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為什麼說富豪是最安全的汽車?

首先, 富豪這個瑞典的廠家有汽車安全的歷史, 在現代汽車中, 是它發明了汽車安全帶, 並第一個把安全帶用於量產車上, 安全帶在現在汽車的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是無可質疑的。

所以, 富豪有安全的歷史。

其次, 富豪發現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汽車市場, 沒有特點是很難有競爭力的, 安全性突出, 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手段。 富豪就以安全性為口號展開了汽車行銷。

廣告說安全, 只是表面功夫。 富豪就以安全性更佳為目標來設計汽車。 通俗些說, 比如富豪銷售人員在介紹汽車的時候, 就會告訴你, 一些你意想不到的設計都是為了安全而生的, 比如現在的富豪S40, 車身上是有兩組鋼樑是不能鈑金的, 也就是說它們一旦受損, 那就只能更換, 消費者可能覺得不划算, 但是這都是為了安全呀, 這麼一想你不但沒脾氣, 還會為富豪鼓掌。

在現在科技發達的今天,

已經很難有單獨的廠家研發出有壟斷性的汽車安全技術了, 包括富豪, 它在安全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斷的就行, 但同時其它的廠家也在進行中, 可能有的汽車廠家在安全科技方面已經超越了富豪, 但在消費者心目中, 富豪就是安全。

之所以為什麼,

這主要還是看消費者這麼想的, 富豪在安全方面的成功, 現在看的話, 我們得佩服富豪的行銷手段了。

(一)建立自己的交通事故研究部門

每個汽車設計者都期望自己的產品能夠有保護乘員安全的能力, 但事實是每年都有成千上萬人死於車禍, 汽車的安全設計能否對付不同情況的突發事件, 事故現場就是最好的答疑。 早在1966年, 瑞典人就在瑞典內外一年內發生的兩萬八千多起富豪轎車的交通事故進行了調查研究, 其結果明確顯示出前排乘客如果系安全帶, 傷害會減少一半。 富豪公司意識到, 掌握交通事故發生後的有關材料同開發新產品有著同樣的價值, 因而在1970年, 建立了自己的交通事故研究部門,

建立這種機構, 是富豪與其它大多數汽車製造商顯著不同的地方。

富豪交通事故研究部門設在公司總部所在地哥德堡, 名稱叫做富豪安全事故檢測中心。 每當距哥德堡方圓100公里的範圍內發生了交通事故, 造成人員傷亡, 特別是富豪轎車出事後, 檢測中心人員一定會接到急救中心或員警的通知, 無論白天還是晚上, 他們都會第一時間趕到。 工程師們要通盤考察事故情況, 員警、目擊者和當事人都是他們採訪調查的對象, 檢查肇事汽車的損壞程度, 將事故各種情況與複雜的機械裝置聯繫起來進行研究, 收集各個資料資料, 然後製成圖文並茂的調查檔提供給每一個與產品開發有關的部門。 據檢測中心主任漢斯.諾林說,

“我們得到的資訊越多越好, 這些東西是我們開發工作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

(二)富豪轎車安全措施系統的標準與檢驗途徑

富豪制定了轎車安全措施系統的標準:

1、必須將駕車的安全性和撞車的安全性分別考慮, 區別對待, 不能混為一談。

2、必須綜合考慮到各種各樣的因素和事故的種類。 考慮到和什麼車相撞, 和什麼物體相撞, 當時車速和車內人數等所有能在當時路面發現的資料和資料。

3、如果用某種尺度來衡量轎車的安全性能, 必須採用相同的車型, 不是一年換一個樣。

4、轎車安全成為顧客選購安全轎車的指南。

5、轎車安全成為廠家開發生產更安全更可靠產品的指南。

富豪轎車的安全性能有三條檢驗途徑:

