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韓信:聰明一世 糊塗一時

文:夏夏小七 讀史閱世(dushi828)特約作家

再想寫韓信的時候, 就已經想好了標題。 便是“韓信:姿態越低越卑微。 ”構思到一半, 想起韓信對樊噲的所作所為,

便覺得韓信也不是完全姿態低, 而是最後糊塗了, 英雄一世卻糊塗一時罷了, 只是韓信這一糊塗, 糊塗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自己死於婦人刀下, 三族被滅。

我在寫《呂雉:一個可憐的女人》中就說道, 政治鬥爭從來都是殘酷的, 誰又饒過誰?只是呂後實在太狠了, 殺了韓信不說, 還滅他的三族。 三族通常的說法是:父族一族, 母族一族, 妻族一族。 說的明白點就是, 殺光他韓姓本家所有人, 母親那一姓的所有人, 還有妻子那一姓的所有人。 這一殺, 隨隨便便就是幾百上千口人。 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妾等同于奴婢, 妾的娘家人是不會殺的, 古代男人有地位、有官職府邸的都有幾個妾, 如果再殺妾的娘家人, 那不知道還要死多少人。

很為韓信的糊塗感覺到不值。 劉邦建國封王時, 用計奪了韓信的兵權, 把韓信從齊王降為楚王, 藉口是韓信是楚國人, 讓他回到自己的故土去, 楚國雖比不得齊國, 但是也確實是韓信的故土。 項羽說過:富貴不還鄉, 如錦衣夜行。 韓信回到自己的故鄉,

做了楚王也實實在在的是錦衣還鄉。 劉邦忍韓信也不是一兩天了, 不聽君命打齊國, 打了齊國又要做假齊王。 劉邦受困, 韓信不發兵增援, 還是張良獻計共分天下, 韓信才出兵。

劉邦早有殺韓信之心, 只是韓信在楚地(今江蘇)。 劉邦在秦地, (今陝西)天南地北的, 那時候沒有飛機, 也沒有火車, 只有人和馬車, 想殺也不是那麼容易殺的。 當真開戰起來, 還指不定鹿死誰手呢?韓信本可以在楚國做一輩子的王, 快快樂樂的安度一生。

只是當有人告韓信謀反, 劉邦用陳平的計策, 南巡狩獵、會見諸侯。 韓信這個時候就害怕了, 覺得劉邦是沖著他去的, 一時慌了, 不知所措。 也是該韓信倒楣, 這時一個小人向韓信獻計, 讓他殺了自己的兄弟鐘離昧,

提著鐘離昧的項上人頭去見劉邦, 以示誠心。 鐘離昧屢屢打敗劉邦, 劉邦很害怕鐘離昧, 想殺他又殺不了。

人要尋死, 天都救不了。 韓信聽了小人的話, 也不開會跟大家商量商量, 也不問問鐘離昧:劉邦來了, 我該怎麼辦啊?劉邦是最聰明的人, 一遇到事就問手下人張良、蕭何:為之奈何?就是怎麼辦啊?韓信不問、也不跟手下人商量, 直接去找鐘離昧, 問他借人頭。 韓信說項羽是匹夫之勇、剛愎自用, 可自己何嘗不是這樣的人?

當鐘離昧知道兄弟韓信要殺他, 賣友求榮時痛心疾首。 鐘離昧說:你知道劉邦之所以不敢發兵打你, 是因為知道有我鐘離昧在, 他知道如果他一旦發兵打你, 我鐘離昧一定會拼死奮戰, 保你周全的!如果你殺了我去討好劉邦, 我今天死, 下一個死的就是你韓信, 看來你也不是什麼正人君子, 德行高尚的人。 說完鐘離昧就抹了脖子, 韓信提著鐘離昧的人頭去陳謁見劉邦, 當時劉邦還沒有到達韓信的位置, 大概離韓信兩三天的日程這樣。

韓信做的這件事是我覺的韓信最可恨的地方,像一條哈趴狗一樣,放低姿態,曲意逢迎,居然還要殺兄弟。這便是我開始想給韓信定義,姿態越低越卑微的原因。古代的兄弟是真兄弟,不是我們現在人叫一聲大哥就是兄弟這樣的假兄弟!像《秦風無衣》裡寫的那樣同袍同仇,同澤偕作!同裳偕行!是真真正正的手足!殺兄弟就是砍自己的手足,手足都沒有了,站都站不起來了,還能活多久?連自己兄弟都殺的人,真不知道是什麼人?該有多鐵石心腸、無情無義!

