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餘秋雨說想回到宋朝 全是因為宋仁宗的明治嗎?

說到歷史政績傑出的帝王, 我們總能想到“秦皇漢武, 唐宗宋祖”。 但還有一位帝王, 我們總是會忽略他的政績, 在他的統治時期,

北宋乃至於中國封建王朝社會經濟文化的頂峰, 由於他改元次數較多, 他統治的最後八年, 被稱為"嘉佑之治", 也有後人把他的整個時期稱為"仁宗盛治"。

宋仁宗劇照

清朝的小說無名氏寫的《東坡詩話》這樣形容仁宗盛治:“宋朝全盛之時, 仁宗天子禦極之世。

這一代君王, 恭己無為, 寬仁明聖, 四海雍熙, 八荒平靜, 士農樂業, 文武忠良。 真個是:聖明有道唐虞世, 日月無私天地春。 ”這代表了幾百年來“仁宗盛治”在民間世人眼中的地位。

相傳宋仁宗性情寬厚, 不愛奢華, 且律己甚嚴, 因為歷代史學家對他的評價都不錯, 更指他“虛心納諫, 常以仁孝治天下”, 由此可見, 不管仁宗盛治有沒有超過開元盛世, 起碼宋仁宗本身是一位尊重朝臣, 勤政愛民的好皇帝。

仁宗盛治

有關仁宗盛治的評價, 後世文獻浩如煙海, 卻莫不如《宋史》上記載的一段“宋仁宗逝世, 遠近皆哭”的典故那樣感人至深。 西元1063年農曆三月, 時年五十四歲的北宋仁宗皇帝駕崩, 舉國上下, 無不哭嚎哀痛, 一時間, 洛陽街頭“行人倶縞素”, 焚燒紙錢的煙霧飄滿天空, 以致天日無光, 連遼國國主驚聞此噩耗, 亦不禁悲從中來。 一國之君逝世, 令本國百姓痛哭以寄哀思, 本為尋常之事, 然而連敵國朝野亦表現出由衷的敬意與哀悼, 這樣的領導人放眼古今亦是鳳毛麟角。

包拯

由於宋仁宗的明治, 當時湧現了很多流芳百世的人物, 現在你所能熟悉叫出的宋朝人物們基本都出自于宋仁宗統治時期, 范仲淹、韓琦、富弼、王安石 、司馬光、 蘇軾、 蘇轍 、包拯、張堯佐、王德用、王素等。

英國史學家湯因比說“如果讓我選擇, 我願意活在中國的宋朝。

”, 中國學者余秋雨也說“我最嚮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

(全文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