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咸陽校園美文」秋雨中的渭河

1

秋雨中的渭河

長安18子

借著連綿風雨的相助

今天, 此刻的渭河

就有了撲天蓋地

浩浩蕩蕩的氣勢

讓這黃河最大的支流

像主流一樣的大氣磅礴

渾黃的河水鋪滿了河床的寬闊

靜靜地向前流淌著

越過古城咸陽和長安

流過八百里關中平原

向著黃河的懷抱一去不返

秋雨中的渭河

終於掙脫了往日的疲憊和軟弱

流成了一條真正的大河

新竊讀記

2

崔曉娟

急匆匆地邁進超市的大門,

噔噔噔跑完一層又一層樓梯, 終於到了書城了。 欣喜無比地向著右手邊的書架撲過去, 貪婪地掃視那些古色古香的封皮的書。 一本本, 一行行, 眼睛不忍移動卻又不停地移動。

大概20分鐘吧, 擺在最外面的書名, 我都看過了 。 按照內心的指點, 我又開始慢慢原路返回, 只是這一次, 我的手伸到了那些心儀的書上, 用力把它抽出來。 不知是該驚歎自己的正確判斷, 還是該敬仰作者的優美文筆, 每翻開一頁, 都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睛釘在上面。 就像一個貪吃的孩子, 在美食面前, 大吃特吃, 其實最終不是他把食物吃了, 而是美食把他活生生給吞了。

一本沒有看完, 我便將它合上, 不是不喜歡, 而是準備將它買回家慢慢品。

腳步接著移動, 手又不安分地抽出了另外一本, 不到三分鐘, 又一次下了決心——買, 於是又將它攬入懷中。

如此反復, 不幾分鐘, 臂彎裡的書已是沉甸甸一摞。 我向前移步, 坐在書店的長椅子上。

儘管我趕上了好時代, 沒有窮到像童年的林海音一樣要去竊讀, 可我一個“臭老九”, 囊中終歸大氣不了, 於是, 我開始將這些新發現的“寵兒”翻過來一一看標價。 哦《一生要去的100個地方》39.8元, 《面冰十年》22元, 《美文部落》11元, 《白玫瑰與紅玫瑰》28元, 《過去的小學》35元……粗粗一算, 將近200元了。

不行, 忍痛割愛刪吧, 書啊, 真對不起了。

刪那一本呢?刪《白玫瑰與紅玫瑰》吧。 大家之作, 網路上會有。

無奈放棄一本還不行, 得逼著自己繼續刪。 剩下的幾本書在我的眼前都嫵媚起來,

這個在說:“帶我走吧, 我會開闊你的視野。 ”那個說:“帶我走吧, 我是大家之作。 ”另一個說:“你不是最愛清秀婉約嘛?”還有一個說:“光看我的封面和扉頁, 就知道你離不開我了, 不是嗎?”

我的手再一次在它們身上滑過, 猛地眼一閉、心一橫, 將《面冰十年》擱在了身邊的椅子上。

好像還得刪去一本。 此時心裡糾結地發痛了。 怎麼選擇呢?就像人的左手右手, 左眼右眼, 怎麼選呢?

痛苦地閉上眼睛, 忽然記起當自己還是個16歲的窮學生時, 用從牙縫裡摳出來的錢去書店, 同時看上了《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我在北大等你》和《平凡的世界》。 經過一番抉擇, 最終如摘心般地放棄了《我在北大等你》。 可是10年來, 那一本書在夢中出現過多少次?儘管之後每一次去書店,

就連在網上逛書店, 都沒有停止過對它的搜尋, 可它和我, 最終是錯過了, 這一生, 我再也無緣擁有。

罷罷罷不刪了, 大不了, 打算今天吃的燙菜, 我不吃了。

看看這邊的書, 看看那邊的錢包, 再看看手機上的時間, 迅速拾起決心放棄的那兩本, 開始長達4個小時的竊讀。

每一個字都是誘惑, 每一個句子都讓我欲罷不能, 每一個段落都足以吞噬了我。

電話鈴音響起, 驚覺4個小時竟在眨眼間就過去了。 溫柔地合上那些我剛剛竊讀過的書, 慢慢將它們放回書架, 祈禱, 但願下一次來, 它們還在為我守候。 然後, 霸氣而又滿足地抱起那一摞“佼佼者”, 向收銀台走去。