一是交通事故,從現場可以看到交通事故中車輛的安全措施有多大作用,缺點是新車推出幾年後才能收集到較充分的資料。

二是專家評估,走專家道路可以迅速得出個大概結論,缺點是評估結果受人的意志干擾,往往因專家的出發點不同而結果各異。

三是撞擊測試,新車一出來就可以進行測試,缺點是人們只能預先設定程式過程,在某一速度下有固定的乘員數目,在某種撞擊模式下進行。

富豪認為,用上述三種檢驗方法來對一輛汽車的安全性進行綜合評估,才能得出比較全面的結論。

(三)一絲不苟的撞擊測試 從本世紀七十年代早期富豪已把如何抵消撞擊力作為一個獨立的課題來研究。現在已擁有自己一套的測試法,被世界同行認為是最嚴厲的測試法之一。

富豪的撞擊測試包括人體模特從頭到腳的全面測試,即臉部、頭部、頸部、胸部、腹部、臀部、腿部和腳部。理想的撞擊試驗結果必須在設想出大量的事故情況,並在不同的速度下使用不同尺寸的模型人體,進行多次試驗的基礎上才能得出。

撞擊測試的目的是為設計部門提供資料。富豪專門研究了汽車的側面撞擊,目前大部分轎車的前後部均有一個折起區域以保護乘員免遭正面的撞擊,而側面幾乎沒有這麼一個空間隔離區域。其它車輛從側面撞來,車內乘員和車門的距離僅有幾十釐米的空間,撞傷在所難免。

據富豪統計,因側撞而導致人員受傷的占車禍的21%,如果僅僅統計十分嚴重的致命傷害事故中,側撞占的比例為26%,大多數側撞發生在擁擠喧囂的城區,低車速即每小時10-20公里之間。那些嚴重事故都是發生在車速40-50公里。受傷位置多在胸部、腹部和臀部等突出暴露的地方。

當一輛車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何另一輛車的側面攔腰撞擊,估計有0.07秒就完成了全部撞擊過程,但車內乘員受傷的時間更短促。富豪撞擊試驗專家將全部撞擊過程分為三個時間段:

1、撞上車側面(約0-0.02秒);

2、受傷時間(0.02-0.03秒);

3、後期走形(0.03-0.07秒)。

撞上車側面是指兩車一接觸到車門和車檻被頂入車內,直到車側部件接觸到乘員為止。這時乘員的臀部和胸部幾乎同時被撞,時間短暫。但這0.02秒是最危險和最關鍵的,能不能拯救一個即將受傷的人就靠這短短的0.02秒。

受傷時間是指人體與車側接觸的一瞬間。這時候是一些吸收撞擊能量的設施開始發揮作用的時候了,借助它們可以讓乘員傷得輕一些。富豪認為,設計出一部符合幾何學原理的車門,能使胸部和臀部保持均衡的力量,這一點非常重要。

後期走形是指撞擊車輛前部與被撞擊車輛側面還要進行一番碰撞過程,直至兩者速度相同時才會停止。這時車體變形越小越好,有利於搶救傷患。

根據上述三個時間段的撞擊試驗與分析,富豪車身的設計和製造原則是:堅固與強硬。即必須有堅固的側冀框架、堅固的地板橫向管箍、堅固的車頂橫向管箍、座椅座架。

富豪還認為,車門上的吸能裝置還應考慮到一些細微之處,甚至根據胸部和臀部的不同而不同,胸區較軟,要求門邊也較軟。同樣,後臀部較硬,那麼在扶手上的吸能裝置也較硬。另外,注意到一些門上的零件,諸如手動窗戶搖柄,門鎖等不要放在身體易撞區,這點很重要。

早在1995年,富豪就首先開發了SIPS氣囊(側置防撞保護安全氣囊),安裝在車側與乘員之間的座椅上,一旦發生側面撞擊,它對乘員胸部的保護效果最佳,而胸部恰恰是側撞時最易受傷的部位。

