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洋槍隊老大白齊文:因李鴻章欠薪而調轉槍口效忠太平軍對抗清政府

白齊文(H.A.Burgevine, 或白聚文, 1836—1865),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人, 白齊文生性喜歡冒險, 少年時就有到東方創立一個帝國的夢想, 青年時曾參加過克裡米亞戰爭, 遊歷了美國西部及澳洲、印度後才來到中國上海, 後活躍在晚清戰場上, 1860年, 白齊文任副領隊與華爾組織洋槍隊瘋狂鎮壓太平軍。

白齊文(1836—1865)

1862年初,清廷根據曾國藩的推薦,委任左宗棠為浙江巡撫。 2月, 白齊文與華爾率部聯合英法軍隊攻下了高橋鎮受傷, 3月, 在蕭塘之戰中又受重傷。 秋天,左宗棠開始從寧波向杭州推進,準備掃蕩浙江境內的太平軍。 李鴻章派華爾率常勝軍入浙,配合左宗棠。

華爾到達寧波附近時,聽說慈溪失守, 八月二十六日,常勝軍直赴慈溪縣, 二十七日,常勝軍架起雲梯攻城,華爾在後督戰,胸口被子彈洞穿,部下拼死救回船上, 二十八日,華爾傷重殞命。 華爾的死, 使李鴻章失去了一條與西方世界聯繫的橋樑, 因初到上海時,許多西方的軍制、武器、治軍方法等西方事物都是通過華爾接觸的。

華爾

華爾陣亡後, 白齊文接任為洋槍隊第二任隊長, 指揮洋槍隊配合淮軍再占嘉定, 繼續同淮軍到青浦白鶴港、三江口一帶鎮壓太平軍。 可沒多久, 就發生了一件事:江蘇巡撫李鴻章拖欠他的軍餉, 白齊文作為一個美國雇傭軍人的思維邏輯就是:給錢, 我為你做事;不給錢, 我閃到一邊去。 因而白齊文拒絕了李鴻章調兵攻打天京的命令。 不僅如此, 白齊文還在向松江道台楊坊索要拖欠軍餉時, 痛打了楊坊一頓, 打得楊坊鼻樑折斷、吐血不止。 不僅如此, 性情暴烈的白齊文還唆使手下公開搶掠庫銀, 卷走了4萬兩白銀。

李鴻章聞訊大怒, 即奏請朝廷, 撤掉了白齊文職務, 並下令懸賞五萬兩白銀通緝他, 白齊文被免職後心有不甘, 大發雷霆, 幾經努力前往北京要求複職, 獲得了英、美公使支持, 後因遭李鴻章反對, 沒有如願, 忿忿不平的白齊文轉而於1863年7月從上海趕到蘇州, 投奔了太平天國,

以報復清政府對他的“不公”及實現少時創立帝國的夢想。

在蘇州, 太平天國慕王譚紹光接見了他, 表示接受其投誠, 並將其名字改譯為“白聚文”, 變為太平天國的“洋兄弟”。 7月下旬, 白齊文又回到上海, 招集舊部陸續前往蘇州調轉槍口為太平天國服務。 8月, 白齊文與數名雇傭兵俘獲了青浦常勝軍“高橋號”輪船, 並購得大量軍火, 駛回蘇州, 此外, 白齊文還招攬了一些舊部跟隨他, 譚紹光對他很信任, 挑選了兩千多人交他訓練, 但因外國軍官人數不夠只訓練了一千多人。 不久, 他到天京謁見了忠王李秀成, 提出要由他獨自指揮一支軍隊。 李秀成對他熱情款待, 並讓他住在天王府中, 臨別時又隆重設禮相送, 但未答應他要獨立指揮權的要求,

