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有一皇帝失蹤三百多年,如今一農民獻出祖傳玉璽,真相被揭開

文 | 陳飛

提要:1606年9月22日, 米脂河西200裡的李繼遷寨的一位父親在夜裡夢到一個黃衣人進入土窯, 正巧這時候他的兒子就出世了, 於是, 沒什麼文化的他就將兒子的小名換作黃娃子。 黃色是古代皇帝的專屬配色, 這位黃娃子成長後還真有了一段時間的皇帝命。 他就是明末農民起義的領袖, 李自成。

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一月, 李自成在西安稱帝, 建國號“大順”, 並著手準備東征北京, 開始了對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戰。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 農民起義軍包圍了北京城, 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監杜勳入城與崇禎帝秘密談判。 據《小腆紀年附考》卷四載, 李自成提出的條件為:“闖人馬強眾, 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 退守河南······闖既受封, 願為朝廷內遏群寇, 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 但不奉詔與覲耳。 ”雙方談判破裂。 三月十九日清晨, 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

迎劉宗敏所部軍, 中午, 李自成由太監王德化引導, 從德勝門入, 經承天門步入內殿。 此時崇楨帶著太監王承恩上煤山瞭望, 又返回乾清宮, 大臣皆己逃散, 最後崇禎前往景山自縊, 史稱甲申之變。

可是, 李自成在滅亡大明, 將要把大順政權變為中國正統的時候,

吳三桂為了避免給闖王剿滅, 降于清朝攝政王多爾袞並大開山海關將清軍引入關內。 兩軍聯手之下將李自成打的大敗, 從此一蹶不振, 不知去向。 李自成身為大順的皇帝, 農名起義軍的領袖, 卻因為一朝戰敗便樹倒猢猻散, 實在有些諷刺。 當大順軍到達湖北通城九宮山麓時, 李自成率輕騎20余人登山探路, 被當地民兵武裝薑大眼殺死, 屍首秘密埋葬, 李自成戰死後, 農民軍悲怒交集, 立即掃蕩九宮山區, 對當地民眾予以報復性打擊。

只是, 這樣的記載並沒有得到廣大史學家的認可, 關於李自成死因都有許多討論, 更不用說有人覺得李自成並沒有戰死, 而是隱居了起來。 到底哪種觀點才是正確的呢?蘭州的一戶村民家裡給出了佐證的東西-族譜。 在蘭州一個小村子中一戶姓李的人家出示了一本族譜, 上面記載了許多李自成從發跡時到兵敗後的事情, 十分詳盡。 根據上面的說法, 李自成早就在蘭州安置了一處藏身之地, 於是在兵敗後便一路偽裝,

逃到了蘭州過其隱居生活。 在九宮山留下的屍體, 不過是偽造的罷了。

根據專家的考證。 這份族譜的確是清朝的物件。 而在村民所說埋葬了李自成屍骨的龍頭堡古墓中, 還看到了李自成的玉璽和佩劍。 這家人說, 他們在清朝時從來不敢宣揚自己是李自成的後人, 畢竟清朝奉明為正統,對李自成是以叛賊論處的。正是因為這樣低調的生活,李自成才能夠保留住自己的血脈。

畢竟清朝奉明為正統,對李自成是以叛賊論處的。正是因為這樣低調的生活,李自成才能夠保留住自己的血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