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嵊泗花鳥島鳥語花香

花鳥島的“海上會客廳”。 朱智翔攝

◆中國環境報通訊員朱智翔 黃最惠 記者晏利揚

在浙江舟山嵊泗的外海上, 有一座花鳥島。 這裡宛若世外桃源:島的形狀如一只展翅欲飛的鳥兒,

映襯在碧藍的海水中;島上藍白相間的小樓、沿街盛開的小花、廝守百年的燈塔……令久居鋼筋水泥叢林的城裡人無限嚮往。

然而, 就在三四年前, 花鳥島還是一個令人絕望的小島, 孤懸海上, 為世人所遺忘。

2014年, 中共浙江省委第十三次二中全會提出“深化生態省建設, 加快建設美麗浙江”的戰略目標, 為花鳥島的涅槃重生打開了一扇大門。

綠色旅遊之島

記者一行上得島來, 但見浪擊懸崖、清波銀濤、樹木蔥郁、石矗山奇、遊人如織。 一路上只有渾然一體的海天和隱沒其間的民宿村舍, 幾乎看不到人工雕琢的痕跡, 仍保持著原始海島風貌。

在海島環境容量面臨挑戰的今天, 小小的花鳥島是如何做到生態美、環境優的?

“我們通過開發定制旅遊, 控制上島人數, 宣導個性化旅遊, 保護生態資源, 讓旅遊與民生相得益彰, 住的人舒服, 遊的人舒暢。 ”花鳥鄉黨委宣傳委員莊東鳳一語道破玄機。

花鳥島陸地面積僅3.28平方公里, 有兩個自然村, 常住人口800餘人。 不僅淡水、土地、電力等資源、能源有限, 而且物資供應、垃圾處理也是難題。 再加上島上老人居多, 商業形態單一, 缺乏“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要素, 這些都成了制約花鳥島旅遊發展的最大瓶頸。 2013年10月, 花鳥鄉引入專業旅遊公司, 開展定制旅遊, 對花鳥島旅遊要素進行配置。

現在, 遊客只要通過手機微信關注“鳥嶼花鄉”公眾號, 就可以根據自身需求, 在手機上訂制船票、民宿、景點、餐飲等。

訂制完成後, 這一公眾號就會自動生成包含個人定制所有專案在內的電子訂單, 坐船、登島、住宿、遊覽景區……只要一個手機在手, 就能輕鬆快捷地享受到專船、專車、專人等個性化的高端服務。

“開展定制旅遊, 不破壞環境、可持續發展是第一準則。 ”莊東鳳說, 一方面, 通過定制, 控制了上島遊客的數量, 避免大進大出, 起到了限流作用。 在保護環境的同時, 給島民和遊客一個更加純粹和樂享的環境;另一方面, 對旅遊專案進行整體打包運作, 避免了無序開發, 對當地生態環境起到了保護作用。 同時, 通過旅遊專案的引領示範, 居民有序參與旅遊開發將更加科學、規範和可持續。

生態環保之島

海島發展水為先,

何況花鳥島這座巴掌大的小島。 2014年以來, 花鳥島在新建一座水庫的基礎上, 實施了雙管網分質供水工程, 對全島現有的水庫、山塘進行修復利用, 從中鋪設一條管網, 主要用於生產用水、公共用水的供水。 原管網則供應坑道井優質水源, 主要提供全島居民家庭生活用水和飲用水。 這樣不僅解決了混合供水問題, 而且更加合理地分配了島上本就匱乏的淡水資源。

與之相對應, 每戶居民家裡都有兩根水管, 一根是洗涮用水水管, 一根是飲用水水管。 洗涮用水來自島東的小石龍水庫, 飲用水則來自坑道、山塘來水。

在北島客棧民宿, 記者發現院子一角的集水井有水管接到旁邊的一個抽水泵。 莊東鳳過去一開電鈕, 集水井中的水就汩汩冒出來,

流至門口的一條溝渠內, 然後又流入一隻小型迴圈池。

“這水既可以重複利用, 又可以澆灌植物, 一水多用, 減少水資源浪費。 ”莊東鳳介紹, 像這樣的雨水收集利用裝置, 現在已在花鳥島上全面推廣。

那島上的污水又到哪裡去了?一座看似“地中海”風格的民宿, 實為一座汙水處理站。

“我們自2014年9月啟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以來, 累計鋪設主管1836米、支管8060米, 安裝MBBR一體化處理設備兩套, 建造厭氧生物處理池4座, 受益用戶達789戶, 受益人口1800多人。 ”莊東鳳告訴記者, 截至2016年9月, 管網、接戶、終端三大工程已全部完工, 並通過驗收, 投入使用。 花鳥鄉成為嵊泗首個完成污水設施建造的鄉鎮。

