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三多一少出現前,這項指標已升高;它是糖尿病早期診斷的金指標

胰島受損, 餐後血糖先高

在糖尿病的早期, 胰島β細胞分泌功能輕度受損時, 胰島素的基礎分泌尚能控制空腹狀態下的血糖,

故空腹血糖正常:而進餐後由於血糖迅速升高, 對胰島素的需求增加, 此時由於胰島儲備功能下降, 胰島素分泌不足, 故餐後血糖往往偏高。

糖尿病前期

正常人餐後2小時<7.8 mmol/L, 若>11.1 mmol/L可確診為糖尿病。 當空腹血糖正常, 餐後血糖在7.8~11.1mmol/L之間稱為糖耐量異常, 此時機體處於糖代謝紊亂的代償性階段,

也即由糖耐量正常向糖尿病發展的過渡階段。

每年5%~10%

如此時不重視, 導致胰島素抵抗及胰島素分泌缺陷, 餐後高血糖可進一步加重, 促進了由糖耐量低異常2型糖尿病的轉化。

在糖耐量異常人群中, 每年有5%~10%的人發展為2型糖尿病。

早發現3~5年

如果不重視餐後血糖的檢測, 則可能使糖耐量低減人群和早期糖尿病人被漏診。 一般說來, 當出現空腹血糖升高時胰島β細胞功能已下降50%;餐後血糖升高較空腹血糖更為敏感, 其異常比至腹血糖異常要早3~5年。

換句話說, 可使糖尿病診斷提前3~5年,

為早期治療爭取時間, 對防止併發症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餐後血糖影響大

一天當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處在餐後(指進餐後4~6小時內)狀態, 餐後血糖對全天的平均血糖影響更大。 餐後血糖經常超過11.1mmol將會導致許多併發症, 如眼底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心腦血管病變、神經病變等。

因此, 僅僅控制空腹血糖還不夠, 要使餐後血糖保持正常, 才能減少併發症。

調藥主要看餐後

查餐後血糖與查空腹血糖不同。 它不影響早晨正常進餐及用藥, 不會因到醫院抽血延誤早餐而造成血糖的波動。

餐後血糖能更準確地反映病人血糖控制的真實水準,是反映病人進餐量及用藥量是否合適的重要指標,是藥物調整的重要依據。

控制餐後5措施

在飲食總量控制的基礎上少食多餐;

進餐時細嚼慢嚥,延長進餐時間;

多選擇富含植物纖維的食物;

必要時可選擇延緩消化吸收的降糖藥物(如拜糖平)。

另外,快速、短效的促胰島素分泌劑(如諾和龍)對控制餐後高血糖效果也很好。

血糖控制標準

理想血糖控制水準

空腹<6.1mmol/L,餐後1小時≤8.3 mmol/L,餐後2小時≤7.2mmol/L,餐後3小時≤6.1mmol/L,全日無低血糖發生。

較好血糖控制水準

空腹≤7.2 mmol兒,餐後1小時≤10.0 mmol/L,餐後2小時<8.3 mmol/L,餐後3小時≤7.2 mmol/L,全日無低血糖發生。

餐後血糖能更準確地反映病人血糖控制的真實水準,是反映病人進餐量及用藥量是否合適的重要指標,是藥物調整的重要依據。

控制餐後5措施

在飲食總量控制的基礎上少食多餐;

進餐時細嚼慢嚥,延長進餐時間;

多選擇富含植物纖維的食物;

必要時可選擇延緩消化吸收的降糖藥物(如拜糖平)。

另外,快速、短效的促胰島素分泌劑(如諾和龍)對控制餐後高血糖效果也很好。

血糖控制標準

理想血糖控制水準

空腹<6.1mmol/L,餐後1小時≤8.3 mmol/L,餐後2小時≤7.2mmol/L,餐後3小時≤6.1mmol/L,全日無低血糖發生。

較好血糖控制水準

空腹≤7.2 mmol兒,餐後1小時≤10.0 mmol/L,餐後2小時<8.3 mmol/L,餐後3小時≤7.2 mmol/L,全日無低血糖發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