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廣東水師主力艦

歷史沿革

綠營廣東水師最早成軍於康熙3年(1664年), 水師提督駐惠州;至康熙7年由於海邊平靜而裁撤。 嘉慶14年(1809年)複置水師提督, 駐虎門。

其"直屬部隊(督標水師)"分為前、後、左、右、中五營, 兼轄水師營、四會營、新會營。 水師提督駐惠州, 轄"水師主力"香山協左、右營, 順德協左、右營, 新會協左、右營, 大鵬協左、右營, 赤溪協左、右營, 清遠右營、廣海寨營、永靖營等。 另有"地方部隊"南澳鎮右營(左營屬福建), 澄海協, 海門營, 達豪營, 碣石鎮標三營, 平海營, 歸善城守營, 潮州城守營, 饒平營, 黃岡協左、右營, 龍門協標左、右營, 高廉鎮轄陽江營、電白營、碣州營、東山營等。 兵力達2萬人左右。

綠營廣東水師合計各營戰船約有400餘艘, 均為舊式木質帆船。 其中最大的戰艦是水師督船, 也不過排水量數百噸, 載12門前膛鐵炮而已。 這樣的裝備, 緝賊拿盜尚敷其用, 到了面對近代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

則相形見絀, 不堪一擊。

1839年林則徐到達廣州後, 通過對比發現洋炮比中國鑄造的土炮先進, 英軍火炮能"遠及十裡內外, 若我炮不能及彼, 彼炮先以(己)及我, 是器不良也"。 為改變這種狀況, 他奏請朝廷增造船炮, 做到"制炮必求極利, 造船必求極堅。 "歷經過鴉片戰爭後, 到1842年10月, 廣東先後仿造了數艘新型安置舷側炮的新式戰艦。

艦艇資料

第一批:同治五年至同治七年(1866-1868年), 安瀾、鎮濤、澄清、綏靖、飛龍、鎮海。

第二批:光緒八年至十一年(1882-1884年), 德制11艘魚雷艇:雷龍、雷虎、雷中、雷乾、雷坤、雷離、雷坎、雷震、雷艮、雷巽、雷兌。 黃埔造船廠建造炮艦:廣元、廣亨、廣利、廣貞、廣金、廣玉。

第三批:光緒十三年至光緒十七年(1887-1891年), 馬尾造船廠建造的巡洋艦:廣甲、廣乙、廣丙、(這三艘是巡洋艦, 是廣東水師最大的軍艦, 自從這三艘軍艦在甲午戰爭中被擊沉之後, 廣東水師就再也沒有添置過同等或者比這三艦還大的軍艦), 炮艦:廣庚。

第四批:光緒三十三年至光緒三十四年(1907年-1908年), 日本炮艦:楚泰、楚同、楚豫、楚有、楚觀、楚謙。 魚雷艇:湖鵬、湖鶚、湖鷹、湖隼。

廣東水師共有艦艇37艘, 總噸位1.1萬噸。 “廣甲” “廣乙” “廣丙” 1894年參加南北洋大會操北上, 中日甲午戰爭中歸北洋海軍指揮, 先後于豐島海戰、黃海海戰中被擊毀。 廣丙號在威海衛海戰結束後被俘, 編入日本海軍。

著名歷史事件

1909年5月的一天,

在中國南海海面上, 出現一支由清帝國三艘軍艦組成的小型艦隊, 清朝廣東海軍提督李准親率戰艦前往西沙巡視。

每日更新!謝謝

圖片來源於網路感謝原創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