趁著服務員結帳的空隙, 再回頭瞥一眼那滿架滿架的書, 狠狠地想, 總有一天,我會將你們全部搬回家,那時,我就用書鋪床,靠在書上,枕在書上,啃書、煮書、吃書。因為我深信,閱讀雖然不會讓人生活富裕,但一定會讓人精神豐盈,有了向上的精神,任何時候,任何境況下,都能舞出別樣人生。

作者單位:長武縣洪家中心小學

3

我們不能放棄她

劉凡新

李彥榮是三年級的一個女生,我是三年級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我對她的印象和評價都是負面的。在班級管理和語文教學中,我有放棄她的想法。

李彥榮的家庭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貧困原因是她父親對現實有偏見,好吃懶做。她母親三個月前病故,還有一個上初中的哥哥。李彥榮的穿戴沒有細心知底的人管理,經常穿得不倫不類,手臉污垢就沒乾淨過。李彥榮的家庭教育一片空白,同學們都不願意和她玩,她卻想出怪辦法招惹同學,欺負小同學。老師們都對李彥榮很頭疼,同學們的投訴也不斷的回饋到我面前。李彥榮的學習更是一塌糊塗,作業從來沒按要求寫完過。上次月考語文考試中,李彥榮居然把後面七道題一個字沒寫,連練習過的作文也搞成白板就把試卷交了。

這樣一個學生,出生在先天有缺陷的家庭,家庭教育又後天缺失,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李彥榮有自暴自棄的傾向。教育好這樣一個學生,是讓任何一個老師都望而生畏的課題。我像其他老師一樣,有放棄她的想法。

可是有一件事,使我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六月份,學區安排小學生“童心向黨”文藝節目匯演。我們班把合唱《少年先鋒隊隊歌》作為一個集體節目,個人獨唱節目沒有著落。我點了好幾個很活潑的同學,希望他們能承擔這個任務,但他們都沒有勇氣獨自走上舞臺。我一籌莫展的時候,李彥榮怯怯地舉起了手。我點了她的名,讓她走到講臺前。我問她打算唱什麼歌時,她說唱《我的中國心》。我一聽歌名契合活動主題,我心裡暗自高興,但又有一絲擔心:她這樣的小學三年級學生,能把這首經典歌曲唱成什麼樣呢?

“河山只在我夢裡,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熟悉的旋律在低沉中開始,在深情裡迸發,一種激情在昂揚……張明敏在春晚唱這首愛國歌曲時,我曾經熱淚滿眶,激情澎湃。學生時代結束後,我的工作緊張,生活瑣碎,忙忙碌碌 而庸庸無為,曾經慷慨激昂的愛國情懷被冷落到我也找不到的角落。三十年後的偶然機遇,從一個被我嫌棄的小學生口中,我的慷慨激昂的愛國激情又一次點燃。我對我過去的麻木有內疚和負罪感,我嫌棄的學生提醒了我。

唱完歌後,我找李彥榮談了一次心。她說這首歌是她哥哥教她的,她很喜歡這首歌,也經常一個人唱這首歌。談完心,我覺得李彥榮的心靈是乾淨的,她是一個值得我們去幫助的學生,也是一個我們應該幫助的學生,而不應該是一個被我們放棄的學生。我為過去對她的嫌棄深感內疚,我對我的過去進行了深刻的反省。

此後,我安排李彥榮教我們班同學學唱《我的中國心》,她教得非常認真,大家也學得非常認真。

作者單位:興平市趙村鎮前進小學

撿垃圾的母親

4

劉安然

我從來沒有見到母親這樣為難的表情:進退維谷,好像在面臨著生死存亡的抉擇一樣。這種肅穆莊重,包括在父親去世幾天裡都沒有今天這樣明顯,她臉上的表情顯得僵硬呆板,好像熟透乾枯的老核桃,滄桑而遲疑,總說城裡人情薄,事故多,對門鄰家見面不相識,串門找個熟人要走三裡地,哪有老家方便,隨便一屁股坐下就能閒話半天……但她沒有辦法拒絕,小孫女才二周,上幼稚園是明年的事了,找個保姆花錢不說,害怕湯水伺候不到鬧毛病。

