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飯局也有人打包?司馬光主張少點菜多打包

蘇東坡寫過一首長詩, 裡面有這麼四句:“君來坐樹下, 飽食攜其餘。 歸舍遺兒子, 懷抱不可虛。 ”這四句詩寫的是打包:朋友聚餐, 酒足飯飽, 還剩下一些飯菜, 扔了可惜, 有個哥們兒拾掇拾掇裝起來, 帶回家給小孩吃。

宋朝飯局上也有人打包嗎?當然有, 司馬光就是一個例子。

網路配圖

司馬光晚年在洛陽定居, 請朋友們吃飯, 酒不過三巡, 菜不過五味, 要是不盡興, 酒可以再來一壺, 菜是堅決不再上。 他給這種摳門兒飯局取了個名字, 叫“真率會”, 意思是朋友相見應該真實、坦率、有什麼就是什麼, 只要感情有, 喝啥都是酒, 別動不動就點燕鮑翅、灌人頭馬, 在哥們兒面前還裝土豪, 惡俗透了。

要是別人請司馬光吃飯, 司馬光一樣主張少點菜, 夠吃就行。 等飯局結束, 桌子上一般還剩些內容, 司馬光“既食而攜其餘”。 “既食”就是飯局結束, “攜其餘”指的就是打包。

有的讀者或許會認為司馬光太小氣,

請別人吃飯的時候他摳門兒, 別人請吃飯的時候他又通過打包佔便宜。 其實司馬光非常大方, 他二十歲就中了進士, 當了幾十年領導, 從來沒有貪污過一分錢。

宋仁宗在世時很喜歡他, 賞他的金銀珠寶價值百萬, 他一半送給了窮親戚, 一半捐給了政府。 他晚年在洛陽買房, 居然湊不夠房款, 還得靠同事接濟。 他的結髮妻子死了, 他又出不起埋葬費, 賣了田地才周轉得開。

蘇東坡給他寫挽聯, 說他去世的時候家無餘錢, 只剩下枕頭旁邊一本書。 像這麼有風骨有氣概、視錢財如糞土的官員, 現如今已漸少, 怎麼能說他小氣呢?

既然司馬光不小氣, 為什麼他請客的時候不多點菜、赴宴的時候又總是打包呢?他這是為了遵守古訓、避免浪費。

司馬光是儒家, 儒家向來就有打包的傳統。 孔子在世時, 雖然不吃火候不恰當的米飯, 不吃不合乎時令的蔬菜(反季蔬菜), 不吃切得不端正的豬肉, 在飲食上有很多臭講究, 但是他提倡打包。

天子宴請外賓, “既食, 有司卷三牲之俎歸於賓館”。

宴席結束了, 要把那些沒吃完的豬肉、羊肉和牛肉統統打包, 送到外賓下榻的酒店裡去。 “既食而裹其餘, 既遣而包其餘”。 親朋好友在一塊兒聚餐, 要把沒吃完的飯菜裹起來帶回家;父母去世, 兒女在墓前用好酒好菜祭奠, 祭奠完了要把那些酒菜吃掉, 吃不完就打包帶走, 千萬別亂扔, 不然死去的父母會不高興。

可惜除了司馬光, 大多數宋朝人都把這些優良傳統掃進了歷史垃圾堆, 越是沒錢又沒文化的市井階層, 越是瞧不起別人打包。

據說南宋時期有位儒生赴宴, 見席上半隻鴨子沒吃完, 想打包帶走, 偷偷用荷葉包起來藏進袍袖裡, 臨別跟人作揖, 袖口一松, 鴨子掉出來了, 遭到眾人嘲笑。

我覺得那些嘲笑他的人都是傻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