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雙雄熱身鬥法雙十一,“無界”的京東能突破阿裡鐵幕嗎?

王如晨 林秀思/文

未來的零售生態, 一定是共生、互生、再生的格局。

“雙十一”還有20天左右, “電商雙雄”(“電商”概念已不合適, 姑且用著)京東、阿裡,

開始全面熱身鬥法。

不過, 種種博弈, 更多集中在戰術層面;戰略層面, 它們都有自身更大的視野, 也有日益複雜的共通挑戰。 2017年“”雙十一“”, 註定是雙雄沉澱新的基礎設施服務能力、鍛造未來新的商業形態的關鍵契機。

前日, 京東率先完成宣貫會。 面對諸多媒體、品牌商家、合作夥伴, 京東行銷、物流供應鏈、市場、技術等部分的負責人, 輪番上陣, 烘托出一個全新的“雙十一”, 大有重新定義的味道。

你看它並未延續“雙十一”或“雙11”稱呼, 而用了“京東11.11全球好物節”。 概念背後, 既有化解阿裡當初靠商標權試圖佔領話語高地、阻擊其他參與者的背景, 又有京東依託自身平臺優勢尋求主導的用心。

“雙十一“”由阿裡首倡, 它當然不遑多讓。

昨天, 它的一則海報, 用獨特的廣告形式宣告了雙十一的自由化、個性化理念。 據說, 阿裡還將拉上一眾媒體, 赴東南亞(馬來、新加坡)來一場正式的宣導。 地點的選擇, 傳遞了巨頭高大上的國際化用心。

不過, 若從雙方各自商業理念的革新力度與風貌變化的幅度看, 阿裡雖處前沿, 但多少有些審美疲勞, 它自身強大的傳播力也足以瓦解外部的參與感。 因此, 我們認為, 此刻的京東, 可能具有更為豐富的解讀價值, 有它相對阿裡的生動局面。

京東“全球好物節”宣貫會, 整體上, 有三點給我們以非常深的感受:

一、京東正從過去垂直一體化的服務模式, 走向每個垂直環節獨立開放, 整體呈現出一體化開放的偌大局面。

這個你可能未必一下感受到。 整個宣貫會, 劉強東並未現身, 但幾大事業部負責人都在列, 並做了發言。 這顯示出, 為回應雙十一, 京東將調動整個平臺幾乎所有關鍵資源作為支撐。

過去幾年, 尤其是2016年至今, 京東最核心的變化, 如果只用一個詞來總結, 其實就是“開放”。

第一個階段, 主要側重的是從自營融入開放平臺特徵, 這個變化早已蔚為大觀, 京東平臺交易規模得以壯大。 但第二個階段的大規模開放趨勢, 卻很容易被人忽視:隨著京東物流獨立、京東金融分拆、京東技術力量進一步強化, 當然還有整個行銷體系的沉澱與創新, 整個京東已經不再是過去那種略帶封閉的垂直一體化模式, 而是每個環節都在走向開放的局面了。

老實說, 過去多年, 京東因平臺側重自營, 既收穫了巨大名聲, 也遭遇很多爭議。 尤其來自競爭陣營的對手們, 經常給它貼獨享、封閉、不開放的標籤。 它的平臺交易規模, 也因此受到一定影響。 當然我們不這麼認為。 因為, 這裡有行業演進階段對一個平臺的訴求,

京東早期的自營與垂直一體化佈局, 有利於維護平臺品質體驗, 並保持相當的效率。 京東平臺商品品質、京東物流在核心城市的效率優勢, 確實有口皆碑。

其實, 阿裡淘系的規模壯大與它持續遭遇多年的品質考驗, 與京東形成了巨大反差。 這只是兩大平臺選擇的路徑不同而已。 現在來看, 過去的爭議與撕逼, 在我們看來, 其實漠視了行業的真實局面。

京東新一輪“開放”, 不同於過往一般的開放。 過去的開放, 就像我搭建個平臺, 喊一嗓子, 大家來做生意啊, 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新一輪開放, 如果形象描述一下, 我覺得就是它這幾個月宣導的“無界”理念。 “無界”不是籠統的平臺開放, 而是平臺沉澱下的基礎設施部分, 可以像是積木一樣按照用戶、商戶的訴求, 基於資料,依據場景來定義的開放。“無界”打破了過去那種高高在上的平臺霸氣,帶有平等的特徵。