除了水, 另一個發展中離不開的要素就是電。 鄰近年產約4600萬度清潔能源的東綠華島風電場和島上的太陽能路燈就是這座小島的電源。

此外,鄉里引導打造了20戶“美麗庭院”樣板,凸顯符合本土特色的庭院新格局;開展了花鳥村南北嶴農田環境整治,營造乾淨、整齊、有序的農家田園;建立了苗圃培育基地,提升本地苗木馴化培育能力;實施了交通碼頭候船室邊坡生態環境提升、四季花鳥園林景觀廊道建設、花鳥村南嶴區塊增綠等工程,增加綠化面積約1.5萬平方米。這一項項節能減排、生態環保的舉措,使得花鳥鄉獲得了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低碳生活之島

鳥語花香,海淨地清。在花鳥島,無論是本地居民還是外來遊客的低碳環保意識都很強。是什麼促成了大家踐行低碳生活的好習慣?這源於政府開設的“綠色帳戶”。

2016年3月底,花鳥鄉從上海市引入“綠色帳戶”垃圾分類獎勵機制,鼓勵和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這一機制以幹濕分類為主,是記錄居民參與環保行為的綠色誠信檔案,“綠色帳戶”也是用積分兌換獎勵的憑證。

記者在島上“綠色帳戶”垃圾幹濕分類投放點看到,管理人員分別打開村民拿來的濕垃圾和幹垃圾進行仔細檢查,沒有發現分類錯誤,便在村民的生活垃圾分類抵償兌換記錄表上打10分。

“‘綠色帳戶’按照市政公司統一管理、群眾自覺參與、政府鼓勵支援的模式進行運營,是建立符合花鳥島特點的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花鳥模式’的重要載體。”花鳥鄉副鄉長姚旭東介紹說,“建立‘綠色帳戶’ 鼓勵居民從源頭上對生活垃圾進行減量、分類,可以進一步推進花鳥鄉的垃圾幹濕分類工作,提升花鳥鄉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能力。”

如今的花鳥島,在推進低碳生活、引導上島遊客和常住居民爭做低碳生活守護者方面的腳步從未停歇。2016年6月,花鳥島被確定為浙江省首批低碳城鎮試點。下一步,花鳥島將實施以全域打造為核心的海島管理工程,編制完成《花鳥鄉發展總體規劃》,實現統一管理運營。並依託歷史人文資源、海島景觀資源、自然生態環境,以旅遊發展為核心動力與切入點,打造綠色低碳示範島、海島旅遊示範島和共用發展示範島。

鄰近年產約4600萬度清潔能源的東綠華島風電場和島上的太陽能路燈就是這座小島的電源。

此外,鄉里引導打造了20戶“美麗庭院”樣板,凸顯符合本土特色的庭院新格局;開展了花鳥村南北嶴農田環境整治,營造乾淨、整齊、有序的農家田園;建立了苗圃培育基地,提升本地苗木馴化培育能力;實施了交通碼頭候船室邊坡生態環境提升、四季花鳥園林景觀廊道建設、花鳥村南嶴區塊增綠等工程,增加綠化面積約1.5萬平方米。這一項項節能減排、生態環保的舉措,使得花鳥鄉獲得了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低碳生活之島

鳥語花香,海淨地清。在花鳥島,無論是本地居民還是外來遊客的低碳環保意識都很強。是什麼促成了大家踐行低碳生活的好習慣?這源於政府開設的“綠色帳戶”。

2016年3月底,花鳥鄉從上海市引入“綠色帳戶”垃圾分類獎勵機制,鼓勵和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這一機制以幹濕分類為主,是記錄居民參與環保行為的綠色誠信檔案,“綠色帳戶”也是用積分兌換獎勵的憑證。

記者在島上“綠色帳戶”垃圾幹濕分類投放點看到,管理人員分別打開村民拿來的濕垃圾和幹垃圾進行仔細檢查,沒有發現分類錯誤,便在村民的生活垃圾分類抵償兌換記錄表上打10分。

“‘綠色帳戶’按照市政公司統一管理、群眾自覺參與、政府鼓勵支援的模式進行運營,是建立符合花鳥島特點的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花鳥模式’的重要載體。”花鳥鄉副鄉長姚旭東介紹說,“建立‘綠色帳戶’ 鼓勵居民從源頭上對生活垃圾進行減量、分類,可以進一步推進花鳥鄉的垃圾幹濕分類工作,提升花鳥鄉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能力。”

如今的花鳥島,在推進低碳生活、引導上島遊客和常住居民爭做低碳生活守護者方面的腳步從未停歇。2016年6月,花鳥島被確定為浙江省首批低碳城鎮試點。下一步,花鳥島將實施以全域打造為核心的海島管理工程,編制完成《花鳥鄉發展總體規劃》,實現統一管理運營。並依託歷史人文資源、海島景觀資源、自然生態環境,以旅遊發展為核心動力與切入點,打造綠色低碳示範島、海島旅遊示範島和共用發展示範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