劉邦抓了韓信吧,其實也沒把他怎麼著,就是沒收了兵權,降為淮陰候,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還是可以自由行動的,劉邦沒事了還來看看老朋友,一起喝喝小酒、聽聽小曲、談談人生,憶憶往事!劉邦也不能說完全對韓信沒有感情,畢竟在一起作戰那麼多年了,沒有韓信,劉邦是得不到天下的!我想劉邦當時也不是太想殺韓信的,免得後世說他同勾踐一般。你韓信規規距距的,我也不殺你了,人到無求德自高嘛!

可是韓信不規距,韓信閑的無聊出去遛彎,遛到樊噲家裡。樊噲一看是韓信來了,撲通一聲跪下,給韓信行禮,高興的說道:韓兄你來了啊!樊噲當時的社會地位比韓信高,而且是呂後妹妹的老公,皇親國戚!結果你猜韓信怎麼說?韓信悲痛的說道:哎呀天啊,我怎麼混到這個地步了呢?我怎麼輪到跟樊噲這樣的人交往了呢?

我個人是很喜歡樊噲這個人的,認為他是一個有著真男兒本色的真英雄,很像我們大西北某些粗獷豪氣的漢子!樊噲在鴻門宴上的氣勢震住項羽,一番口是心非、顛倒黑白的假話說的句句有理,說的項羽沒話說!連項羽都認為這漢子是個英雄!楚霸王何等威武的人物,大吼一聲嚇退三軍,嚇的一個射手尿褲子!但是樊噲這個人很大氣,他並沒有生氣,哈哈大笑起來,心裡想著韓信心情不好嘛,能理解!

樊噲理解我不理解,樊噲是什麼人?你韓信又是什麼人?樊噲以前是有正常職業的人,雖說是殺豬屠狗之輩!但這也是正常職業,能自己養活自己的人!而你韓信呢?是混飯吃的,混到人家太太不高興了,不給飯吃了才走!都不知道混了多少年?估計平時也不幫忙刷個碗,做個飯什麼的,君子遠庖廚嘛!在河邊釣魚就混河邊洗衣婦的飯吃,還大言不慚的說以後報答人家,被洗衣婦教育了一番。整天背了一把祖傳的破劍,人家羞辱他,他打不過人家,就從人家的胯下鑽過去。你瞧不起樊噲,你自己又是什麼德行,還不如樊噲呢?

韓信功成名就回到楚國時,第一件事就是找了當時與他有過往的三人。賜洗衣婦了千金,封讓他從胯下鑽過的壯士為中尉,賞亭長一百錢,並說:“你是個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哎呀,什麼是升米養恩,擔米養仇,這就是啊。在人家裡混了幾年飯吃,人家可能也是窮,人家太太不高興不給他飯吃,他就說人家是小人,其實自己才是小人。賞一百錢分明是侮辱人家,可是韓信當時是楚王啊,楚國最高領導人,誰也不能把他怎麼樣。

貶為淮陰候後也不安分守己,整日稱病不朝。後來陳豨被任命為钜鹿郡守,來向他辭行。他又攛掇陳豨謀反,給陳豨做內應,準備放出牢裡的所有犯人、包括死刑犯,策劃殺呂後和太子逼宮。這剛剛才安定下來的天下,不是又要被攪的天下大亂嘛,韓信一點也不為百姓著想,只顧自己的成敗榮譽,置百姓于水深火熱而不顧。後來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韓信,韓信把他囚禁起來,打算殺掉他。那位家臣弟弟知道了寫信給呂後了,呂後跟蕭何設計把韓信騙到長樂宮殺了,死到長樂宮也真是長樂了!韓信一生畢!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你都要謀反了,這麼大的事,不成功是要滅族的!你不好好對待人家,籠絡人心,還要殺人家,人家不告密才怪!這前世有韓信,後世有董承,董承謀反也是下面的小廝告的密,小廝與侍妾通姦,董承把他們打的半死,關入冷房,準備第二天殺之。不把奴才的命當命,不把奴才的情當情。結果那小廝拼命逃了出去,給曹操說了,董承被殺。唉,真是可憐,非常時刻要用非常之法,東漢末年本來就天下大亂、禮節敗壞。小廂通姦可以做個人情,賜個婚嘛。董承也被殺了,總是想殺人的人總會被他人所殺的!做人還是要裝些糊塗,上善若水才好。

再說韓信,人都要死了,臨死之前還不忘拉蒯通下水,大聲說:怪我早沒有聽蒯通的話,落到這個下場。後來劉邦又要殺蒯通,好在蒯通聰明機智,才死裡逃生。真應了馬德說的那句話,人走茶涼不怕,怕的是還要落井下石,韓信這裡真是有點可恨了。

當木已成舟的時候就要學會識時務者為俊傑,臨死之前痛哭流涕,大喊道:我韓信死不足惜,愧對皇上皇后的信任厚愛,我死後請將我五馬分屍,頭顱掛在城門,以示眾將!請皇上皇后看在我往日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的情分上,饒過我的家人,將他們貶為庶民流放。信臨死之際,別無他求,懇求蕭兄看在往日同澤之情替我求情!

