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施耐庵被迫為朱元璋效命,因放不下陳友諒,用封神一計順利過關

據說施耐庵和劉伯溫是一起穿過開襠褲的發小, 後來又拜同一個師傅, 能教出這兩位徒弟的人也不是泛泛之輩, 此人種過田, 做過生意, 當過兵, 做過官雙腳踩了大半個中國, 晚年決定收徒弟, 但是一次最多就收四人, 施耐庵和劉伯溫拜師的時候只收了他們兩個, 師父見他們都聰慧過人, 常常自言自語地說:沒想到臨老結大瓜, 日後兩人必有前途, 待他們出師之後, 就關門大吉不在收徒了。

施耐庵年長兩歲, 做事沉穩, 三步一計, 計計得中, 劉伯溫機靈一些, 一步三計, 三計難活一計。 一天師父問他們:兩位徒兒你們將來都準備幹什麼?劉伯溫說:治國平天下,

施耐庵想了半天才回答:遇則治天下, 阻則自己受。 劉伯溫聽了後愣了一下說:師兄言之有理, 誰能保證一杆子爬到頂呢?師父說:明日你倆便可出師, 將別之時你們各送為師一朵花做紀念吧!

時值秋冬季節萬物凋零哪還有盛開的花啊!劉伯溫找了許久找到了一朵遲開的紅菊花, 施耐庵想了想截了一段牡丹枝子, 葉子一落牡丹枝子就像枯萎一般, 師父拿起劉伯溫的紅菊花看了看, 心想顏色可以, 雖然遲了點但畢竟是盛開了, 這是預兆劉伯溫發跡較晚。 又拿起施耐庵的牡丹枝子揉了揉眼睛以為自己眼花了, 再一看確實沒有花, 聞了聞才知道是牡丹枝子, 不解的問:徒兒為何以枝代花?施耐庵說:我平生就愛牡丹,

她不畏強權, 武則天在寒冬一聲令下, 百花齊放唯獨牡丹不改本性。 現在不是牡丹盛開季節, 徒兒只好以枝代花。 師父點頭收下, 雖然感覺佩服, 但不是好預兆, 怕是施耐庵日後要吃虧。 於是對他倆說:現在朝綱不振, 天下大亂, 你們會不會各為其主, 手足相殘?兩人都乾脆的回答不會, 第二天師父送別他們兩個, 囑咐說:望你們記住同窗誼厚莫相忘, 手足情深互提攜。 辭別師父後施耐庵向西去了, 劉伯溫與師父說了幾句話也向西去了。

元末時候農民起義, 施耐庵幫助陳友諒拉起了隊伍做了軍師, 開始的時候陳友諒對施耐庵言聽計從, 後來人馬增多地盤擴大, 陳友諒有些玩物喪志,

打下一座城就選一次美女, 施耐庵諫言九次, 他都沒有理會, 施耐庵便卸甲歸田, 種著牡丹, 過著耕織, 以寫書為樂。

朱元璋帶隊伍打到長江遇到劉伯溫, 封他為軍師從此節節勝利, 有一年經過家鄉的時候, 劉伯溫說:主公我有個故人, 住在這裡想請你一起去看看他, 此人精天文識地理, 我遠不如他, 朱元璋便答應了, 施耐庵聽說朱元璋的隊伍從這裡經過, 知道劉伯溫一定會來找他, 就囑咐家裡人如果有人找他就說他出門訪友, 需三年歸, 劉伯溫果然帶著朱元璋來了他家, 家人對劉伯溫說:我家先生出門訪友, 三天之後方可歸, 劉伯溫說:那就三天之後再來, 望他務必在家等候, 家人把三年說成了三天, 急得施耐庵坐臥不安,

他想:我既然跟過陳友諒就不能再追隨朱元璋, 好馬不配二鞍, 再說施耐庵會麻衣神相看到朱元璋額大下巴小, 是好做絕情事的人, 所以無論怎樣都不能出山, 只好用一計讓劉伯溫死心, 想了想自己正在寫封神, 一看書稿他計從心來, 決定讓封神一書來幫他度過難關, 三天之後他把封神稿擺在桌上天還沒亮就走了。

劉伯溫和朱元璋來到家中, 家人說:先生早晨喜歡在田間散步, 二位稍等我去尋他回來, 朱元璋看到桌上的封神, 就隨便看看, 朱元璋這人挺怪, 看書喜歡從後往前看, 看到書上寫的雲裡來霧裡去, 遁地飛天等等, 覺得虛無縹緲, 不著實際, 就覺得他沒有真本事, 看到哪吒降生來勁了, 邊看邊笑時不時還自言自語的說好,

看到哪吒鬧海對劉伯溫說:東海讓他寫的真美啊!看到哪吒和李靖鬧翻, 迫父, 追父, 要殺父之時, 他心想:施耐庵這是在教唆世人犯上作亂, 如果真如他所寫, 我朱姓江山豈不是要不穩?就對劉伯溫說:算了算了, 現在人手不缺就不請他了。

未完待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