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真的沒有癌症 看看古代醫書上是怎麼記載的吧!

癌症是現代致人死亡最多的病魔, 人們都是談癌色變。 現代人有個誤區, 那就是認為癌症是現代才有的, 古代並沒有,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早在宋代就有有關於癌症的記錄, 南宋時期的東軒看居士就在《衛濟寶書》書中說:“癌者上高下深, 岩穴之狀, 顆顆累垂……毒根深藏, 穿孔透裡”。 意思是說癌像岩石狀, 有毒根深藏於體內。 南宋福建名醫楊士瀛在《仁齋直指附遺方論》中也有相似的描述。

癌症就是人體內長了惡性腫瘤, 有關於瘤的記載更早。 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中就有腸瘤的記載,  北宋時期的《聖濟總錄》把腹內腫瘤叫做"癥瘕。 明代陳實功的《外科正宗》把唇癌稱為繭唇”。 清代高秉鈞在《瘍科心得集》把腫瘤叫做失榮"。 因為這種病在後期, 人體外表失去光澤榮華, "就像樹木失去榮華枯萎而死, 故名也。

不只是中國, 西方同樣也有關於癌症的記錄。 西元前4世紀古, 被西方尊為“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 就把癌症稱為Karkinoma。 2011年英國科學家還在一具2多年前的埃及木乃伊身上發現前列腺癌。

由此可見癌症一直伴隨人類, 局部是現代才有的。 那為什麼古代關於癌症的記錄那麼少呢?原因有兩個第一古代通訊不發達, 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什麼是癌症, 得了病也不知道這是癌症。 第二古代醫療不發達, 古人壽命短, 很多古人在都活不到得癌症的年紀就死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