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傳統中醫治脫髮,從根源解決問題,幫你找回遺失的自信

脫髮是指頭發脫落的現象。 正常脫落的頭髮都是處於退行期及休止期的毛髮, 由於進入退行期與新進入生長期的毛髮不斷處於動態平衡, 故能維持正常數量的頭髮, 正常人每天適當掉發屬於正常現象, 數量在50~100根之間, 以上就是正常的生理性脫髮。 病理性脫髮是指頭發異常或過度脫落。

生髮煎(江蘇名醫孟謝江方)

【組成】桃仁10g, 紅花8g, 赤芍9g, 川芎9g, 當歸須10g, 生薑2片, 大棗7枚, 老蔥5根。 每天1劑, 水煎服, 分2~3次溫服。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 主治絡竅瘀阻, 營養失供的脂溢性皮炎脫髮、斑禿等。

【方解】脫髮症, 其發生原因甚多, 證候表現有虛有實, 也有虛實並見者。 一般醫生拘于“發為血之餘”之說, 認為脫髮是陰血不足所致, 所以治療每用滋補陰血之法, 其中獲效者固然有, 但多數療效並不滿意。 殊不知臨床上因陰血虧乏而致本病者較少, 多數是因為皮膚血絡瘀阻不通,

致使發根失卻血液的滋養所致。 對於這類脫髮, 徒用滋養陰血法, 不能望其生效。 所以用赤芍、川芎、桃仁、紅花、當歸須等活血除瘀之品, 再配合生薑、大棗調和營衛, 老蔥通陽人絡, 全方配合, 絡通瘀去, 頭髮自能生長, 這是祛瘀生新之意。 如方中能加人麝香以開通諸竅, 則活血通絡之力更強, 收效更著。 本方源自王清任通竅活血方, 在臨床上用來治療脫髮, 每獲良效。

【加減】如兼有陰虛血少者, 可加生地黃、熟地黃各15g;如體質肝腎陰虛者, 可加枸杞子10g, 潼蒺藜、白蒺藜各15g, 黑芝麻20g。

生髮飲(山東名醫周鳴岐方)

【組成】生地黃、熟地黃、側柏葉各15g, 當歸、黑芝麻備20g, 制何首烏25g。 每天1劑, 水煎服, 分2~3次溫服。

【功效主治】養血生髮。 主治脫髮。

【方解】本方重在養血益精、滋補肝腎, 佐以生地黃、側柏葉涼血潤燥, 當歸養血活血, 根據病情辨證加減用藥, 共類養血生髮、止脫之效。

【加減】風盛血燥者去熟地黃, 生地黃改用30g, 加牡丹皮、蟬蛻、川芎各10g, 蛇床子15g, 苦參、白鮮皮各20g;氣滯血瘀者加紅花、桃仁、川芎各10g, 赤芍15g, 雞血藤

20g;無論哪種證型, 凡頭部皮膚瘙癢且有頭屑者, 均要加苦參、白鮮皮、地膚子。

【驗案】楊某, 男, 47歲。 脫髮3月餘, 經皮膚科診為“脂溢性皮炎”, 經服谷氨酸、維生素類藥物治療無效。 遂到中醫科求治, 診見:頭髮脫落嚴重, 伴有瘙癢, 皮屑多, 煩躁不安, 失眠, 尿黃, 便秘, 舌紅無津, 苔黃, 脈弦。

辨證為風熱血燥所致脫髮。 治以清熱涼血, 祛風止癢。 方用生髮飲加減方藥:苦參、當歸各20g, 白鮮皮50g, 制何首烏30g, 生地黃25g, 牡丹皮20g, 紫草、蛇床子、川芎各15g。 服藥7天后, 瘙癢減輕, 頭屑減少, 睡眠稍好。 繼再服6劑, 瘙癢、頭屑、失眠等症悉除, 心情舒暢, 頭部已有絨毛狀毛髮長出, 唯感腰膝有酸軟之感, 五心煩熱, 舌紅, 脈細數。 此乃風燥之邪傷陰之故, 再以育陰清熱、養血生髮之劑。 藥用生髮飲:生地黃、熟地黃、當歸各20g, 側柏葉10g, 黑芝麻、制何首烏各25g。 服藥30劑後, 諸症皆除。 頭髮全部長出, 且色澤烏黑。 隨訪, 發如常人, 未再脫落。

本文案例出自劉俊著述的《常見病 名醫秘驗良方》。本書內容簡約,樸實,詳細記錄了歷代中醫藥專家臨床經驗和感悟,小扁鵲非常敬佩這些願意公開自己秘密醫術的名老中醫教授,相信大家也會非常喜歡。謝謝!

本文案例出自劉俊著述的《常見病 名醫秘驗良方》。本書內容簡約,樸實,詳細記錄了歷代中醫藥專家臨床經驗和感悟,小扁鵲非常敬佩這些願意公開自己秘密醫術的名老中醫教授,相信大家也會非常喜歡。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