折頁,為孩子展現了上百種生物。在圖的上方有動物分佈的標號,孩子可以在閱讀過程中找到動物的位置並記住它們的名稱。

作者熱內·梅特賴爾因其對藝術的執著,他繪製了大量的野外素描,積累了海量的素材。單“一條河”這一冊,歷時兩年才完成。所以呈現給孩子的才能是河狸的每一根毛發都隨風飄擺,小魚的每一片鱗都靈動順滑。並且,例如中層魚,上層魚的分佈都有很好的科學依據,這不只是給孩子讀的自然繪本,這更可稱得上是三本科普類藝術品。

孩子感受大自然後,回家用繪本為他再進行講解,兩者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效果。在不同的角度看待自然的同時,學會用不同的思維思考身邊的事物,讓孩子思維更加活躍。(繪本很美,但也需要小朋友細心呵護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