當然,“無界”的理念不是現在才有。其實,京東總部的同城老對手之一國美,它的創始人黃光裕多年前也宣導過“商者無域”。只是,那時,他這種理念更多側重合作的範圍,尤其供應鏈與跨界而已。

其實,阿裡CEO逍遙子兩個月前談到“開放”時,也做過類似京東開放的論述。尤其是談到資料的時候。他的理念是,未來的開放,不可能是平臺單向開放,一定是平等的開放資料。記得這個話題當時是在澄清阿裡與順豐的口水戰。

你會說,京東的開放,跟阿裡的開放有很多脈絡上的類似,有什麼值得解讀的呢?我想說,京東的這一輪開放,並沒有放棄它一直以來堅持的“一體化”佈局,這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過往的品質體驗與效率優勢。開放的京東,仍然是這個行業“品質體驗+效率”的代名詞。阿裡規模更大,嫁接、協同、調動的資源、生態圈的規模要遠大過京東,但這個轉型階段,阿裡整個價值鏈的效率,不可能完全由自身決定。這一點,你能從物流等環節感受到,也能從過往一段阿裡與順豐式的博弈中感受到。

我想,借助“雙十一”,傳遞大規模開放的商業理念與價值觀,應該是此刻京東最為核心的訴求之一。

二、無界零售的背後,有京東願景落地的野心。它正在全力調動一體化開放的服務模式,借助“2017年11.11全球好物節“”的舞臺,推動劉強東提出的“第四次零售革命”從概念變成一個大規模的實踐場景,雖然後者仍不過是初期形態。

這一訴求,你能從京東CMO徐雷的演講中體會到。

“以前我們更多的是講京東的11·11怎麼做的,正好前一段時間,劉總公佈了‘第四次零售革命’,我們希望把一些可以展望未來的、能做的東西在京東的11·11進行展現。”他說。

“第四次零售革命”的表達,在今年618當天劉強一封公開信中過去一段已有雛形。然後很快提煉為這一新的概念,隨即京東也經歷了一番具體而微的零售新業態落地實踐,從前端的入口體驗到背後的技術、物流、金融等支撐體系,它的探索不遜于阿裡“新零售”概念的落地。前天在北京還帶媒體與夥伴體驗了京東無人店。

不過,京東“第四次零售革命”落地,在我們看來,有兩重障礙:一重是概念本身雖然既銜接零售業傳統,又具有超前的意識,但概念不夠形象,缺乏可感性。老實說,它不如阿裡“新零售”更容易讓人感知。雖然“新零售”也有些模糊,但一個“新”字,可以省去多少傳播費用啊。這裡面隱含著品牌行銷的成本哦;第一重障礙是,零星、分散的新業態探索,雖然也能展示京東零售願景,但有限的體驗店很難觸達更多人與商家,也難以讓人真正集中感受到京東商業理念變革的價值。

前者隨著“無界零售”對“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概念延伸,基本可以讓大多數人感知到概念的價值了。用徐雷的話說,“無界”涵蓋了消費者無界、場景無界、供應鏈無界、行銷無界。老實說,“無界”還有些詩意,它傳遞著互聯網的穿透力、開放精神,背後與京東作為“零售業基礎設施提供商”的定位完全吻合。

但京東急需一場大規模的落地實踐,將過往一段分散推進的許多業態實踐,將技術、物流、廣告行銷等板塊協同、調動起來,以一個集中的舞臺,展示它的“無界零售”理念。

我的印象裡,過去幾年,京東對618的傾心度要明顯高於雙11。這應該不僅跟對手首倡操作著話語有關,也跟它的平臺過往定位有關。時間到了2017年,京東如此傾心雙11,我們認為,這一時刻,沒有比這一舞臺更能展示劉強東“第四次零售革命”的願景了。