命令他仍只帶領自己原有的一支小隊人馬。

由於無權獨立指揮大部隊, 只指揮自己不到一百人的洋兵和“高橋號”小炮輪, 白齊文的能力和作用都備受限制。 眼見局勢對太平天國越來越不利, 他向李秀成提出放棄蘇州、天京, 集中力量全力北攻的建議。 這確是太平天國當時挽回敗局的正確戰略,故為李秀成採納,並在蘇州召開的軍事會議上提出,蘇州失陷後李秀成又趕回天京向天王洪秀全面奏,但被洪秀全堅決拒絕。白齊文率領的“洋兄弟”不足百人,在與清軍的戰鬥中傷亡很大,最後只剩下四十餘人,且大半負傷,許多人要求離去。白齊文請示譚紹光後,得到同意,在1863年10月中旬,給他們發了盤纏、路憑,並準備了一些船隻。幾天後,白齊文舊病復發,提出回上海治病。對他的要求,譚紹光也痛快地答應,只是擔心他在路上會被李鴻章俘獲殺害,對此,白齊文說有戈登保證他能平安回到上海。

白齊文走時,譚紹光以隆重的軍禮相送,並用自己的轎子和衛隊將他送到前線兩軍相交處,同時還給戈登寫了一封信,說明白齊文病重,希望戈登能將其平安送到上海治療。這一切都使白齊文深受感動,到上海後他就在英文《北華捷報》上發表文章,聲明自己“直到此刻為止,仍然沒有絲毫背叛太平天國的意念”。

美國駐滬領事怕他在中國招惹是非,急將他送到日本橫濱治療,禁止他再回上海。可他曾兩次又返回上海,而兩次又被美國領事強送回日本。1864年春,他又從日本潛回中國,因上海對他嚴密防範,這次他改從寧波登陸,終於成功。此時天京告急,白齊文在暗中招募隊伍、租雇輪船,想去解天京之圍。消息傳出,清軍大為緊張,加緊了對他的防備,他的意圖終未實現,天京7月即被清軍攻陷。

1865年春,白齊文聽說太平天國餘部、侍王李世賢駐兵在福建漳州,於是投奔前往。但在距漳州不遠的廈門附近,被已得消息的廈門海關俘獲,送清軍郭松林部關押。與他同時被捕的還有他的翻譯中國人細仔和英國人克令,他們一行被押送福州監獄。

抓到白齊文,李鴻章與時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大為高興,認為去掉一心頭之患,他們認為“閩中賊匪未平,又距海口甚近,設有疏虞,關係非淺”,因此決定將白從福州起解,押往蘇州。1865年6月25日,負責轉移白齊文的船隻在浙江蘭溪縣匯頭灘遭遇大風大浪,白齊文、細仔、克令和一些負責押送的中國官兵“舟覆溺斃”……

在與洋人打交道中,美國人白齊文是最令李鴻章頭痛的一個,雙方最後劍拔弩張、反目成仇,彼此欲將對方除之而後快,這一段恩怨最終以白齊文“覆舟溺斃”了結。白齊文到底是意外死亡,還是被清軍官方殺死?當時就有人表示懷疑,認為很可能是李、左等人怕美國公使堅執領事裁判權,將白齊文交美方審判後不會受到嚴懲而出此毒計,不是“天道”,而是“人事”。上海的外國人和報界輿論也認為白齊文是被害死,而近人陳錦松在《松滬從賊紀略》中談及此事時寫道,白齊文被“閩關獲之,送郭軍門松林行營,郭不敢殺,械送過桐江,舟覆而死,或曰,亦委員以計殺也”。或許是考慮到白齊文給自己添了太多的麻煩,同時更不願因此而破壞清政府的關係,美國政府並未深究白齊文死亡真相,而且自願放棄了領事裁判權,此案就此了結。

雖然很多因素表明很可能是李鴻章等設計殺白齊文,但畢竟還沒有找到最終的證據證明白齊文確是他們所殺,此案,當事人早已作古,後來人無從得知,或許永遠成為不解之謎。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閱讀:

1、諸多歷史的巧合盡顯太平天國歷史的神秘色彩

2、太平天國天京藏寶圖,真相背後的秘密至今還是一個謎?