母親還是來了,一天到晚含飴弄孫,倒也其樂融融。天涼快的時候就在樓前的空地上玩。社區裡好幾個老太太看起來都是從農村來的,拉著抱著孩子,生疏而又生硬地和左鄰右舍打招呼,欲言又止的樣子,總想找個話題聊著,卻又覺得有些唐突了,便急匆匆地離開。母親向我抱怨,怎麼頭頂高粱花子、骨子裡還是農村的人到了城市都得了疏遠病?母親恐怕不會理解“江南為橘,江北為枳”的道理,農村和城市存在文化背景不同,前者一個家族宗族,有著血緣親緣千絲萬縷的關係,後者來自四面八方,是經濟社會的綜合體,僅僅是一個居住符號。母親只能從一個普通農村婦女的見識感受城市和農村人際關係的微妙,卻無能為力改變一點。其實在這個城市,包括你我,每個人像奔騰河流裡的一個小沙粒,只能隨波逐流,改變不了河水的流向和力量。就這樣,時間在母親無可奈何的歎息裡裡流過,隔代愛使她暫時忘記了住在城市的諸多不便。但在一早一晚,孩子在睡夢裡,或是節假日不用母親帶看時候,她總是顯得失魂落魄,把家裡角角落落拾掇妥當後,就去大街公園逛,回來更是手足無措,於是就兀自絮叨開來,這在家裡可以去地裡拾幾挎籃柴火,要不也可以把家裡的小菜園平整一下,或者幫親戚鋤鋤地……總之,兩廂比較,讓她老人家在這裡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了。其實,我也並不是為難母親。她今年七十多了,一個人在家,萬一有個頭疼腦熱,大病小災,沒人給我報信告知,後果不堪。去年冬天,我總覺的母親說話口氣纖弱了一點,追問怎麼了,她就是不說。後來才聽說,是她潑水的時候閃了腰,一直在床上躺了半個月。從那以後,我才下了決心,不能讓她自己在家住了,接到城裡,多少有個照應。

母親在老家就是閒不住的人,更是熱心腸,誰家豬狗丟了,擱下飯碗就村前村後找,誰家婆媳拌嘴,她不請自到說和調解。可惜,母親的這些特長到城裡徹底失去了用武之地。我也暗自思忖,該給母親找點營生幹,要不會閑出病來。該找點不輕不重、不急不緩的閒事,什麼呢?

母親這幾天有事沒事總給我提起一個新發現,咱們社區有錢人多,不等我問一二三,母親像小孩子一樣搬著指頭點數起來,一樓家裡准是愛喝酒抽煙,每天往外扔好多煙盒酒盒,看那盒子就比二斤番茄還值錢;二單元準時住了時髦的女人,隔不了兩天會往外扔一堆花花綠綠的化妝品盒子;四樓住戶是個文化人,好多舊書舊報,卷吧卷吧就扔了。你說你們城裡人就是不知道儉省,那些紙盒子都能賣錢哪!三毛一斤!對了,還有旁邊的那戶,肯定有個一官半職,扔出的全是燕窩、人參盒子……母親如數家珍,倒像自己家的東西,我覺得好笑,她每天操的什麼心啊,不看人家往家裡拿什麼,倒關心人家從家裡扔出來什麼。我半開玩笑似得問,那你說咱們家往外扔的什麼東西多?母親略一思索:“沒有,我把家裡所有廢品都搜集起來了,等賣了錢,給孩子買一個大玩具,讓樓下大夥孩子都玩。”久了,母親,悠悠地說了一句,那些東西沒人要了,我就去拾了。我也沒在意,以為母親隨便說說罷了。

沒過幾天,車庫裡堆滿了各式各樣花花綠綠的紙箱,快成了小山。不用說,這是母親的傑作。哎,反正閒不住,有點事總比沒事強。但馬上就有人出面了。那天我剛到社區物業門口,經理見了我,吞吞吐吐地說,那個經常拾垃圾的是你母親吧?是啊,怎麼了?是這樣,有住戶說,你母親還把住戶放在樓道裡的紙箱子順手拿走了……我漲紅了臉,低聲說了句,知道了。氣衝衝地往家走,正好看見母親在樓前一手抱著孩子,一手伸進臭烘烘的垃圾箱,媽,我狠狠地喊了她:“你,你不嫌髒,孩子呢?”我拉著她,不分又說扯回了家,嚴肅地對母親講,拾垃圾很沒有面子,你不能隨便撿垃圾,而且只有扔到垃圾桶的東西才能撿,在人家家門口或是樓道口的垃圾不能動,這些都是規矩。母親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喃喃地說,不撿垃圾了就沒點別的事幹啊?

