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顧茅廬的發生地到底是南陽還是襄陽,先看看襄陽的古隆中

從古至今, 三國或許是最具傳奇, 最有故事性的一段歷史。 歷史劇《三國演義》也是一拍再拍, 可見大家對三國故事的喜愛。 估計每一個少年心中都有一個三國偶像, 或是趙雲, 或是諸葛亮, 或是曹操等等。

而今天我們講的是幾乎貫穿《三國》的一個傳奇人物——諸葛亮, 在80年代那般《三國演義》中, 諸葛亮幾乎是這部歷史劇的男一號, 可見諸葛亮在三國中的決定作用。

年輕時, 我們的語文課本也會背誦他的《出師表》,

其中“臣本布衣, 躬耕於南陽, 苟全性命於亂世, 不求聞達于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諮臣以當世之事, 由是感激, 遂許先帝以驅馳……”更是講述了三顧草廬的典故, 也講述了他在入仕之前的生活狀態。

當然問題來了, 《出師表》中的南陽, 被今天河南省南陽市認為此處的南陽就是指他們, 但湖北省的襄陽不這麼認為, 他們打造出古隆中, 並認定古隆中就是當年諸葛亮入仕前的生活地, 也是三顧茅廬典故的發生地。

襄陽古隆中風景區位於襄陽市襄州區和襄城區、南漳、穀城交界處,

距襄陽市13公里。 走進古隆中風景區, 景區裡一派田園風光, 自然清新, 的確是隱居生活的好地方。

在古隆中山口口, 矗立著一座石坊, 石坊上面雕刻著“古隆中” 三個大字, 而兩側鐫刻著杜甫那首“三顧頻煩天下事, 兩朝開濟老臣心”,

在石坊的別面寫著“三代下一人”, 是指:諸葛亮是夏、商、周以後的近千年來唯一的人物。 可見諸葛亮在很多人心中的歷史定位。

隆中書院,展示了諸葛亮獨到的教育理念,他所撰寫的《誡子書》一直為後世所傳頌,如: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更是很多人的座右銘,指引著他們前進。

諸葛亮的後人都是十分優秀,對蜀國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的兒子和孫子都在守衛綿陽的戰役中被鄧艾大軍擊潰,而不願苟活,英勇就義。

這裡是諸葛亮曾“躬耕壟畝”地方,當然這都是景區自己這麼說,這是印證一些歷史典故,做一些景點出來,增加古隆中的趣味性。

古隆中,自明代就是很出名的風光地,那時就有"隆中十景":草廬亭、躬耕田、三顧堂等,建國後又先後修建了隆中書院、諸葛草廬等。

在景區哪些諸葛草廬裡,展現的大都是諸葛亮傳奇的一生,從三顧草廬入仕,在到聯吳抗曹火燒赤壁,在到取荊州進西川蜀地稱帝王,最後七出岐山無果抱憾而終。他的人生跌宕起伏,讓人惋惜,但正是他的智慧、才能、忠誠讓他名垂千史,為後世傳頌。

不管隆中對到底發生在襄陽還是南陽,但還是《三國演義》中的主題曲唱的那樣: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隆中書院,展示了諸葛亮獨到的教育理念,他所撰寫的《誡子書》一直為後世所傳頌,如: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更是很多人的座右銘,指引著他們前進。

諸葛亮的後人都是十分優秀,對蜀國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的兒子和孫子都在守衛綿陽的戰役中被鄧艾大軍擊潰,而不願苟活,英勇就義。

這裡是諸葛亮曾“躬耕壟畝”地方,當然這都是景區自己這麼說,這是印證一些歷史典故,做一些景點出來,增加古隆中的趣味性。

古隆中,自明代就是很出名的風光地,那時就有"隆中十景":草廬亭、躬耕田、三顧堂等,建國後又先後修建了隆中書院、諸葛草廬等。

在景區哪些諸葛草廬裡,展現的大都是諸葛亮傳奇的一生,從三顧草廬入仕,在到聯吳抗曹火燒赤壁,在到取荊州進西川蜀地稱帝王,最後七出岐山無果抱憾而終。他的人生跌宕起伏,讓人惋惜,但正是他的智慧、才能、忠誠讓他名垂千史,為後世傳頌。

不管隆中對到底發生在襄陽還是南陽,但還是《三國演義》中的主題曲唱的那樣: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