不要小看一次次大規模的行銷狂歡。這一點,你能從過去多年阿裡的沉澱中感受到。

無論是京東首倡的618,還是阿裡首倡的雙11,都已經變成自身技術、解決方案、平臺服務支撐體系大規模軍演。短期服務於眼前的行銷,推動業績成長,長期可為提升未來平臺能力而戰。相比平靜的日銷,這種大規模的狂歡,對於平臺響應、撮合大規模的即時性需求,沉澱種種基礎設施服務能力,然後轉化為更大規模的開放支撐,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而且,這個過程,還會調動供應鏈、內部組織,涉及到精神與價值觀層面。是啊,每一年的618與雙11,我們都能感受到兩大平臺超強的精神風貌。它對兩個龐大的組織的價值觀,對於整個社會人心、新商業文明,也有激蕩的作用。

三、“無界零售”理念之下,京東的生態體系的演變,已非昨日可比,它的“朋友圈”正全面擴大,它對B、C兩端的撮合,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生動局面,京東的贏利通道將變得更為豐富。

這一點,在京東行銷理念的升級與模式創新上展露無遺。徐雷的演講中,明確強調,除了消費者、供應鏈、場景,“行銷無界”也是“無界零售”的關鍵要素。2017年的11·11全球好物節,正是無界零售行銷理念的大規模展示。

這裡有必要補充一下,為什麼說京東行銷創新給我很多觸動。那是因為,過去的京東,由於側重一體化自營,做的是真正的“零售”,而不是有形與無形的租賃與販售,它對品類、商家的形象、品牌的訴求非常高,這涉及到它的平臺品質與毛利。但是,這樣累積多年,也形成了一些積重難返的難題,那就是,京東平臺交易屬性非常強烈,它對品牌商家的服務就遠不夠豐富。

而阿裡淘系則不一樣,它與京東的商業模式差異,催生出了一個龐大的融交易與廣告行銷於一體的平臺。阿裡本質也是互聯網業最大的廣告公司之一。過去,相比京東,阿裡淘系平臺更具有生態的價值,具有強烈的媒體屬性、社區屬性。淘寶本質上就是一個全球最大的社區化電商。

而且,由於兩大平臺前期模式差異,在資料運營上,阿裡很早就已經借此形成精准的品效合一的行銷模式。這種差異,甚至還影響到雙方平臺的生態佈局。過去幾年,阿裡之所以不斷在上下游關鍵環節重金投資,並不斷大規模滲透內容、社交領域,除了沉澱基礎設施的服務外,更有尋求資料話語權的用心。一段時間依賴,它之所以說自己等於“穀歌+亞馬遜+FB”,其實正是傳遞了平臺多重屬性與大資料的優勢。相比京東,阿裡生態確實顯得非常豐富,業務版圖也非常遼闊、多元。

京東一名高管坦陳過公司相比阿裡的一些媒體屬性弱勢,從而影響到廣告與行銷層面。京東的利潤來源,過去並不靠阿裡式的廣告模式。過去多年它之所以曾經虧損,除了基礎設施尤其物流環節消耗了大量資本之外,確實也有贏利模式單一的問題。

但此刻的京東,早已不是過去的形態了。這正是此次“無界零售全球好物節”宣導會給我觸動最大的層面之一。“無界行銷”打破了京東過去的行銷模式,已經成為京東最重要的利潤來源之一。

事實上,自從2013年“東聯計畫”推出以來,京東的行銷創新非常密集。除了平臺打破日銷的平靜,以超級品牌日之類的活動彙聚更多夥伴、廣告主,沉澱種種行銷服務之外,它還不斷嫁接資料、流量、消費者高地——內容與社交平臺。

前日的宣導中,京東集團市場行銷部負責人門繼鵬,在徐雷論述的基礎上,公佈了全球好物節的“無界行銷”策略。他說“無界行銷”是京東基於零售業態的發展出來的行銷理念和方法論,目前包括一系列產品。

