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老中醫黃煌八大體質詳解——寒體

寒體指身體機能處於收斂、低下、陰冷、減退、沉迷的狀態。

老中醫黃煌八大體質詳解——寒體

體質特徵:黃腫發胖而身體困倦的人;面部浮腫或有黃褐斑的人;皮膚乾燥粗糙作癢的人;平時不易出汗的人;經常腰痛腿痛的人;有劇烈頭痛的人;月經延後、經量少或閉經的人;經常大便不成形或腹脹腹瀉的人;疲倦懶言而思睡的人;口不乾渴、小便清長的人;脈象沉細微弱遲緩的人。

調體藥物

(1)麻黃 發汗、平喘、利尿、通經、興奮。 主治黃腫, 兼治咳喘惡寒無汗而身痛者。

老中醫黃煌八大體質詳解——寒體

所謂黃腫是指面色黃暗而浮腫或有浮腫貌者, 患者多見小便量少。

咳喘則是麻黃的兼治證之一, 這種咳喘多伴有喉中痰聲, 或有哮鳴音。 黃腫者的咳喘, 用麻黃最為適宜。

惡寒無汗而身疼痛者, 乃是一組綜合症狀。 這種惡寒是指雖不當風而感覺有寒冷感;無汗的互詞是皮膚乾燥;身疼痛, 是指全身性的疼痛感、困重感、拘急感。 臨床有惡寒而體痛氣喘者;有惡寒而體倦、息微而脈沉遲無力者;有始雖惡寒, 後必肌膚發熱者;有惡寒而面目黃腫、精神困頓者;由於惡寒與身體疼痛均是屬於患者的自覺症狀, 所以無汗一症的鑒別特別重要,

患者多無汗或少汗並且平素不易出汗, 故其皮膚多見乾燥而粗糙, 或如粟粒, 或如魚鱗, 其膚色多黃暗而缺乏光澤。 張仲景在判定使用麻黃後的療效時, 常以患者服藥後有無出汗作為標準。

麻黃體質:是寒體中相對來說較為充實的體質, 具體特徵是體型壯實, 肌肉發達或較肥滿, 胖或浮腫、同時皮膚乾燥而粗糙, 不容易出汗, 無光澤、發暗, 困倦;感覺和反應比較遲鈍;腹肌較有彈性, 腹壁脂肪較厚, 脈搏有力, 心臟功能較好, 無心臟病。

常用麻黃類方:麻黃湯、麻黃附子甘草湯、麻黃附子細辛湯、葛根湯、麻杏甘石湯等。

(2)乾薑 溫中化飲, 主治多涎唾而不渴者。

老中醫黃煌八大體質詳解——寒體

所謂涎唾即涎沫, 即唾液及痰涎, 多痰涎者, 即口內唾液較多, 或咳吐痰涎較多。 而乾薑所主的涎唾多清稀透明, 或多泡沫, 患者多無口渴感, 或雖渴而所飲不多。 臨床見此等症, 其舌苔必白厚或膩, 或白滑, 舌面若罩一層粘液, 這種舌象表現正是所謂的“乾薑舌”。

一般來說, 乾薑證多出現於下列情況:1,

反復的服用攻下的藥物後----凡誤下或屢下後仲景多使用乾薑;2, 以腹瀉、嘔吐為特徵的消化道疾病以及伴有脈微而肢冷時;3, 以咳嗽或咳喘為特徵的呼吸道疾病;4, 以腰部冷痛為表現的骨關節疾病等;5, 部分出血性疾病。

乾薑體質:是寒體中以脾胃虛寒為主要表現的體質類型, 特別是易於嘔吐、易於腹脹、腹瀉, 而進食生冷時容易導致發病者。

乾薑類方:甘草乾薑湯、理中湯、甘姜苓術湯(腎著湯)等。

附:生薑

功可散寒溫中, 主治噁心嘔吐, 亦多伴見口內多稀涎, 或者吐出清水, 患者口不乾渴, 甚至腹中水聲漉漉, 例如生薑瀉心湯證所描述的那樣“脅下有水飲, 腹中雷鳴”;乾薑為老薑之乾燥品, 偏於治療腹瀉, 而生薑則可發汗而善於治療嘔吐;乾薑可以化飲, 常配細辛、五味子使用而其效甚速。

