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7大車企砸向電池領域,1000億市場誰是贏家?

若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200萬輛, 動力鋰電池需求量170Gwh, 則對應動力鋰電池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000 億元。 “豺狼”都想分而食之。 加之“雙積分”政策的推動, 明年新能源汽車將迎來龐大的放量, 對於核心部分的動力電池的掌控欲也愈發強烈。

【資料詳情, 請到“有贊商城”, 搜索“汽車資料”, 免費獲取。 】

2014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7.47萬輛, 同比增長324%, 動力鋰電池出貨量5.9Gwh;2015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3.1 萬輛, 同比增長343%, 動力鋰電池出貨量17.0Gwh;2016年, 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 全年銷量突破50.7萬輛, 同比增長53%, 動力鋰電池出貨量30.5Gwh。

若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200萬輛,

動力鋰電池需求量170Gwh, 則對應動力鋰電池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000 億元。

果實如此豐碩, “豺狼”都想分而食之。 加之“雙積分”政策的推動, 明年新能源汽車將迎來龐大的放量, 對於核心部分的動力電池的掌控欲也愈發強烈。

鋰電大資料注意到, 眾多車企已開始佈局動力電池領域, 主要有三種方式:

1、整車廠自己建設電池廠;

2、整車廠與電池企業強強聯合;

3、整車廠通過資本方式入股電池企業, 達成戰略合作。

東風汽車入股寧德時代

本周, 東風汽車副總經理劉衛東在一場媒體座談會上稱:“近期, 我們持股了寧德時代, 同時在談一個新電池公司。 和整車相匹配的部分, 我們必須自己做。 ”

事實上, 早在2016年東風汽車與寧德時代簽訂了戰略框架協議。

此次二度合作, 一定程度上是大環境下的必然選擇。

劉衛東稱, 今年底, 東風還將在電池、電機和電控三方面投入10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 劉衛東還透露, 東風目前正在與一家生產電池的國企洽談入股事宜。

車和家鋰電池工廠投產

9月27日, 車和家整車工廠配套的鋰電池工廠正式在常州投產。

據悉, 工廠名為常州車之翼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於2016年3月成立。

目前, 該工廠一期設計產能每天可處理20萬顆18650電芯, 年最大電池處理能力達到8000萬顆電芯, 將成為國內最大的18650動力電池組自動化工廠。 預計2018年可實現產值3億元。

通用上海PACK廠年底投產

9月22日, 通用汽車全球董事長兼CEO瑪麗?博拉(被盛讚為汽車圈的“超級瑪麗”)出席在上海舉行的通用中國新聞發佈會。

除了介紹其通用在2020年之前至少會向中國推出10款新能源車外, “超級瑪麗”還透露, 上汽通用旗下的電池組裝工廠預計今年年底正式投產。

據瞭解, 這個工廠是去年8月與上汽共同投資17.2億元建設的鋰電池組裝廠, 只是通用在華電動化戰略的第一步棋。

值得注意的是, 該廠建成後還將為通用在全球生產的新能源車配套鋰電池組。

寶馬在華電池中心10月24日落成

近期, 有媒體從華晨寶馬官方獲悉, 其位於瀋陽的高壓電池中心將於10月24日正式揭幕。

據瞭解, 寶馬新建的高壓電池工廠是一個電池PACK工廠, 主要生產電池包, 電芯依然由寧德時代提供, 該高壓電池工廠進行組裝。 主要產品為G38高能量電池組(用於全新一代寶馬5系),

年產3.3萬套。

北汽聯手孚能打造動力電池基地

9月9日, “孚能科技(北京)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戰略合作協定簽署儀式“”在北京汽車產業研發基地舉行。

根據協定內容, 孚能科技(贛州)有限公司同北汽、北京順義區人民政府三方達成戰略合作, 將在順義區共同建設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研發與製造基地。

整個項目總投資約80億元, 形成年產8 GWH電芯與電池包生產能力。 據瞭解, 孚能科技控股合資公司80%以上。

北汽/戴姆勒共建動力電池廠

7月5日, 戴姆勒與北汽在德國簽署了新的框架協定。 雙方表示, 將共同投資50億元人民幣(約合6.55億歐元), 在北京賓士建立純電動車生產基地及動力電池工廠, 生產梅賽德斯-賓士品牌的純電動車產品。

據瞭解, 6月1日, 北汽與戴姆勒早已簽署了一份框架協議, 將通過在華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 進一步加強雙方的戰略合作。

上汽/寧德時代攜手設立合資公司

5月4日, 商務部反壟斷局官網稱, 上汽擬通過上汽管理與寧德時代新設兩家合營公司, 分別為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與上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

其中, 時代上汽註冊資本為20億元, 上汽管理擬持股49%, 寧德時代擬持股51%, 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鋰聚合物電池等的開發、生產和銷售及售後服務;上汽時代註冊資本為3億元, 其中上汽管理擬持股51%, 寧德時代擬持股49%, 主要從事動力電池模組和系統的開發、生產及銷售。

據瞭解, 未來合資公司將成為上汽集團內所有下屬新能源汽車企業的供應商,包括上汽自主品牌以及上汽合資企業在內,都可以向合資公司採購動力電池產品。

總的來說,一方面,整車企業一直存在由於動力電池產能不足導致車輛生產受限的情況;另一方面,“雙積分”政策如同緊箍咒一般,各大車企面臨巨大的壓力,且佈局動力電池領域,就是將電動車的核心產業鏈抓在自己手中。所以,車企佈局動力電池領域,可謂是最明智的備戰準備

未來合資公司將成為上汽集團內所有下屬新能源汽車企業的供應商,包括上汽自主品牌以及上汽合資企業在內,都可以向合資公司採購動力電池產品。

總的來說,一方面,整車企業一直存在由於動力電池產能不足導致車輛生產受限的情況;另一方面,“雙積分”政策如同緊箍咒一般,各大車企面臨巨大的壓力,且佈局動力電池領域,就是將電動車的核心產業鏈抓在自己手中。所以,車企佈局動力電池領域,可謂是最明智的備戰準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