(四)現代的設計手段

按照傳統的撞擊測試方法,要用真車反復試驗和花費相當長的時間,耗資巨大。現在,用電腦模擬的撞擊測試可以快速有效地分析出轎車的安全水準,可以反映出轎車的部分安全情況。在幾天之內電腦就可以分析出在正常測試情況下的一年工作量。用電腦計算和測試,可以無需增添新的設備和工具,甚至不必生產樣車。用電腦開發安全保護系統,富豪工程師可以做各式各樣的選擇,如安全氣囊的大小、通風口的尺寸、乘座空間的寬窄......汽車撞擊的概率也可通過電腦來做,選出最優化的結果,最後才做真實的撞擊測試。這樣不但節約成本,計算精確而且還壓縮了整車設計週期。富豪認為,殘酷的市場競爭意味著開發新車的時間要戲劇性地變短,為爭取時間,靠電腦計算、分析和測試是現代造車的必由之路。

(五)一個封閉的鏈圈

以上講述的實際是富豪轎車公司設計與生產的一個過程。它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用富豪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封閉的鏈圈”。從交通事故研究做為工作的出發點,將各項材料與資料整理回饋至有關設計部門,產品開發的設計人員與安全專家共同合作創造出各種各樣的安全措施,開發出多種規格的汽車(樣車)。撞擊試驗在開發新車的同時進行,檢測該車設計是否與原來既定原則相吻合,否則需儘快修改。富豪的撞擊實驗室每年要進行一百多次整車撞擊測試和成千上萬次的零部件及某一系統的測試。在早期設計階段,採用電腦評估方法。在批量生產中,為確保萬無一失,富豪也要不斷從生產線上抽查一些成品車用來做撞擊試驗。成品車出去後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富豪會收集資料材料展開研究,再重新回饋給產品開發部門,開發出相應的安全措施後再應用到新的樣車上,不斷測試效果理想後再投入批量生產,形成了一個封閉的鏈圈。

一是交通事故,從現場可以看到交通事故中車輛的安全措施有多大作用,缺點是新車推出幾年後才能收集到較充分的資料。

二是專家評估,走專家道路可以迅速得出個大概結論,缺點是評估結果受人的意志干擾,往往因專家的出發點不同而結果各異。

三是撞擊測試,新車一出來就可以進行測試,缺點是人們只能預先設定程式過程,在某一速度下有固定的乘員數目,在某種撞擊模式下進行。

富豪認為,用上述三種檢驗方法來對一輛汽車的安全性進行綜合評估,才能得出比較全面的結論。

(三)一絲不苟的撞擊測試 從本世紀七十年代早期富豪已把如何抵消撞擊力作為一個獨立的課題來研究。現在已擁有自己一套的測試法,被世界同行認為是最嚴厲的測試法之一。

富豪的撞擊測試包括人體模特從頭到腳的全面測試,即臉部、頭部、頸部、胸部、腹部、臀部、腿部和腳部。理想的撞擊試驗結果必須在設想出大量的事故情況,並在不同的速度下使用不同尺寸的模型人體,進行多次試驗的基礎上才能得出。

撞擊測試的目的是為設計部門提供資料。富豪專門研究了汽車的側面撞擊,目前大部分轎車的前後部均有一個折起區域以保護乘員免遭正面的撞擊,而側面幾乎沒有這麼一個空間隔離區域。其它車輛從側面撞來,車內乘員和車門的距離僅有幾十釐米的空間,撞傷在所難免。

據富豪統計,因側撞而導致人員受傷的占車禍的21%,如果僅僅統計十分嚴重的致命傷害事故中,側撞占的比例為26%,大多數側撞發生在擁擠喧囂的城區,低車速即每小時10-20公里之間。那些嚴重事故都是發生在車速40-50公里。受傷位置多在胸部、腹部和臀部等突出暴露的地方。