或許韓信臨死之際這麼喊上一番,劉邦呂後饒過他的家人是有可能的。畢竟劉邦一大半的天下都是韓信打下來的,再加上韓信這麼一喊,長樂宮的人都聽見了,滅韓信三族怎麼去堵住悠悠眾口。結果韓信到好,他喊道後悔沒聽蒯通的話,死了還不忘拉蒯通下水,實為不義!

韓信被殺了,劉邦且喜且憐之,又高興又可惜。我也覺得可惜,可惜了這麼一個國士無雙的大英雄,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

後記:很早以前就想寫寫韓信,卻不知道如何下筆去寫。也不知道怎麼給韓信定義,是最後姿態低,也不全是。這麼一位舉世無雙的大英雄,就這麼輕易的慘死了,是何其的可憐!這能怪誰呢?也是怪他自己吧,人在低谷的時候是謙卑的,是清醒的。人一旦走到了高處,就被浮雲遮了眼,看不清事實真相,就糊塗了。不畏浮雲遮望眼,那是因為身在最高層!我想韓信最後就算沒有參與謀反一事,不被呂後所殺,也會鬱鬱而終,因為他從楚王降到淮陰候,他不甘心,也不開心。

從高處跌下,並且很快接受事實,而且還樂在其中的人。我佩服的是和珅,刷馬桶也能哼著小曲兒。和珅何其聰明有才,多大的胸懷氣度,卻毀在一個貪字上,所以做人還是要知足常樂,懂得惜福的好,無為勝有為,共勉之!

作者介紹:

投稿:2076458511@qq.com

韓信做的這件事是我覺的韓信最可恨的地方,像一條哈趴狗一樣,放低姿態,曲意逢迎,居然還要殺兄弟。這便是我開始想給韓信定義,姿態越低越卑微的原因。古代的兄弟是真兄弟,不是我們現在人叫一聲大哥就是兄弟這樣的假兄弟!像《秦風無衣》裡寫的那樣同袍同仇,同澤偕作!同裳偕行!是真真正正的手足!殺兄弟就是砍自己的手足,手足都沒有了,站都站不起來了,還能活多久?連自己兄弟都殺的人,真不知道是什麼人?該有多鐵石心腸、無情無義!

劉邦抓了韓信吧,其實也沒把他怎麼著,就是沒收了兵權,降為淮陰候,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還是可以自由行動的,劉邦沒事了還來看看老朋友,一起喝喝小酒、聽聽小曲、談談人生,憶憶往事!劉邦也不能說完全對韓信沒有感情,畢竟在一起作戰那麼多年了,沒有韓信,劉邦是得不到天下的!我想劉邦當時也不是太想殺韓信的,免得後世說他同勾踐一般。你韓信規規距距的,我也不殺你了,人到無求德自高嘛!

可是韓信不規距,韓信閑的無聊出去遛彎,遛到樊噲家裡。樊噲一看是韓信來了,撲通一聲跪下,給韓信行禮,高興的說道:韓兄你來了啊!樊噲當時的社會地位比韓信高,而且是呂後妹妹的老公,皇親國戚!結果你猜韓信怎麼說?韓信悲痛的說道:哎呀天啊,我怎麼混到這個地步了呢?我怎麼輪到跟樊噲這樣的人交往了呢?

我個人是很喜歡樊噲這個人的,認為他是一個有著真男兒本色的真英雄,很像我們大西北某些粗獷豪氣的漢子!樊噲在鴻門宴上的氣勢震住項羽,一番口是心非、顛倒黑白的假話說的句句有理,說的項羽沒話說!連項羽都認為這漢子是個英雄!楚霸王何等威武的人物,大吼一聲嚇退三軍,嚇的一個射手尿褲子!但是樊噲這個人很大氣,他並沒有生氣,哈哈大笑起來,心裡想著韓信心情不好嘛,能理解!

樊噲理解我不理解,樊噲是什麼人?你韓信又是什麼人?樊噲以前是有正常職業的人,雖說是殺豬屠狗之輩!但這也是正常職業,能自己養活自己的人!而你韓信呢?是混飯吃的,混到人家太太不高興了,不給飯吃了才走!都不知道混了多少年?估計平時也不幫忙刷個碗,做個飯什麼的,君子遠庖廚嘛!在河邊釣魚就混河邊洗衣婦的飯吃,還大言不慚的說以後報答人家,被洗衣婦教育了一番。整天背了一把祖傳的破劍,人家羞辱他,他打不過人家,就從人家的胯下鑽過去。你瞧不起樊噲,你自己又是什麼德行,還不如樊噲呢?

