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為什麼我們常稱善妒為“吃醋”?醋是怎麼來的呢?

有這樣一個傳說:西晉時的劉伶飲酒很出名, 和現在的許多妻子一樣, 吳氏怕丈夫嗜酒敗事, 便想讓他少喝點。 所以, 每次釀酒的時候, 都以鹽梅辛辣的材料和在酒裡, 讓味道變酸。 後人仿照她的做法, 釀出了“苦酒”(也就是醋)。

葉昀《劉伶飲酒》成扇

這雖然只是個傳說, 但“苦酒”確實是醋的別稱。 東漢學者劉熙所著《釋名·釋飲食》中解釋說:“苦酒, 淳毒甚者, 酢苦也。 ”苦酒的本義是發酸的劣質酒, 後人以此作為醋的別名。

有了醋, 餐桌上便有了更豐富的滋味。 《禮記·內則》說, 把醋和在牛羊豬肉裡, 能讓肉變得更加柔軟。 烹調魚類也要用醋, 《晏子春秋·外篇》有“醯酉右皿鹽梅, 以烹魚肉”。

醋在醫藥上也有許多用處。 《本草綱目》記載, 諸蟲入耳, 可以用醋注入, 蟲即出耳;燙傷後用醋淋洗傷處, 並塗上醋泥, 可無瘢痕;生了凍瘡, 可以用醋洗足, 研藕傅塗。 五代《北夢瑣言》載, 醋能治眼花,

因為醋有散淤解毒的功效。

吃醋跟善妒有什麼關係?

據傳, “吃醋”的引申義出自初唐名相房玄齡夫人身上。

《隋唐嘉話》裡記載:“梁公夫人至妒。 ”唐太宗李世民曾要賞賜美女給房玄齡, 但房玄齡怕夫人盧氏不願意, 屢屢推辭。 太宗知情後, 只得讓皇后去跟盧氏溝通,

說現在大家都納妾, 這是制度, 但盧氏堅持不改, 沒被勸服。 沒辦法, 唐太宗只好給她傳旨, 問:“是寧願不妒忌地活著, 還是寧願妒忌而死掉?”他派人送來毒酒, 說如果願為妒忌之心而死, 就飲下這杯酒。 於是, 盧氏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唐太宗感歎:“我都害怕這種人, 更何況是房玄齡呢!”原來, 所謂的“毒酒”只是一杯醋。

房玄齡和夫人仍然彼此珍惜, 傳為佳話, 而“吃醋”和愛情中的善妒也就從此聯繫在了一起。

《燕在閣知新錄》另說了“吃醋”一詞的出處。

“世以妒婦比獅子……獅子日食醋酪各一瓶, 吃醋之說本此。 ”

古人還養獅子?這可不是傳說。 明陸容《菽園雜記》也記載, 成化六年(1470年), 西域進二獅子, 陸容進諫說養獅糜費甚多, “每一獅日食活羊一腔, 醋、蜜、酪各一瓶”, 說明確有獅子食醋之說。

關於吃醋的來歷, 還有一說。

古人把吃醋用作忍受的意思。 宋呂本中《官箴》中就寫道:“王沂公常說吃得三鬥釅醋, 方做得宰相, 蓋言忍受得事。 ”

稱男女善妒為“吃醋”首見元人文獻。

元無名氏《百花亭》雜劇有這麼一句:“我幾曾調他來, 皆是他心上自愛上了我, 你吃這等寡醋做甚麼?”稱沒理由的妒忌為“吃寡醋”, 可見當時俗語已稱妒忌為“吃醋”。

另外, “束手無措”這個詞也與醋有關。 據周密《癸辛雜識》所載, “束元嘉知嘉陵(泰州), 禁醋甚嚴, 有大書於郡門曰‘束手無醋’”。 這可能是巧合, 束手未必指的是姓束的人的手,但這種巧合頗有雙關之趣。

最後插播一個有趣的小知識:周原地區至今仍有“醋”姓家族(讀cuò),即為周朝制醋業醯人之後裔。

陝西扶風浪店村“醋氏祖塋”碑

這麼罕見的姓氏,如果你遇到了,請好好珍惜Ta哦!

大家怎麼看?

束手未必指的是姓束的人的手,但這種巧合頗有雙關之趣。

最後插播一個有趣的小知識:周原地區至今仍有“醋”姓家族(讀cuò),即為周朝制醋業醯人之後裔。

陝西扶風浪店村“醋氏祖塋”碑

這麼罕見的姓氏,如果你遇到了,請好好珍惜Ta哦!

大家怎麼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