(3)附子 溫陽,回陽救逆,止痛。主治痛證而脈見沉、微者。

老中醫黃煌八大體質詳解——寒體

脈沉微,乃指脈象極細極微,按之如遊絲,似有若無,或脈沉伏不出,重按至骨方得,或可見脈象突然變得空軟無力,此皆為所謂“附子脈”的常見特徵,而這些脈象多見於大汗、大吐、大出血或者極度疲勞、寒泠刺激之後而導致體質情況相當虛弱的患者,也可見於一些由於長期疾病的折磨或者年高體弱的患者。而常常與上述症狀相伴而來的症狀是:1,精神萎靡、極度疲勞感,表現為聲音低微;2,畏寒,四肢冰冷而過肘膝;3,大便溏薄或腹瀉,瀉下物多為不消化物----所謂的完穀不化,同時可伴有腹滿腹痛等;4,浮腫,尤其是下肢的凹陷性水腫,有時也可以出現腹水,如果檢測血壓,可以見到血壓偏低,心、腎功能也可能會低下。所以我們不能把“脈微細”僅僅理解為一種複合的脈象的層次或者一個症狀,而應該將之理解為一種體質狀態,亦即所謂的“少陰陽虛證”。

附子所主治的痛證,其痛勢多較為劇烈並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患者雖然可以蒼白虛弱,反而又見煩躁不安,全身疼痛而痛無定處,例如一些腫瘤所引起的疼痛和或中樞性疼痛等。

2:關節疼痛、拘急而冷汗直冒,如某些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脫出症、痛風等。

3:脅腹大痛而局部按之並無硬滿拒按或抵抗而且舌不紅苔不黃膩者。

4:胸痛徹背並伴見四肢冰冷過肘及膝,如心絞痛等。

另外,《傷寒論》在使用附子的條文中多次提到“惡寒”、“微寒”、“不渴”,我們反向證明附子證決無口渴、惡熱諸症----當然是指一般常規,我們讀書要活,切不可死於句下。患者多面色晦暗,或有輕度浮腫,目睛無神,言語無力,多感覺身體困重而嗜臥思睡,即經文所述的“脈微細,但欲寐”的狀態。如果沒有以上指征時,我們使用附子時就要謹慎而不可隨便使用大量了。

附子與乾薑的主治相似,其區別在於:附子證多見心血管、循環系統症狀,如脈象沉微;而乾薑證則多見消化、呼吸系統症狀,如嘔吐、腹瀉,舌苔白膩,咳嗽咯吐清稀痰涎等;附子能止身疼痛,而乾薑能除腹脹滿,兩者有內外之別與整體和局部之殊。

附子體質:是寒體中體質更為低下的體質類型,是特徵是精神萎靡,聲低息微,少氣懶言,身重惡寒,脈象無力、沉、微、弱,患者多有重大疾病,臟器功能低下。

附子類方:四逆湯、真武湯、參附湯。

(4)細辛 功效:散寒、化飲、止痛。主治:惡寒,不渴,兼治咳、厥冷、疼痛者。

老中醫黃煌八大體質詳解——寒體

患者多見畏寒喜暖,四肢厥冷,往往雖夏日而厚衣,或稍受風寒則冷氣入骨,全身拘急不適。

所謂不渴,是指口不乾渴,唾液清稀且量多,甚或自覺口內有冷氣,唾液咽下也覺冰冷。凡惡寒不渴之人,多精神不振,喜臥懶言,小便清長,脈象或緩或遲,其舌質淡紅,舌苔白滑,上罩一層稀滑粘液----此即黃煌教授所觀察總結的“細辛舌”。

兼咳喘者,痰液清稀如水,或帶泡沫;兼厥冷者,則四肢冷且痛,遇冷尤劇;兼痛者多為頭痛、身痛、腹痛、胸背痛,以及咽痛、齒痛或目痛等。

細辛與附子的主治頗為相似,均用於惡寒而身痛者,但附子功可回陽救逆,用於脈伏不出時;而細辛只能化飲,不能擔當救人於危難的大任。細辛證必有水,如痰涕清稀,或舌苔水滑,精神狀態相對較好;而附子證則必有寒,如關節拘急疼痛、惡寒,精神狀態較為萎靡不振。

還有,細辛與乾薑均可用於不渴而苔滑者,但細辛長於止痛,乾薑則善於治療吐利,很明顯,前者偏於神經系統,而後者則偏於消化系統。

細辛體質:是寒體中以寒飲為突出表現的一種體質類型。其特徵是容易出現頭痛、腹痛、身體痛、牙齒痛等,與之同時可表現為背部冷、四肢冷而咳吐水樣痰涎者。

細辛類方:小青龍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當歸四逆湯。

[完]