我所熟悉的是京東超級品牌日、京東開普勒、東聯計畫、京X計畫。它們分別覆蓋了品牌日銷,開放的個性化銷售平臺、品牌聯合推廣、頭部媒體合作計畫。這裡面,既有廣告行銷技術與工具的開放,又有基於資料的廣泛運營,尤其是聲量持續走高、合作群日益壯大的京X計畫,補足了京東的媒體與社交屬性。目前與京東合作的媒體包括騰訊、今日頭條、百度、360、網易,正在操作IPO的搜狗剛剛加入。宣導日當天,我們看到,除了大群的品牌商家、廣告主之外,京X計畫的合作夥伴非常密集。

最新推出的產品名叫Marketing Friends,它也是“無界行銷”的重磅計畫。門繼鵬表示,這個產品可以理解為京X計畫、東聯計畫的升級版。因為,過去,京X計畫、東聯計畫的合作,主要是單個專案,而Marketing Friends合作,則是基於流量的相互合作。

在我們看來,這是生態效應大規模釋放的信號。它意味著,京東基於技術、資料的運營,也開始發揮更大的效應。這個過去交易屬性過濃的平臺,已經成為廣告主、品牌商家、媒體合作的樞紐。無界零售理念之下,它同樣可以提供品效合一、精准的廣告行銷服務,豐富京東未來的獲利管道。當初,京騰計畫推出時,我曾拿它對標阿裡媽媽,雖然有些單薄,但就現有的產品群來說,未來,京東的廣告板塊,同樣有望成為這家公司最大的利潤來源,甚至是最大的現金流來源。

這對於京東接下來的財務面、資本市場表現,一定會有更為明顯的影響。

事實上,過去一段,許多互聯網巨頭都在重新定義行銷。比如阿裡推出了全域行銷,美團點評提出Co-line行銷,基本理念大同小異,更多基於資料,提供全場景、全流程、全媒體的覆蓋。

當然,“無界零售”當然遠不止這些,京東著眼的“2017年11.11全球好物節”,背後還有技術、供應鏈等支撐體系,尤其是智慧化的物流配送方案等。沒有它們,種種目標都不可能實現,京東的“品質+體驗+成本+效率”優勢也很難發揮。但我認為,它們雖然屬於幕後核心,就整個京東的商業形態變化來說,我更看重以上三點。新一輪開放週期的京東,確實正呈現出全新的風貌。

所謂“無界”,我們所能歸約的程度,其實是一種圍繞消費者訴求,基於資料,重構人、貨(也包括服務)、場,形成無數的碎片化的時空錯配,這也是場景的本質。

補充幾句,在開放的深度上,我覺得京東與阿裡的路徑雖然有差異,但兩者已經很難區分。

如果你仔細梳理2014年以來兩大公司的脈絡,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反差,那就是:京東比阿裡還阿裡,阿裡比京東還京東。怎麼說呢,就是京東的開放趨勢越來越明顯,而阿裡卻開始不斷融合京東的一體化模式,兩者的面孔越來越趨同。

有人說,此刻的阿裡已是帝國形態,而此刻的京東,則呈現為聯盟形態。這裡面有褒貶在。大致說是阿裡控制力超強,大而不倒,威力無邊;而京東為了突破鐵幕,未來,更大規模的生態開放是它唯一的路徑。

其實我並不太認同這句。因為,它還是更多站在兩個巨頭博弈的層面看這個世界。

事實上,到了這個體量、這個週期,它們不可能真正擊倒對方。它們的壓力與風險面,已經不是雙方之間直接的業務競爭,而更多集中在兩個龐大的組織與諸多行業、生態、政府、區域國家的關係。有些話並不是情懷的表達,比如,它們真正的對手,是自己。

未來的零售生態,一定是共生、互生、再生的格局,兩大巨頭之間的界河不會像現在如此明顯,因為,無論是面向中國還是面向全球,如果兩大平臺要充分發揮效能,實現無界狀態,它們之間或者它們延伸的力量之間,基於資料以及種種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也必須達到相當的程度。否則,人為的割裂,一定會降低它們自身的效能。

這個階段,京東與阿裡面臨的挑戰其實都是共同的社會問題。當然,競爭不可能消除。有時候,真感到它好神奇。因為,常常是一種源頭的差異化路徑,形成的博弈,決定了種種商業的輝煌。有一種你追我趕、“教學相長”的味道。我始終認為,此刻的京東應該感激阿裡,阿裡反過來也應如是。