韓信功成名就回到楚國時,第一件事就是找了當時與他有過往的三人。賜洗衣婦了千金,封讓他從胯下鑽過的壯士為中尉,賞亭長一百錢,並說:“你是個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哎呀,什麼是升米養恩,擔米養仇,這就是啊。在人家裡混了幾年飯吃,人家可能也是窮,人家太太不高興不給他飯吃,他就說人家是小人,其實自己才是小人。賞一百錢分明是侮辱人家,可是韓信當時是楚王啊,楚國最高領導人,誰也不能把他怎麼樣。

貶為淮陰候後也不安分守己,整日稱病不朝。後來陳豨被任命為钜鹿郡守,來向他辭行。他又攛掇陳豨謀反,給陳豨做內應,準備放出牢裡的所有犯人、包括死刑犯,策劃殺呂後和太子逼宮。這剛剛才安定下來的天下,不是又要被攪的天下大亂嘛,韓信一點也不為百姓著想,只顧自己的成敗榮譽,置百姓于水深火熱而不顧。後來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韓信,韓信把他囚禁起來,打算殺掉他。那位家臣弟弟知道了寫信給呂後了,呂後跟蕭何設計把韓信騙到長樂宮殺了,死到長樂宮也真是長樂了!韓信一生畢!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你都要謀反了,這麼大的事,不成功是要滅族的!你不好好對待人家,籠絡人心,還要殺人家,人家不告密才怪!這前世有韓信,後世有董承,董承謀反也是下面的小廝告的密,小廝與侍妾通姦,董承把他們打的半死,關入冷房,準備第二天殺之。不把奴才的命當命,不把奴才的情當情。結果那小廝拼命逃了出去,給曹操說了,董承被殺。唉,真是可憐,非常時刻要用非常之法,東漢末年本來就天下大亂、禮節敗壞。小廂通姦可以做個人情,賜個婚嘛。董承也被殺了,總是想殺人的人總會被他人所殺的!做人還是要裝些糊塗,上善若水才好。

再說韓信,人都要死了,臨死之前還不忘拉蒯通下水,大聲說:怪我早沒有聽蒯通的話,落到這個下場。後來劉邦又要殺蒯通,好在蒯通聰明機智,才死裡逃生。真應了馬德說的那句話,人走茶涼不怕,怕的是還要落井下石,韓信這裡真是有點可恨了。

當木已成舟的時候就要學會識時務者為俊傑,臨死之前痛哭流涕,大喊道:我韓信死不足惜,愧對皇上皇后的信任厚愛,我死後請將我五馬分屍,頭顱掛在城門,以示眾將!請皇上皇后看在我往日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的情分上,饒過我的家人,將他們貶為庶民流放。信臨死之際,別無他求,懇求蕭兄看在往日同澤之情替我求情!

或許韓信臨死之際這麼喊上一番,劉邦呂後饒過他的家人是有可能的。畢竟劉邦一大半的天下都是韓信打下來的,再加上韓信這麼一喊,長樂宮的人都聽見了,滅韓信三族怎麼去堵住悠悠眾口。結果韓信到好,他喊道後悔沒聽蒯通的話,死了還不忘拉蒯通下水,實為不義!

韓信被殺了,劉邦且喜且憐之,又高興又可惜。我也覺得可惜,可惜了這麼一個國士無雙的大英雄,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

後記:很早以前就想寫寫韓信,卻不知道如何下筆去寫。也不知道怎麼給韓信定義,是最後姿態低,也不全是。這麼一位舉世無雙的大英雄,就這麼輕易的慘死了,是何其的可憐!這能怪誰呢?也是怪他自己吧,人在低谷的時候是謙卑的,是清醒的。人一旦走到了高處,就被浮雲遮了眼,看不清事實真相,就糊塗了。不畏浮雲遮望眼,那是因為身在最高層!我想韓信最後就算沒有參與謀反一事,不被呂後所殺,也會鬱鬱而終,因為他從楚王降到淮陰候,他不甘心,也不開心。

從高處跌下,並且很快接受事實,而且還樂在其中的人。我佩服的是和珅,刷馬桶也能哼著小曲兒。和珅何其聰明有才,多大的胸懷氣度,卻毀在一個貪字上,所以做人還是要知足常樂,懂得惜福的好,無為勝有為,共勉之!

作者介紹:

投稿:2076458511@qq.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