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古代史上價值連城的5件國寶,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酒越陳越香, 年代越久遠越甘甜入口。 同理, 珠寶也是這樣;經歷的時間越長;保存的越完整, 就越珍貴。

中國經歷上下五千年, 王朝更迭, 珠寶更是如數家珍。 在這之中, 更有價值的共有五樣。 包括:傳國玉璽、慈禧夜明珠、越王勾踐的劍、蘭亭序原本、清明上河圖。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下這5件寶物。

第一件: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 聽起來就及其霸氣。 傳國璽又稱“傳國玉璽”、“傳國寶”, 它是中國歷代皇帝相傳之印璽。 傳國玉璽是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 命令人所鑄造出來的。 傳國玉璽也只有一個, 有傳國玉璽的皇帝, 就代表受命于天, 代表無上的權力, 是正統的象徵。

若是沒有傳國玉璽, 這個皇帝就會被嘲諷不配當皇帝, 不屬於正統。 所以即使在中國歷史上最亂的五代十國的時候, 那些個國家也都在爭奪這一個傳國玉璽, 可見古代那時候對傳國玉璽的執念有多深。

傳國玉璽代代流傳, 之後在唐末被皇帝抱著自焚了。 從此以後傳國玉璽失蹤, 後來周太祖郭威仿造了兩個, 一直傳到了宋代。

然而, 傳國玉璽至今下落仍舊不明。

第二件: 慈禧夜明珠

慈禧是一個喜歡奢華的女人, 一生“窮奢極欲”一詞來形容也不足為過。

由於她特別喜愛珠寶, 金銀首飾等, 於是在她死後, 陪葬品可以說是非常多。 在這些珠寶之中, 最讓人感興趣的就是那顆慈禧嘴裡的夜明珠, 後世直接稱“慈禧夜明珠”。

傳說, 該夜明珠可保慈禧屍身20年不腐。 民國時期, 慈禧的墓被孫殿英炸開, 裡面所有的珠寶都被拿走。 在向民國政府送珠寶時, 便也將這夜明珠送了出去, 然而至今也是下落不明。

如此珍寶的失蹤也叫人歎息啊!

第三家:勾踐的寶劍

越王“臥薪嚐膽”的故事被廣為流傳, 作為一個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傳奇, 他也有著自己的寶貝。 比如那把——勾踐的劍。

越王勾踐劍, 與於1965年冬天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 現珍藏在湖北省博物館與曾侯乙編鐘並稱為鎮館之寶。 越王勾踐劍在出土的時候, 在這把劍上基本看不到鏽跡。 有稍微莽撞的人伸手去碰劍, 結果被劃出一道口子, 瞬間見血。 也有人認為, 這把越王劍, 也是傳說中的十大名劍之一——純鈞劍, 不過現在史料無法考證。

可以說這把越王劍的鑄造工藝實在是高強無比!

第四件:《蘭亭集序》原本

《蘭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 是我國東晉時的大書法家。 在西元353年暮春三月初三時王羲之宦游山陰到蘭亭, 由於實在太開心, 王羲之揮毫寫了《蘭亭集序》。

而這本由王羲之所寫的《蘭亭序》最終消失於時間洪流之中, 不曾讓後人所見。 相傳,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因為深受唐太宗的喜愛, 所以, 唐太宗將它作為了自己的陪葬品。 現今流行的《蘭亭集序》均為後人臨摹。

時至今日, 後人也從未看過這個被稱為書聖的真跡, 這也是一件極為可惜的事情。

第五件:《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 是中國十大名畫之一, 主要為北宋的風俗畫。 《清明上河圖》寬25.2釐米, 長528.7釐米, 絹本設色。 採用以長卷形式, 和散點透視構圖法, 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歷數完這些國寶,就能知道,中華所存在的瑰寶有多少,也希望那些失傳的珠寶能夠重現於世,讓後人有一次瞻仰的機會。

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歷數完這些國寶,就能知道,中華所存在的瑰寶有多少,也希望那些失傳的珠寶能夠重現於世,讓後人有一次瞻仰的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