基於資料,依據場景來定義的開放。“無界”打破了過去那種高高在上的平臺霸氣,帶有平等的特徵。

當然,“無界”的理念不是現在才有。其實,京東總部的同城老對手之一國美,它的創始人黃光裕多年前也宣導過“商者無域”。只是,那時,他這種理念更多側重合作的範圍,尤其供應鏈與跨界而已。

其實,阿裡CEO逍遙子兩個月前談到“開放”時,也做過類似京東開放的論述。尤其是談到資料的時候。他的理念是,未來的開放,不可能是平臺單向開放,一定是平等的開放資料。記得這個話題當時是在澄清阿裡與順豐的口水戰。

你會說,京東的開放,跟阿裡的開放有很多脈絡上的類似,有什麼值得解讀的呢?我想說,京東的這一輪開放,並沒有放棄它一直以來堅持的“一體化”佈局,這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過往的品質體驗與效率優勢。開放的京東,仍然是這個行業“品質體驗+效率”的代名詞。阿裡規模更大,嫁接、協同、調動的資源、生態圈的規模要遠大過京東,但這個轉型階段,阿裡整個價值鏈的效率,不可能完全由自身決定。這一點,你能從物流等環節感受到,也能從過往一段阿裡與順豐式的博弈中感受到。

我想,借助“雙十一”,傳遞大規模開放的商業理念與價值觀,應該是此刻京東最為核心的訴求之一。

二、無界零售的背後,有京東願景落地的野心。它正在全力調動一體化開放的服務模式,借助“2017年11.11全球好物節“”的舞臺,推動劉強東提出的“第四次零售革命”從概念變成一個大規模的實踐場景,雖然後者仍不過是初期形態。

這一訴求,你能從京東CMO徐雷的演講中體會到。

“以前我們更多的是講京東的11·11怎麼做的,正好前一段時間,劉總公佈了‘第四次零售革命’,我們希望把一些可以展望未來的、能做的東西在京東的11·11進行展現。”他說。

“第四次零售革命”的表達,在今年618當天劉強一封公開信中過去一段已有雛形。然後很快提煉為這一新的概念,隨即京東也經歷了一番具體而微的零售新業態落地實踐,從前端的入口體驗到背後的技術、物流、金融等支撐體系,它的探索不遜于阿裡“新零售”概念的落地。前天在北京還帶媒體與夥伴體驗了京東無人店。

不過,京東“第四次零售革命”落地,在我們看來,有兩重障礙:一重是概念本身雖然既銜接零售業傳統,又具有超前的意識,但概念不夠形象,缺乏可感性。老實說,它不如阿裡“新零售”更容易讓人感知。雖然“新零售”也有些模糊,但一個“新”字,可以省去多少傳播費用啊。這裡面隱含著品牌行銷的成本哦;第一重障礙是,零星、分散的新業態探索,雖然也能展示京東零售願景,但有限的體驗店很難觸達更多人與商家,也難以讓人真正集中感受到京東商業理念變革的價值。

前者隨著“無界零售”對“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概念延伸,基本可以讓大多數人感知到概念的價值了。用徐雷的話說,“無界”涵蓋了消費者無界、場景無界、供應鏈無界、行銷無界。老實說,“無界”還有些詩意,它傳遞著互聯網的穿透力、開放精神,背後與京東作為“零售業基礎設施提供商”的定位完全吻合。

但京東急需一場大規模的落地實踐,將過往一段分散推進的許多業態實踐,將技術、物流、廣告行銷等板塊協同、調動起來,以一個集中的舞臺,展示它的“無界零售”理念。

我的印象裡,過去幾年,京東對618的傾心度要明顯高於雙11。這應該不僅跟對手首倡操作著話語有關,也跟它的平臺過往定位有關。時間到了2017年,京東如此傾心雙11,我們認為,這一時刻,沒有比這一舞臺更能展示劉強東“第四次零售革命”的願景了。

