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真有西門慶這個人嗎?

不知是施耐庵施公在現實中受到了什麼刺激還是怎麼回事

一部《水滸傳》, 竟然有如此多的“一枝紅杏出牆來”的片段:

及時雨宋江因為老婆閻婆惜出軌最後被逼上梁山、

盧俊義因為老婆與管家勾搭最後也被逼上梁山、

還有楊雄的老婆潘巧雲的出軌等等, 觀遍全書, 竟然有七八處之多。

但是橋段描寫的最精彩的莫過於西門慶和潘金蓮的那段了, 後來潘金蓮還毒殺丈夫武大郎, 引來了武大郎的弟弟武松來報復, 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 最後被迫落草為寇,

其實這個橋段完全可以不用描寫這麼深刻, 由武大郎的死來引出武松的無奈上梁山, 武松也不是主線人物, 但是施耐庵描寫的比閻婆惜出軌還要細緻, 耐人尋味。

真實歷史上, 西門慶、潘金蓮和武大郎確有其人

但不是在北宋末年, 而是在明朝,

史書上記載, 武大郎原名叫武植, 清河縣武家那村人。

出生貧寒, 十年寒窗苦讀後, 天資聰穎, 喜中進士, 一躍龍門成天子門生, 後來也的確去了陽穀縣, 不過是去陽谷縣當縣令。

至於西門慶的出處, 歷史上認為比較確切的是說西門慶的原型本不叫西門慶, 而是嚴嵩的兒子嚴世藩,

與施耐庵同時代, 所以施耐庵不敢直白的寫嚴世藩, 正巧當時清河縣首富西門逵有個兒子, 叫西門慶, 符合施耐庵心目中對這個角色的定位,

在《水滸傳》中, 西門慶不正好是大戶人家子弟嘛;而嚴世藩的欺橫霸市強搶民女等行為, 讓施耐庵深惡痛絕, 於是就將嚴世藩這個人和西門慶的背景進行了融合,

於是就有了《水滸傳》中的西門慶了。

但是原本清河縣那位西門慶, 雖然可能有點紈絝子弟, 但絕對不是如小說中所述那般, 而且貌似還是一個有為青年, 在商業上頗有頭腦, 後來還將老爹的事業越做越大, 而且與老婆恩愛有佳, 是一段歷史佳話。

在西元1946年的時候, 武植墓被人發掘出來, 墓碑銘文曰:“武公諱植, 字田嶺, 童時謂大郎, 暮年尊曰四老, 公之夫人潘氏, 名門淑媛。 公先祖居晉陽郡, 系殷武丁後裔, 後徙清河縣孔宋莊定居。 公幼年歿父, 與母相依, 衣食難濟。 少時聰敏, 崇文尚武, 尤喜詩書;中年舉進士, 官拜七品, 興利除弊, 清廉公明, 鄉民聚萬民傘敬之。 然悠悠歲月, 歷歷滄桑, 名節無端詆毀, 古墓橫遭毀劫, 令良士賢婦飲恨九泉, 痛惜武公, 以示後人, 是為銘記焉。 ”

武植的24世孫武書常說,從銘文不難看出,武大郎雖然出身貧苦,但從未“賣炊餅為生”。

相反,他是造福一方百姓的七品父母官。

而本是名門淑媛的縣令夫人潘金蓮,卻被描述成“淫女蕩婦”遭到唾駡,實在比竇娥還冤枉。

另據1996發現的武植的小腿骨測算,武植身高應該超過1.8米,絕非“三寸丁穀樹皮”,更不是“五短身材”。

2009年12月18日,施耐庵的直系後人施勝辰(河北省著名書畫家)專程來到清河縣武植祠,代表先人向武氏後人表達歉意,為武植和潘金蓮造像,並寫下道歉詩,該詩至今仍裱糊在武植祠牆壁:

杜撰水滸施耐庵,武潘無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畫,貶褒迄今數百年。

累世因緣今終報,正容重塑展人間。武氏祠堂斷公案,施姓欠帳施姓還。

真是冤冤相報何時了,本來沒有的事,被三人成虎反而成了真實的事情,加上當時的人也挺八卦的,傳到了寫書的施耐庵耳中,更是將這三人徹底打入深淵,直至數百年後,才得以真相大白。

武植的24世孫武書常說,從銘文不難看出,武大郎雖然出身貧苦,但從未“賣炊餅為生”。

相反,他是造福一方百姓的七品父母官。

而本是名門淑媛的縣令夫人潘金蓮,卻被描述成“淫女蕩婦”遭到唾駡,實在比竇娥還冤枉。

另據1996發現的武植的小腿骨測算,武植身高應該超過1.8米,絕非“三寸丁穀樹皮”,更不是“五短身材”。

2009年12月18日,施耐庵的直系後人施勝辰(河北省著名書畫家)專程來到清河縣武植祠,代表先人向武氏後人表達歉意,為武植和潘金蓮造像,並寫下道歉詩,該詩至今仍裱糊在武植祠牆壁:

杜撰水滸施耐庵,武潘無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畫,貶褒迄今數百年。

累世因緣今終報,正容重塑展人間。武氏祠堂斷公案,施姓欠帳施姓還。

真是冤冤相報何時了,本來沒有的事,被三人成虎反而成了真實的事情,加上當時的人也挺八卦的,傳到了寫書的施耐庵耳中,更是將這三人徹底打入深淵,直至數百年後,才得以真相大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