常配細辛、五味子使用而其效甚速。

(3)附子 溫陽,回陽救逆,止痛。主治痛證而脈見沉、微者。

老中醫黃煌八大體質詳解——寒體

脈沉微,乃指脈象極細極微,按之如遊絲,似有若無,或脈沉伏不出,重按至骨方得,或可見脈象突然變得空軟無力,此皆為所謂“附子脈”的常見特徵,而這些脈象多見於大汗、大吐、大出血或者極度疲勞、寒泠刺激之後而導致體質情況相當虛弱的患者,也可見於一些由於長期疾病的折磨或者年高體弱的患者。而常常與上述症狀相伴而來的症狀是:1,精神萎靡、極度疲勞感,表現為聲音低微;2,畏寒,四肢冰冷而過肘膝;3,大便溏薄或腹瀉,瀉下物多為不消化物----所謂的完穀不化,同時可伴有腹滿腹痛等;4,浮腫,尤其是下肢的凹陷性水腫,有時也可以出現腹水,如果檢測血壓,可以見到血壓偏低,心、腎功能也可能會低下。所以我們不能把“脈微細”僅僅理解為一種複合的脈象的層次或者一個症狀,而應該將之理解為一種體質狀態,亦即所謂的“少陰陽虛證”。

附子所主治的痛證,其痛勢多較為劇烈並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患者雖然可以蒼白虛弱,反而又見煩躁不安,全身疼痛而痛無定處,例如一些腫瘤所引起的疼痛和或中樞性疼痛等。

2:關節疼痛、拘急而冷汗直冒,如某些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脫出症、痛風等。

3:脅腹大痛而局部按之並無硬滿拒按或抵抗而且舌不紅苔不黃膩者。

4:胸痛徹背並伴見四肢冰冷過肘及膝,如心絞痛等。

另外,《傷寒論》在使用附子的條文中多次提到“惡寒”、“微寒”、“不渴”,我們反向證明附子證決無口渴、惡熱諸症----當然是指一般常規,我們讀書要活,切不可死於句下。患者多面色晦暗,或有輕度浮腫,目睛無神,言語無力,多感覺身體困重而嗜臥思睡,即經文所述的“脈微細,但欲寐”的狀態。如果沒有以上指征時,我們使用附子時就要謹慎而不可隨便使用大量了。

附子與乾薑的主治相似,其區別在於:附子證多見心血管、循環系統症狀,如脈象沉微;而乾薑證則多見消化、呼吸系統症狀,如嘔吐、腹瀉,舌苔白膩,咳嗽咯吐清稀痰涎等;附子能止身疼痛,而乾薑能除腹脹滿,兩者有內外之別與整體和局部之殊。

附子體質:是寒體中體質更為低下的體質類型,是特徵是精神萎靡,聲低息微,少氣懶言,身重惡寒,脈象無力、沉、微、弱,患者多有重大疾病,臟器功能低下。

附子類方:四逆湯、真武湯、參附湯。

(4)細辛 功效:散寒、化飲、止痛。主治:惡寒,不渴,兼治咳、厥冷、疼痛者。

老中醫黃煌八大體質詳解——寒體

患者多見畏寒喜暖,四肢厥冷,往往雖夏日而厚衣,或稍受風寒則冷氣入骨,全身拘急不適。

所謂不渴,是指口不乾渴,唾液清稀且量多,甚或自覺口內有冷氣,唾液咽下也覺冰冷。凡惡寒不渴之人,多精神不振,喜臥懶言,小便清長,脈象或緩或遲,其舌質淡紅,舌苔白滑,上罩一層稀滑粘液----此即黃煌教授所觀察總結的“細辛舌”。

兼咳喘者,痰液清稀如水,或帶泡沫;兼厥冷者,則四肢冷且痛,遇冷尤劇;兼痛者多為頭痛、身痛、腹痛、胸背痛,以及咽痛、齒痛或目痛等。

細辛與附子的主治頗為相似,均用於惡寒而身痛者,但附子功可回陽救逆,用於脈伏不出時;而細辛只能化飲,不能擔當救人於危難的大任。細辛證必有水,如痰涕清稀,或舌苔水滑,精神狀態相對較好;而附子證則必有寒,如關節拘急疼痛、惡寒,精神狀態較為萎靡不振。

還有,細辛與乾薑均可用於不渴而苔滑者,但細辛長於止痛,乾薑則善於治療吐利,很明顯,前者偏於神經系統,而後者則偏於消化系統。

細辛體質:是寒體中以寒飲為突出表現的一種體質類型。其特徵是容易出現頭痛、腹痛、身體痛、牙齒痛等,與之同時可表現為背部冷、四肢冷而咳吐水樣痰涎者。

細辛類方:小青龍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當歸四逆湯。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