不要小看一次次大規模的行銷狂歡。這一點,你能從過去多年阿裡的沉澱中感受到。

無論是京東首倡的618,還是阿裡首倡的雙11,都已經變成自身技術、解決方案、平臺服務支撐體系大規模軍演。短期服務於眼前的行銷,推動業績成長,長期可為提升未來平臺能力而戰。相比平靜的日銷,這種大規模的狂歡,對於平臺響應、撮合大規模的即時性需求,沉澱種種基礎設施服務能力,然後轉化為更大規模的開放支撐,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而且,這個過程,還會調動供應鏈、內部組織,涉及到精神與價值觀層面。是啊,每一年的618與雙11,我們都能感受到兩大平臺超強的精神風貌。它對兩個龐大的組織的價值觀,對於整個社會人心、新商業文明,也有激蕩的作用。

三、“無界零售”理念之下,京東的生態體系的演變,已非昨日可比,它的“朋友圈”正全面擴大,它對B、C兩端的撮合,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生動局面,京東的贏利通道將變得更為豐富。

這一點,在京東行銷理念的升級與模式創新上展露無遺。徐雷的演講中,明確強調,除了消費者、供應鏈、場景,“行銷無界”也是“無界零售”的關鍵要素。2017年的11·11全球好物節,正是無界零售行銷理念的大規模展示。

這裡有必要補充一下,為什麼說京東行銷創新給我很多觸動。那是因為,過去的京東,由於側重一體化自營,做的是真正的“零售”,而不是有形與無形的租賃與販售,它對品類、商家的形象、品牌的訴求非常高,這涉及到它的平臺品質與毛利。但是,這樣累積多年,也形成了一些積重難返的難題,那就是,京東平臺交易屬性非常強烈,它對品牌商家的服務就遠不夠豐富。

而阿裡淘系則不一樣,它與京東的商業模式差異,催生出了一個龐大的融交易與廣告行銷於一體的平臺。阿裡本質也是互聯網業最大的廣告公司之一。過去,相比京東,阿裡淘系平臺更具有生態的價值,具有強烈的媒體屬性、社區屬性。淘寶本質上就是一個全球最大的社區化電商。

而且,由於兩大平臺前期模式差異,在資料運營上,阿裡很早就已經借此形成精准的品效合一的行銷模式。這種差異,甚至還影響到雙方平臺的生態佈局。過去幾年,阿裡之所以不斷在上下游關鍵環節重金投資,並不斷大規模滲透內容、社交領域,除了沉澱基礎設施的服務外,更有尋求資料話語權的用心。一段時間依賴,它之所以說自己等於“穀歌+亞馬遜+FB”,其實正是傳遞了平臺多重屬性與大資料的優勢。相比京東,阿裡生態確實顯得非常豐富,業務版圖也非常遼闊、多元。

京東一名高管坦陳過公司相比阿裡的一些媒體屬性弱勢,從而影響到廣告與行銷層面。京東的利潤來源,過去並不靠阿裡式的廣告模式。過去多年它之所以曾經虧損,除了基礎設施尤其物流環節消耗了大量資本之外,確實也有贏利模式單一的問題。

但此刻的京東,早已不是過去的形態了。這正是此次“無界零售全球好物節”宣導會給我觸動最大的層面之一。“無界行銷”打破了京東過去的行銷模式,已經成為京東最重要的利潤來源之一。

事實上,自從2013年“東聯計畫”推出以來,京東的行銷創新非常密集。除了平臺打破日銷的平靜,以超級品牌日之類的活動彙聚更多夥伴、廣告主,沉澱種種行銷服務之外,它還不斷嫁接資料、流量、消費者高地——內容與社交平臺。

前日的宣導中,京東集團市場行銷部負責人門繼鵬,在徐雷論述的基礎上,公佈了全球好物節的“無界行銷”策略。他說“無界行銷”是京東基於零售業態的發展出來的行銷理念和方法論,目前包括一系列產品。

我所熟悉的是京東超級品牌日、京東開普勒、東聯計畫、京X計畫。它們分別覆蓋了品牌日銷,開放的個性化銷售平臺、品牌聯合推廣、頭部媒體合作計畫。這裡面,既有廣告行銷技術與工具的開放,又有基於資料的廣泛運營,尤其是聲量持續走高、合作群日益壯大的京X計畫,補足了京東的媒體與社交屬性。目前與京東合作的媒體包括騰訊、今日頭條、百度、360、網易,正在操作IPO的搜狗剛剛加入。宣導日當天,我們看到,除了大群的品牌商家、廣告主之外,京X計畫的合作夥伴非常密集。