當一輛車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何另一輛車的側面攔腰撞擊,估計有0.07秒就完成了全部撞擊過程,但車內乘員受傷的時間更短促。富豪撞擊試驗專家將全部撞擊過程分為三個時間段:

1、撞上車側面(約0-0.02秒);

2、受傷時間(0.02-0.03秒);

3、後期走形(0.03-0.07秒)。

撞上車側面是指兩車一接觸到車門和車檻被頂入車內,直到車側部件接觸到乘員為止。這時乘員的臀部和胸部幾乎同時被撞,時間短暫。但這0.02秒是最危險和最關鍵的,能不能拯救一個即將受傷的人就靠這短短的0.02秒。

受傷時間是指人體與車側接觸的一瞬間。這時候是一些吸收撞擊能量的設施開始發揮作用的時候了,借助它們可以讓乘員傷得輕一些。富豪認為,設計出一部符合幾何學原理的車門,能使胸部和臀部保持均衡的力量,這一點非常重要。

後期走形是指撞擊車輛前部與被撞擊車輛側面還要進行一番碰撞過程,直至兩者速度相同時才會停止。這時車體變形越小越好,有利於搶救傷患。

根據上述三個時間段的撞擊試驗與分析,富豪車身的設計和製造原則是:堅固與強硬。即必須有堅固的側冀框架、堅固的地板橫向管箍、堅固的車頂橫向管箍、座椅座架。

富豪還認為,車門上的吸能裝置還應考慮到一些細微之處,甚至根據胸部和臀部的不同而不同,胸區較軟,要求門邊也較軟。同樣,後臀部較硬,那麼在扶手上的吸能裝置也較硬。另外,注意到一些門上的零件,諸如手動窗戶搖柄,門鎖等不要放在身體易撞區,這點很重要。

早在1995年,富豪就首先開發了SIPS氣囊(側置防撞保護安全氣囊),安裝在車側與乘員之間的座椅上,一旦發生側面撞擊,它對乘員胸部的保護效果最佳,而胸部恰恰是側撞時最易受傷的部位。

(四)現代的設計手段

按照傳統的撞擊測試方法,要用真車反復試驗和花費相當長的時間,耗資巨大。現在,用電腦模擬的撞擊測試可以快速有效地分析出轎車的安全水準,可以反映出轎車的部分安全情況。在幾天之內電腦就可以分析出在正常測試情況下的一年工作量。用電腦計算和測試,可以無需增添新的設備和工具,甚至不必生產樣車。用電腦開發安全保護系統,富豪工程師可以做各式各樣的選擇,如安全氣囊的大小、通風口的尺寸、乘座空間的寬窄......汽車撞擊的概率也可通過電腦來做,選出最優化的結果,最後才做真實的撞擊測試。這樣不但節約成本,計算精確而且還壓縮了整車設計週期。富豪認為,殘酷的市場競爭意味著開發新車的時間要戲劇性地變短,為爭取時間,靠電腦計算、分析和測試是現代造車的必由之路。

(五)一個封閉的鏈圈

以上講述的實際是富豪轎車公司設計與生產的一個過程。它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用富豪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封閉的鏈圈”。從交通事故研究做為工作的出發點,將各項材料與資料整理回饋至有關設計部門,產品開發的設計人員與安全專家共同合作創造出各種各樣的安全措施,開發出多種規格的汽車(樣車)。撞擊試驗在開發新車的同時進行,檢測該車設計是否與原來既定原則相吻合,否則需儘快修改。富豪的撞擊實驗室每年要進行一百多次整車撞擊測試和成千上萬次的零部件及某一系統的測試。在早期設計階段,採用電腦評估方法。在批量生產中,為確保萬無一失,富豪也要不斷從生產線上抽查一些成品車用來做撞擊試驗。成品車出去後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富豪會收集資料材料展開研究,再重新回饋給產品開發部門,開發出相應的安全措施後再應用到新的樣車上,不斷測試效果理想後再投入批量生產,形成了一個封閉的鏈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