3、太平軍林啟榮閉城守九江,湘軍名將塔齊布久攻不下,竟吐血掛掉

4、太平天國右軍主將“反骨韋十二”落葉不能歸根,老死繼續受罰

5、1855-1856年:太平天國的多事之秋

這確是太平天國當時挽回敗局的正確戰略,故為李秀成採納,並在蘇州召開的軍事會議上提出,蘇州失陷後李秀成又趕回天京向天王洪秀全面奏,但被洪秀全堅決拒絕。白齊文率領的“洋兄弟”不足百人,在與清軍的戰鬥中傷亡很大,最後只剩下四十餘人,且大半負傷,許多人要求離去。白齊文請示譚紹光後,得到同意,在1863年10月中旬,給他們發了盤纏、路憑,並準備了一些船隻。幾天後,白齊文舊病復發,提出回上海治病。對他的要求,譚紹光也痛快地答應,只是擔心他在路上會被李鴻章俘獲殺害,對此,白齊文說有戈登保證他能平安回到上海。

白齊文走時,譚紹光以隆重的軍禮相送,並用自己的轎子和衛隊將他送到前線兩軍相交處,同時還給戈登寫了一封信,說明白齊文病重,希望戈登能將其平安送到上海治療。這一切都使白齊文深受感動,到上海後他就在英文《北華捷報》上發表文章,聲明自己“直到此刻為止,仍然沒有絲毫背叛太平天國的意念”。

美國駐滬領事怕他在中國招惹是非,急將他送到日本橫濱治療,禁止他再回上海。可他曾兩次又返回上海,而兩次又被美國領事強送回日本。1864年春,他又從日本潛回中國,因上海對他嚴密防範,這次他改從寧波登陸,終於成功。此時天京告急,白齊文在暗中招募隊伍、租雇輪船,想去解天京之圍。消息傳出,清軍大為緊張,加緊了對他的防備,他的意圖終未實現,天京7月即被清軍攻陷。

1865年春,白齊文聽說太平天國餘部、侍王李世賢駐兵在福建漳州,於是投奔前往。但在距漳州不遠的廈門附近,被已得消息的廈門海關俘獲,送清軍郭松林部關押。與他同時被捕的還有他的翻譯中國人細仔和英國人克令,他們一行被押送福州監獄。

抓到白齊文,李鴻章與時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大為高興,認為去掉一心頭之患,他們認為“閩中賊匪未平,又距海口甚近,設有疏虞,關係非淺”,因此決定將白從福州起解,押往蘇州。1865年6月25日,負責轉移白齊文的船隻在浙江蘭溪縣匯頭灘遭遇大風大浪,白齊文、細仔、克令和一些負責押送的中國官兵“舟覆溺斃”……

在與洋人打交道中,美國人白齊文是最令李鴻章頭痛的一個,雙方最後劍拔弩張、反目成仇,彼此欲將對方除之而後快,這一段恩怨最終以白齊文“覆舟溺斃”了結。白齊文到底是意外死亡,還是被清軍官方殺死?當時就有人表示懷疑,認為很可能是李、左等人怕美國公使堅執領事裁判權,將白齊文交美方審判後不會受到嚴懲而出此毒計,不是“天道”,而是“人事”。上海的外國人和報界輿論也認為白齊文是被害死,而近人陳錦松在《松滬從賊紀略》中談及此事時寫道,白齊文被“閩關獲之,送郭軍門松林行營,郭不敢殺,械送過桐江,舟覆而死,或曰,亦委員以計殺也”。或許是考慮到白齊文給自己添了太多的麻煩,同時更不願因此而破壞清政府的關係,美國政府並未深究白齊文死亡真相,而且自願放棄了領事裁判權,此案就此了結。

雖然很多因素表明很可能是李鴻章等設計殺白齊文,但畢竟還沒有找到最終的證據證明白齊文確是他們所殺,此案,當事人早已作古,後來人無從得知,或許永遠成為不解之謎。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閱讀:

1、諸多歷史的巧合盡顯太平天國歷史的神秘色彩

2、太平天國天京藏寶圖,真相背後的秘密至今還是一個謎?

3、太平軍林啟榮閉城守九江,湘軍名將塔齊布久攻不下,竟吐血掛掉

4、太平天國右軍主將“反骨韋十二”落葉不能歸根,老死繼續受罰

5、1855-1856年:太平天國的多事之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