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這些症狀超過3條,說明孩子非常缺乏安全感,家長需要多多陪伴!

很多寶爸寶媽經常有這樣的疑惑:

為什麼我家寶寶總是喜歡哭鬧, 蠻不講理呢?

為什麼我家寶寶一到陌生場合就變得唯唯諾諾, 不敢說話呢?

為什麼我家寶寶性格孤僻, 不願意和別人交往呢?

……

所有這些孩子不良表現, 追其根源就是孩子缺乏安全感。 何為安全感?安全感是孩子成長過程必不可少的能量, 孩子是否能夠攝入這種能量, 取決於他們對於自己所處環境的感受。 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環境當中, 那麼孩子在與他人和外界接觸的過程, 內心就會充滿可控感和確定感。 相反, 如果孩子從小生活在一個壓抑、痛苦的環境當中, 那麼孩子時常會感到害怕和恐慌。

要想知道自家寶寶是否缺乏安全感, 寶爸寶媽不妨做做這5道題。

01

孩子是不是特別粘人, 而且只粘媽媽一個人?

母親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 因此媽媽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決定了孩子的安全感和存在感。 在孩子3—4歲之前, 媽媽在孩子那裡扮演著“安全屋”的角色, 如果孩子時刻不捨得離開媽媽, 媽媽一離開孩子的視線, 孩子就焦躁不安, 說明孩子自身的安全感構建出現了問題。

02

孩子是不是很喜歡吃手、咬指甲?

一般孩子在3—4月時就會出現吮吸手指的現象, 這屬於正常情況, 是孩子為了滿足自己的吮吸需求。 如果6個月以後, 寶寶還是繼續長時間地吮吸手指, 很可能是在尋求自我安慰, 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孩子要是情感脆弱, 一旦離開父母就出現情緒低落, 緊張,

疲憊的狀況, 只能通過吮吸手指獲得安慰。

03

孩子是不是喜歡抱著被子或者毛絨玩具睡覺?

經常會看到有些孩子睡覺喜歡抱著小被子、毛絨玩具、或是小毛巾之類的物品, 這些東西可以統稱為孩子的依戀物。 對孩子來說, 最容易獲得安全感就是睡在媽媽身邊,

當媽媽不在了, 就要找一個東西來替代“媽媽”用以轉移依戀。

04

孩子是不是性格孤僻, 不合群?

有些孩子上了幼稚園總是獨來獨往, 不愛和別人交流, 家長會以為是孩子性格內向所致, 不太關注。 其實孩子不合群, 也有可能是孩子因為缺乏安全感, 不信任周圍的人與環境,因而選擇回避,藏在自己的世界裡。

05

孩子是不是膽小、怕生?

孩子一見到陌生人,和別人說話很容易緊張、結巴,或者本能似地躲在父母的身後,甚至連一句話都不敢說,孩子如此驚慌失措,說明真的很缺乏安全感。

孩子缺乏安全感,父母應該如何挽救?

01

保持家庭環境的寬鬆穩定

造成孩子心理不安的因素有很多,但家庭環境起到決定性作用。面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父母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起矛盾衝突,以免加劇孩子心中的惶恐與不安。

02

經常表達對孩子的愛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往往也容易缺愛,他們需要父母陪在自己身邊,以此來確認父母是愛自己的。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向孩子傳遞自己的愛意,讓孩子知道父母始終愛著他們,有時可能只是一句簡單的 “我愛你”,孩子就能從中獲取很多力量。

03

每天再累再忙也要留一些時間給孩子

很多爸爸媽媽平時忙於工作,很難抽出時間來和孩子玩耍嬉戲。但是陪伴講究的不是時長而是品質,哪怕你每天只是抽出10分鐘全心投入到孩子的交流互動中,和孩子聊聊天,為孩子念念睡前故事,孩子也會覺得自己時刻沐在爸爸媽媽的愛當中。

04

多些鼓勵,少些責備

缺乏安全感的寶寶很容易表現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比如膽小怕事,脾氣暴躁等,讓家長很是苦惱,覺得孩子就是一個麻煩製造者,一旦控制不住脾氣就容易責怪打罵孩子,這無疑加劇孩子的不安全感。不管怎麼樣,要想孩子改變焦躁不安的心理特性,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多些正向教育,接納孩子現有的個性,經常鼓勵支持孩子,那麼孩子就會有更多的勇氣融入外部的世界。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在所有別人能給你造成的傷害中,破壞性最強、後果持續最久的一種,是讓你懷疑自己配不上擁有任何好的事物。希望寶爸寶媽都能多愛孩子一些,不要讓孩子變成一個缺愛,缺乏安全感的人。

專注孩子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和家庭親子關係處理,點擊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愛飛親子】,百萬家庭的共同選擇。

不信任周圍的人與環境,因而選擇回避,藏在自己的世界裡。

05

孩子是不是膽小、怕生?

孩子一見到陌生人,和別人說話很容易緊張、結巴,或者本能似地躲在父母的身後,甚至連一句話都不敢說,孩子如此驚慌失措,說明真的很缺乏安全感。

孩子缺乏安全感,父母應該如何挽救?

01

保持家庭環境的寬鬆穩定

造成孩子心理不安的因素有很多,但家庭環境起到決定性作用。面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父母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起矛盾衝突,以免加劇孩子心中的惶恐與不安。

02

經常表達對孩子的愛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往往也容易缺愛,他們需要父母陪在自己身邊,以此來確認父母是愛自己的。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向孩子傳遞自己的愛意,讓孩子知道父母始終愛著他們,有時可能只是一句簡單的 “我愛你”,孩子就能從中獲取很多力量。

03

每天再累再忙也要留一些時間給孩子

很多爸爸媽媽平時忙於工作,很難抽出時間來和孩子玩耍嬉戲。但是陪伴講究的不是時長而是品質,哪怕你每天只是抽出10分鐘全心投入到孩子的交流互動中,和孩子聊聊天,為孩子念念睡前故事,孩子也會覺得自己時刻沐在爸爸媽媽的愛當中。

04

多些鼓勵,少些責備

缺乏安全感的寶寶很容易表現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比如膽小怕事,脾氣暴躁等,讓家長很是苦惱,覺得孩子就是一個麻煩製造者,一旦控制不住脾氣就容易責怪打罵孩子,這無疑加劇孩子的不安全感。不管怎麼樣,要想孩子改變焦躁不安的心理特性,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多些正向教育,接納孩子現有的個性,經常鼓勵支持孩子,那麼孩子就會有更多的勇氣融入外部的世界。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在所有別人能給你造成的傷害中,破壞性最強、後果持續最久的一種,是讓你懷疑自己配不上擁有任何好的事物。希望寶爸寶媽都能多愛孩子一些,不要讓孩子變成一個缺愛,缺乏安全感的人。

專注孩子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和家庭親子關係處理,點擊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愛飛親子】,百萬家庭的共同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