真是沒面子!要是母親拾垃圾的事情傳出去絕對是笑話。母親好像是做錯了事的孩子,低著頭說:“不撿了,不讓撿就不撿了。”

果然,母親不在撿垃圾了。過了幾天,車庫的垃圾山沒了蹤影。又過了幾天,樓前有了一個四方四正的充氣玩具,漸漸地,前前後後的老人都帶著孩子來這裡玩。一時間,樓下成了人群聚集中心,孩子嬉鬧聲,大人拉家常聲,好像是老家門前大槐樹下熱鬧的光景。一次下班,一個大娘問我,那個玩沙子的攤是你媽弄的吧,一個小時多少錢?收費?什麼啊?母親僅是出一些奇怪的點子,著急又好笑,一定是買了廢品後買了個玩具掙錢,當時我的氣一下子就上來了,母親就是不讓我省心,丟人現眼拾垃圾不說,現在又要挖空心思在家門口掙錢。

媽,你怎麼……母親說,買的玩具都放在樓下,帶著孩子玩不收費。這夥人都和我一樣,沒地去玩,這樣好了,大人小孩都舒坦,多好……母親舒展了滿臉的皺紋,我心裡鬱結的疙瘩也慢慢化開了。嗨,母親有她自己的處世之道,只要她高興,做子女的也就安心了。

在母親的影響下,有好幾個農村來的老人也開始撿垃圾,收廢品。像我一樣,他們的兒子女兒起初也是反對,但後來就不聞不問,順其自然了。聽母親說,等他們這一夥人賣垃圾攢夠了錢,還要買一些小玩具讓社區裡的孩子玩,最重要的是買一些音響,還要去跳廣場舞……

歡迎賜稿,體裁:詩歌、散文、隨筆等,字數千字左右。

投稿郵箱:jyzkxjz@163.com

文字編輯:薛麗

編輯:李晶

親們~

想天天收到精美的圖文嗎?

記得每天鎖定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咸陽日報親網喲~

往期回顧

請猛戳右邊二維碼

公眾號ID

xyqinwang

總有一天,我會將你們全部搬回家,那時,我就用書鋪床,靠在書上,枕在書上,啃書、煮書、吃書。因為我深信,閱讀雖然不會讓人生活富裕,但一定會讓人精神豐盈,有了向上的精神,任何時候,任何境況下,都能舞出別樣人生。

作者單位:長武縣洪家中心小學

3

我們不能放棄她

劉凡新

李彥榮是三年級的一個女生,我是三年級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我對她的印象和評價都是負面的。在班級管理和語文教學中,我有放棄她的想法。

李彥榮的家庭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貧困原因是她父親對現實有偏見,好吃懶做。她母親三個月前病故,還有一個上初中的哥哥。李彥榮的穿戴沒有細心知底的人管理,經常穿得不倫不類,手臉污垢就沒乾淨過。李彥榮的家庭教育一片空白,同學們都不願意和她玩,她卻想出怪辦法招惹同學,欺負小同學。老師們都對李彥榮很頭疼,同學們的投訴也不斷的回饋到我面前。李彥榮的學習更是一塌糊塗,作業從來沒按要求寫完過。上次月考語文考試中,李彥榮居然把後面七道題一個字沒寫,連練習過的作文也搞成白板就把試卷交了。

這樣一個學生,出生在先天有缺陷的家庭,家庭教育又後天缺失,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李彥榮有自暴自棄的傾向。教育好這樣一個學生,是讓任何一個老師都望而生畏的課題。我像其他老師一樣,有放棄她的想法。

可是有一件事,使我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六月份,學區安排小學生“童心向黨”文藝節目匯演。我們班把合唱《少年先鋒隊隊歌》作為一個集體節目,個人獨唱節目沒有著落。我點了好幾個很活潑的同學,希望他們能承擔這個任務,但他們都沒有勇氣獨自走上舞臺。我一籌莫展的時候,李彥榮怯怯地舉起了手。我點了她的名,讓她走到講臺前。我問她打算唱什麼歌時,她說唱《我的中國心》。我一聽歌名契合活動主題,我心裡暗自高興,但又有一絲擔心:她這樣的小學三年級學生,能把這首經典歌曲唱成什麼樣呢?