最新推出的產品名叫Marketing Friends,它也是“無界行銷”的重磅計畫。門繼鵬表示,這個產品可以理解為京X計畫、東聯計畫的升級版。因為,過去,京X計畫、東聯計畫的合作,主要是單個專案,而Marketing Friends合作,則是基於流量的相互合作。

在我們看來,這是生態效應大規模釋放的信號。它意味著,京東基於技術、資料的運營,也開始發揮更大的效應。這個過去交易屬性過濃的平臺,已經成為廣告主、品牌商家、媒體合作的樞紐。無界零售理念之下,它同樣可以提供品效合一、精准的廣告行銷服務,豐富京東未來的獲利管道。當初,京騰計畫推出時,我曾拿它對標阿裡媽媽,雖然有些單薄,但就現有的產品群來說,未來,京東的廣告板塊,同樣有望成為這家公司最大的利潤來源,甚至是最大的現金流來源。

這對於京東接下來的財務面、資本市場表現,一定會有更為明顯的影響。

事實上,過去一段,許多互聯網巨頭都在重新定義行銷。比如阿裡推出了全域行銷,美團點評提出Co-line行銷,基本理念大同小異,更多基於資料,提供全場景、全流程、全媒體的覆蓋。

當然,“無界零售”當然遠不止這些,京東著眼的“2017年11.11全球好物節”,背後還有技術、供應鏈等支撐體系,尤其是智慧化的物流配送方案等。沒有它們,種種目標都不可能實現,京東的“品質+體驗+成本+效率”優勢也很難發揮。但我認為,它們雖然屬於幕後核心,就整個京東的商業形態變化來說,我更看重以上三點。新一輪開放週期的京東,確實正呈現出全新的風貌。

所謂“無界”,我們所能歸約的程度,其實是一種圍繞消費者訴求,基於資料,重構人、貨(也包括服務)、場,形成無數的碎片化的時空錯配,這也是場景的本質。

補充幾句,在開放的深度上,我覺得京東與阿裡的路徑雖然有差異,但兩者已經很難區分。

如果你仔細梳理2014年以來兩大公司的脈絡,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反差,那就是:京東比阿裡還阿裡,阿裡比京東還京東。怎麼說呢,就是京東的開放趨勢越來越明顯,而阿裡卻開始不斷融合京東的一體化模式,兩者的面孔越來越趨同。

有人說,此刻的阿裡已是帝國形態,而此刻的京東,則呈現為聯盟形態。這裡面有褒貶在。大致說是阿裡控制力超強,大而不倒,威力無邊;而京東為了突破鐵幕,未來,更大規模的生態開放是它唯一的路徑。

其實我並不太認同這句。因為,它還是更多站在兩個巨頭博弈的層面看這個世界。

事實上,到了這個體量、這個週期,它們不可能真正擊倒對方。它們的壓力與風險面,已經不是雙方之間直接的業務競爭,而更多集中在兩個龐大的組織與諸多行業、生態、政府、區域國家的關係。有些話並不是情懷的表達,比如,它們真正的對手,是自己。

未來的零售生態,一定是共生、互生、再生的格局,兩大巨頭之間的界河不會像現在如此明顯,因為,無論是面向中國還是面向全球,如果兩大平臺要充分發揮效能,實現無界狀態,它們之間或者它們延伸的力量之間,基於資料以及種種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也必須達到相當的程度。否則,人為的割裂,一定會降低它們自身的效能。

這個階段,京東與阿裡面臨的挑戰其實都是共同的社會問題。當然,競爭不可能消除。有時候,真感到它好神奇。因為,常常是一種源頭的差異化路徑,形成的博弈,決定了種種商業的輝煌。有一種你追我趕、“教學相長”的味道。我始終認為,此刻的京東應該感激阿裡,阿裡反過來也應如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