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和白公詩》:關盼盼為夫守節15年,終被白居易一詩逼死

唐德宗貞元三年(785年), 關盼盼出身於書香門第, 年幼良好的家庭教育, 使她精通詩文, 更兼有一副清麗動人的歌喉和高超的舞技, 她美豔絕倫的容貌, 輕盈婀娜的體態, 讓無數世家公子望眼欲穿。

799年, 關盼盼家家道中落, 她變成漂泊無落的一個人, 早就愛慕關盼盼的徐州守帥張愔重禮將她娶回為妾, 張愔雖然妻妾成群, 但對關盼盼很好, 兩人十分恩愛, 使關盼盼得到了莫大的愛撫和欣慰。

803年, 白居易遠遊徐州, 早就敬慕的張愔夫婦邀請他來張府作客, 酒酣時, 張愔讓關盼盼為客人表演歌舞, 關盼盼表演了"長恨歌"和"霓裳羽衣舞"。 白居易大為讚賞, 寫下:"醉嬌勝不得, 風嫋牡丹花"。

805年, 張愔去世, 他的妻妾很快風流雲散, 各奔前程而去。

只有年輕貌美的關盼盼無法忘記夫妻的情誼, 矢志為張愔守節。 後來張府易主後, 她隻身移居到徐州城郊雲龍山麓的燕子樓, 這是張愔生前為關盼盼建的一所別墅, 這裡依山傍水, 風景優美, 春夏季節, 常有雙雙對對的燕子穿柳而過, 翩然飛至樓頭, 因此二人給它取名燕子樓, 燕子樓雖然很美, 但一個人的關盼盼卻獨對長夜寒燈, 形單影隻, 夜夜刻骨的思念, “樓上殘燈伴曉霜, 獨眠人起合歡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 地角天涯未是長”, 對關盼盼來說, 這裡住滿了悲思和無奈。 這一住, 她就為丈夫守節15年。

819年, 曾在張愔手下任職多年的司勳員外郎張仲素前往拜訪白居易, 將關盼盼的事告訴了白居易, 對於關盼盼的守節, 白居易身為她的重情感動不已, 雖只有一宴之交, 白居易寫下:

滿窗明月滿簾霜, 被冷燈殘拂臥床。

燕子樓中寒月夜, 秋來隻為一人長。

後來白居易又加了一首:

黃金不惜買娥眉, 揀得如花四五枚。

歌舞教成心力盡, 一朝身去不相隨。

後來張仲素將這首詩帶給了關盼盼, 看完詩後, 關盼盼流著淚對張仲素道:"自從張公離世, 妾並非沒想到一死隨之, 又恐若干年之後, 人們議論我夫重色, 竟讓愛妾殉身, 豈不玷污了我夫的清名, 因而為妾含恨偷生至今!”, 當即依白居易詩韻奉和七言絕句一首《和白公詩》:

自守空樓斂恨眉, 形同春後牡丹枝。

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台不相隨。

淒苦獨居為夫守節了15年的關盼盼,對於生死早已無所謂,以死全節對解脫,張仲素離開燕子樓以後,關盼盼就開始絕食,10天之後,如花似玉、能歌善舞她來說,其實是一種的關盼盼香消玉殞于燕子樓上。彌留之際,她勉強支撐著虛弱的身體,提筆寫下《臨歿口吟》:

兒童不識沖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

她走後,燕子樓再沒有成雙成對的燕子飛過。

北宋大詩人蘇軾後來夜登燕子樓,曾作紀念關盼盼:“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餘浩歎。”

形同春後牡丹枝。

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台不相隨。

淒苦獨居為夫守節了15年的關盼盼,對於生死早已無所謂,以死全節對解脫,張仲素離開燕子樓以後,關盼盼就開始絕食,10天之後,如花似玉、能歌善舞她來說,其實是一種的關盼盼香消玉殞于燕子樓上。彌留之際,她勉強支撐著虛弱的身體,提筆寫下《臨歿口吟》:

兒童不識沖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

她走後,燕子樓再沒有成雙成對的燕子飛過。

北宋大詩人蘇軾後來夜登燕子樓,曾作紀念關盼盼:“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餘浩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