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京川連線丨四位十九大代表討論“鄉村振興”

主持人

川報集團特派記者 李欣憶董世梅

嘉 賓

祝春秀 十九大代表、省農業廳廳長

宋開慧 十九大代表、雅安市委常委、蘆山縣委書記

蔣乙嘉 十九大代表、蓬溪縣常樂鎮拱市聯村黨委書記

姚慶英 十九大代表、蒲江縣西來鎮兩河村黨支部書記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10月18日, 習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時說到的這句話, 讓巴中市恩陽區下八廟鎮錢庫村村支書張尚文心頭一振, “熱血往上湧, 興奮不已”。

張尚文說, 錢庫村雖然以“錢庫”為名, 但是村民沒多少錢。 “‘鄉村振興戰略’給我們新期待、新希望,

盼望能落到實處, 讓錢庫村成為真正的‘錢庫’。 ”

10月19日, 不少網友也通過川報全媒體集群的報端網平臺表達了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關注。 帶著四川農民朋友和眾多網友的期盼, 本報特別邀請在京參會的4位十九大代表,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展開討論。

談意義

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

記者: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有何重大意義?

祝春秀:報告明確,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 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

十九大報告提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在這個重要歷史節點提出鄉村振興戰略,

是補齊農村發展短板, 縮小城鄉差距, 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 是貫徹共用發展理念的需要, 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

宋開慧:十九大報告提出,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正是因為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 才更需要提出鄉村振興戰略, 讓廣大鄉村能與整個國家的發展同頻共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對打贏脫貧攻堅戰也有助推作用。 ”

說亮點

土地承包制度長久不變, 農民吃下“定心丸”

記者:報告中有一句話網友很關注, “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

蔣乙嘉:這句話是“真金白銀”,

能給我們農民帶來實惠。 2007年我回鄉帶領鄉親們種植千葉佛蓮, 10年來流轉了約8000畝土地, 前期投入數千萬元。 說實話,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 政策會不會變, 也有過擔心。 報告給我吃下了“定心丸”, 讓我有信心加大投入, 幹一番事業。

姚慶英:這顆“定心丸”, 將讓村民更有底氣加大對承包地的投入、做好長遠規劃, 給農村未來發展帶來新期待、新動力。

祝春秀:這對我省農業發展來說是重大利好, 對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增強農業發展後勁等, 都有積極作用。

話落實

既要打造好“面子”, 又要挖掘好“裡子”

記者:如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實?祝春秀:十九大報告既對產業、生態等“看得見”的地方做了明確要求, 更對鄉風文明等“看不見”的地方提出了新要求。

四川將在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等方面重點發力, 建立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資金支援、產權制度等保障體系。

宋開慧:過去的規劃更注重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 是“面子”的打造, 對農耕文化內涵提煉不夠。 我們將提高認識, 重新規劃, 把鄉村的“裡子”挖掘好。

蔣乙嘉:這次參會, 鄉親們特地讓我捎來一句話, “希望能過上讓城裡人羡慕的生活”。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這種期待也許不再遙遠。 我們將做好文化這篇文章, 讓幸福美麗新村更有底蘊, 讓村民“口袋”和“腦袋”同步富裕。

小貼士

“京川連線”參與方式:網友可通過下載川報觀察用戶端或登錄四川線上(http://bbs.scol.com.cn/thread-15194479-1-1.html)等方式留言、提問。 川報全媒體集群將對問題進行整理和篩選,

邀請與會黨代表解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