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向中國售賣鴉☆禁☆片最兇狠的竟不是英國,此國“以毒養戰”用心險惡

中國近代史上兩次以鴉片命名的戰爭, 均發生在中國與英、法等歐洲強國之間。 不過鮮為人知的是, 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日本就已取代英國, 成為向中國輸入毒品最多的國家。

八年全面抗戰期間, 日本在全中國的販毒銷售總額, 約為每年20.37億日元(約合5億美元)。 但是, 因為鴉片售價及其淨利潤之間計算方式十分複雜, 很難由此簡單估算出其收益究竟有多少。 圖為日本荼毒下,

華北打嗎啡的十三歲少年。 〔楊蓮福提供〕

日本企圖“以毒養戰”, 擴充軍備, 在中國的緝私活動常常遭到日方的控制和破壞, 圖為中國政府緝私隊員被打傷。 〔《生活星期刊》1936年第23期, 第1頁〕

畫面中的這名男子因緝私活動遭到日軍報復。

除了走私鴉片, 日軍更是掠奪成性, 圖為大批走私的糖。 〔《新聞雜誌》1936年第3—4期, 第25頁〕

天津租界大規模之私貨堆疊, 所存最多為絲麻織品, 糖及綢緞等次之。

〔《中華》(上海)1937年第52期, 第9頁〕

1939年8月, 上海米價從每擔14元飆升至42元, 引起了全市性饑餓恐慌, 走投無路的貧民不得不鋌而走險, 成群結隊搶劫米店和運米車, 形成搶米風潮。 圖為蜂擁而上的搶米市民。 〔上海市檔案館編:《日軍佔領時期的上海》, 第201頁〕 編輯郭小鳳、張晶 歡迎訂閱影像中國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