“河山只在我夢裡,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熟悉的旋律在低沉中開始,在深情裡迸發,一種激情在昂揚……張明敏在春晚唱這首愛國歌曲時,我曾經熱淚滿眶,激情澎湃。學生時代結束後,我的工作緊張,生活瑣碎,忙忙碌碌 而庸庸無為,曾經慷慨激昂的愛國情懷被冷落到我也找不到的角落。三十年後的偶然機遇,從一個被我嫌棄的小學生口中,我的慷慨激昂的愛國激情又一次點燃。我對我過去的麻木有內疚和負罪感,我嫌棄的學生提醒了我。

唱完歌後,我找李彥榮談了一次心。她說這首歌是她哥哥教她的,她很喜歡這首歌,也經常一個人唱這首歌。談完心,我覺得李彥榮的心靈是乾淨的,她是一個值得我們去幫助的學生,也是一個我們應該幫助的學生,而不應該是一個被我們放棄的學生。我為過去對她的嫌棄深感內疚,我對我的過去進行了深刻的反省。

此後,我安排李彥榮教我們班同學學唱《我的中國心》,她教得非常認真,大家也學得非常認真。

作者單位:興平市趙村鎮前進小學

撿垃圾的母親

4

劉安然

我從來沒有見到母親這樣為難的表情:進退維谷,好像在面臨著生死存亡的抉擇一樣。這種肅穆莊重,包括在父親去世幾天裡都沒有今天這樣明顯,她臉上的表情顯得僵硬呆板,好像熟透乾枯的老核桃,滄桑而遲疑,總說城裡人情薄,事故多,對門鄰家見面不相識,串門找個熟人要走三裡地,哪有老家方便,隨便一屁股坐下就能閒話半天……但她沒有辦法拒絕,小孫女才二周,上幼稚園是明年的事了,找個保姆花錢不說,害怕湯水伺候不到鬧毛病。

母親還是來了,一天到晚含飴弄孫,倒也其樂融融。天涼快的時候就在樓前的空地上玩。社區裡好幾個老太太看起來都是從農村來的,拉著抱著孩子,生疏而又生硬地和左鄰右舍打招呼,欲言又止的樣子,總想找個話題聊著,卻又覺得有些唐突了,便急匆匆地離開。母親向我抱怨,怎麼頭頂高粱花子、骨子裡還是農村的人到了城市都得了疏遠病?母親恐怕不會理解“江南為橘,江北為枳”的道理,農村和城市存在文化背景不同,前者一個家族宗族,有著血緣親緣千絲萬縷的關係,後者來自四面八方,是經濟社會的綜合體,僅僅是一個居住符號。母親只能從一個普通農村婦女的見識感受城市和農村人際關係的微妙,卻無能為力改變一點。其實在這個城市,包括你我,每個人像奔騰河流裡的一個小沙粒,只能隨波逐流,改變不了河水的流向和力量。就這樣,時間在母親無可奈何的歎息裡裡流過,隔代愛使她暫時忘記了住在城市的諸多不便。但在一早一晚,孩子在睡夢裡,或是節假日不用母親帶看時候,她總是顯得失魂落魄,把家裡角角落落拾掇妥當後,就去大街公園逛,回來更是手足無措,於是就兀自絮叨開來,這在家裡可以去地裡拾幾挎籃柴火,要不也可以把家裡的小菜園平整一下,或者幫親戚鋤鋤地……總之,兩廂比較,讓她老人家在這裡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了。其實,我也並不是為難母親。她今年七十多了,一個人在家,萬一有個頭疼腦熱,大病小災,沒人給我報信告知,後果不堪。去年冬天,我總覺的母親說話口氣纖弱了一點,追問怎麼了,她就是不說。後來才聽說,是她潑水的時候閃了腰,一直在床上躺了半個月。從那以後,我才下了決心,不能讓她自己在家住了,接到城裡,多少有個照應。

母親在老家就是閒不住的人,更是熱心腸,誰家豬狗丟了,擱下飯碗就村前村後找,誰家婆媳拌嘴,她不請自到說和調解。可惜,母親的這些特長到城裡徹底失去了用武之地。我也暗自思忖,該給母親找點營生幹,要不會閑出病來。該找點不輕不重、不急不緩的閒事,什麼呢?

母親這幾天有事沒事總給我提起一個新發現,咱們社區有錢人多,不等我問一二三,母親像小孩子一樣搬著指頭點數起來,一樓家裡准是愛喝酒抽煙,每天往外扔好多煙盒酒盒,看那盒子就比二斤番茄還值錢;二單元準時住了時髦的女人,隔不了兩天會往外扔一堆花花綠綠的化妝品盒子;四樓住戶是個文化人,好多舊書舊報,卷吧卷吧就扔了。你說你們城裡人就是不知道儉省,那些紙盒子都能賣錢哪!三毛一斤!對了,還有旁邊的那戶,肯定有個一官半職,扔出的全是燕窩、人參盒子……母親如數家珍,倒像自己家的東西,我覺得好笑,她每天操的什麼心啊,不看人家往家裡拿什麼,倒關心人家從家裡扔出來什麼。我半開玩笑似得問,那你說咱們家往外扔的什麼東西多?母親略一思索:“沒有,我把家裡所有廢品都搜集起來了,等賣了錢,給孩子買一個大玩具,讓樓下大夥孩子都玩。”久了,母親,悠悠地說了一句,那些東西沒人要了,我就去拾了。我也沒在意,以為母親隨便說說罷了。

沒過幾天,車庫裡堆滿了各式各樣花花綠綠的紙箱,快成了小山。不用說,這是母親的傑作。哎,反正閒不住,有點事總比沒事強。但馬上就有人出面了。那天我剛到社區物業門口,經理見了我,吞吞吐吐地說,那個經常拾垃圾的是你母親吧?是啊,怎麼了?是這樣,有住戶說,你母親還把住戶放在樓道裡的紙箱子順手拿走了……我漲紅了臉,低聲說了句,知道了。氣衝衝地往家走,正好看見母親在樓前一手抱著孩子,一手伸進臭烘烘的垃圾箱,媽,我狠狠地喊了她:“你,你不嫌髒,孩子呢?”我拉著她,不分又說扯回了家,嚴肅地對母親講,拾垃圾很沒有面子,你不能隨便撿垃圾,而且只有扔到垃圾桶的東西才能撿,在人家家門口或是樓道口的垃圾不能動,這些都是規矩。母親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喃喃地說,不撿垃圾了就沒點別的事幹啊?

真是沒面子!要是母親拾垃圾的事情傳出去絕對是笑話。母親好像是做錯了事的孩子,低著頭說:“不撿了,不讓撿就不撿了。”

果然,母親不在撿垃圾了。過了幾天,車庫的垃圾山沒了蹤影。又過了幾天,樓前有了一個四方四正的充氣玩具,漸漸地,前前後後的老人都帶著孩子來這裡玩。一時間,樓下成了人群聚集中心,孩子嬉鬧聲,大人拉家常聲,好像是老家門前大槐樹下熱鬧的光景。一次下班,一個大娘問我,那個玩沙子的攤是你媽弄的吧,一個小時多少錢?收費?什麼啊?母親僅是出一些奇怪的點子,著急又好笑,一定是買了廢品後買了個玩具掙錢,當時我的氣一下子就上來了,母親就是不讓我省心,丟人現眼拾垃圾不說,現在又要挖空心思在家門口掙錢。

媽,你怎麼……母親說,買的玩具都放在樓下,帶著孩子玩不收費。這夥人都和我一樣,沒地去玩,這樣好了,大人小孩都舒坦,多好……母親舒展了滿臉的皺紋,我心裡鬱結的疙瘩也慢慢化開了。嗨,母親有她自己的處世之道,只要她高興,做子女的也就安心了。

在母親的影響下,有好幾個農村來的老人也開始撿垃圾,收廢品。像我一樣,他們的兒子女兒起初也是反對,但後來就不聞不問,順其自然了。聽母親說,等他們這一夥人賣垃圾攢夠了錢,還要買一些小玩具讓社區裡的孩子玩,最重要的是買一些音響,還要去跳廣場舞……

歡迎賜稿,體裁:詩歌、散文、隨筆等,字數千字左右。

投稿郵箱:jyzkxjz@163.com

文字編輯:薛麗

編輯:李晶

親們~

想天天收到精美的圖文嗎?

記得每天鎖定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咸陽日報親網喲~

往期回顧

請猛戳右邊二維碼

公眾號ID

xyqinwang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