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徽小夥給石蛙喝純牛奶、聽古典音樂,年入百萬

王國勇是休寧縣的一位80後小夥, 擅長養石蛙, 他的養蛙手法跟別人不一樣, 不僅讓石蛙喝牛奶, 還讓它們聽古典音樂, 山裡人都叫他“石蛙王子”。 接下來, 就跟隨記者的鏡頭走進大山, 看看新鮮手法養出的石蛙長什麼樣?

這個小夥養殖石蛙方法不一般

走進休寧縣源芳鄉源芳村, 沿著彎彎的山路, 約行幾裡路, 幾座平房映入眼簾。 四周叢林茂密, 溪水清澈, 這裡就是王國勇的石蛙養殖基地。 走進基地, 王國勇正在給石蛙幼苗餵食。

王國勇說, 他養殖的石蛙每天要喝兩頓牛奶, 而牛奶的選擇也有要求, 必須是純牛奶。 可以看到, 當牛奶在水中慢慢散開, 蝌蚪們會自發的遊到牛奶下麵, 一點點的將牛奶喝下。

2011年, 王國勇開始養殖石蛙, 2012年, 基地出現了第一批的蝌蚪寶寶, 望著這些小蝌蚪, 幼小脆弱, 怎麼才能讓它們順利的茁壯長大呢?王國勇突發奇想, 嬰兒都要喝牛奶, 那麼這些小蝌蚪可不可以喂牛奶呢?沒成想竟然讓他摸索出了一種新的餵養方法。 王國勇說, 蝌蚪喝了牛奶之後抵抗能力更好了, 身體素質變強, 存活率也高了。

王國勇說, 石蛙的生長週期很長, 從蝌蚪變成幼蛙就要三個多月, 蝌蚪變成幼蛙後,

就會移到幼蛙池進行飼養, 而這期間, 悉心的照料也不可少。 因為石蛙的生長非常緩慢, 一年要冬眠5個月, 到第二年的三月才會出來覓食, 一年也只能長個2克。

為了讓石蛙吃的好, 王國勇還專門養起了蟲子。 這間房間擺放了一排排的木頭架子,

架子上放著一個個方形的木盒子, 木盒子裡就是石蛙平常吃的麵包蟲和大麥蟲。

王國勇的石蛙們吃的好、喝的好, 除此之外, 還有更讓人想不到待遇。 基地裡正播放的音樂是《梁祝》, 王國勇說, 古典的輕音樂是這裡的標配, 他的石蛙們每週都要聽幾次輕音樂。 瞧, 這幾隻石蛙, 靜靜的蹲在石頭上, 仿佛真的在享受它們的音樂時光。

王國勇解釋說, 產卵期天天放, 四月份到九月份之間天天放, 這樣做是為了提高石蛙的產卵率。 王國勇說, 給石蛙聽音樂也是他自己慢慢摸索出來的門道, 這樣石蛙能夠快樂的成長, 能夠提升石蛙的肉質以及石蛙的品質。

家庭變故讓他和石蛙結下不解之緣

王國勇養石蛙不走尋常路, 可就是這些法子, 讓他的石蛙基地越來越大, 養的石蛙也越來越好, 別看王國勇現在對養石蛙侃侃而談, 可你想不到的是, 就在幾年前, 王國勇還對石蛙一無所知, 那麼, 他和石蛙又是怎麼結緣的呢?

今年35歲的王國勇在部隊當過兩年兵, 退伍之後, 王國勇賣過土特產、做過工程。 而且當時他的工程做的還不錯,好的時候一年能掙100多萬。

就這樣幹了幾年,2008年的時候,王國勇的家庭出現了意外,他的弟弟出了很嚴重的車禍。雖然經過治療,弟弟的命保住了,但由於腦部受到重創,弟弟卻喪失了行動能力。當時醫生就建議家中給弟弟進補,然後當地人就推薦他們吃石蛙。

為了弟弟能夠恢復,王國勇和家人到處尋找石蛙,可是,當時石蛙卻異常難尋,幾經周折,費了很多功夫,王國勇終於讓弟弟吃上了石蛙。自此,石蛙進入了王國勇的生活。在吃了半年石蛙後,弟弟的情況有所好轉,石蛙的功效讓王國勇大為驚訝,而尋找石蛙的困難也讓王國勇動起了心思。

王國勇說,自己當時就想這個東西這麼好,而且市面買不到,自己就覺得這個事情自己可以做。說幹就幹,王國勇放棄了年賺百萬的門窗工程,瞞著家人開始了石蛙養殖工作。當時很多人都勸王國勇放棄這項事業,但是王國勇心裡就是憋著一股氣,一定要把石蛙養好。

雖然話說的硬氣,可養石蛙沒過多久,王國勇就遭遇到了沉重的打擊。2013年,第一批蛙突然遭遇了問題,天天死亡。王國勇說,眼看著石蛙一天天死,基地的工作人員都離開了,就連來幫忙的親人們也離開了,大山深處的基地一度只剩下了他一個人,但他從沒想過放棄,只是想著下一步該怎麼把石蛙養好。

抱著這樣的信念,王國勇堅持了下來,這一堅持就是6年。為此,他還專門跑到浙江農業大學學習,經過不斷的摸索,王國勇總結出了一套完整的養殖技術。目前,養殖基地由之前的幾千隻石蛙發展到近40多萬隻石蛙。而從去年開始,第一批長成的石蛙初步進入市場。

按照王國勇的說法,四年半到五年的石蛙就可以售賣了。而今年剛好是基地石蛙的成熟期,也是王國勇的收穫期。養殖石蛙取得了初步成功,王國勇也受到了周邊村民們的贊許,在此基礎上,王國勇開展了“扶貧十萬元”的行動計畫,助力周邊村民精准扶貧。

而且當時他的工程做的還不錯,好的時候一年能掙100多萬。

就這樣幹了幾年,2008年的時候,王國勇的家庭出現了意外,他的弟弟出了很嚴重的車禍。雖然經過治療,弟弟的命保住了,但由於腦部受到重創,弟弟卻喪失了行動能力。當時醫生就建議家中給弟弟進補,然後當地人就推薦他們吃石蛙。

為了弟弟能夠恢復,王國勇和家人到處尋找石蛙,可是,當時石蛙卻異常難尋,幾經周折,費了很多功夫,王國勇終於讓弟弟吃上了石蛙。自此,石蛙進入了王國勇的生活。在吃了半年石蛙後,弟弟的情況有所好轉,石蛙的功效讓王國勇大為驚訝,而尋找石蛙的困難也讓王國勇動起了心思。

王國勇說,自己當時就想這個東西這麼好,而且市面買不到,自己就覺得這個事情自己可以做。說幹就幹,王國勇放棄了年賺百萬的門窗工程,瞞著家人開始了石蛙養殖工作。當時很多人都勸王國勇放棄這項事業,但是王國勇心裡就是憋著一股氣,一定要把石蛙養好。

雖然話說的硬氣,可養石蛙沒過多久,王國勇就遭遇到了沉重的打擊。2013年,第一批蛙突然遭遇了問題,天天死亡。王國勇說,眼看著石蛙一天天死,基地的工作人員都離開了,就連來幫忙的親人們也離開了,大山深處的基地一度只剩下了他一個人,但他從沒想過放棄,只是想著下一步該怎麼把石蛙養好。

抱著這樣的信念,王國勇堅持了下來,這一堅持就是6年。為此,他還專門跑到浙江農業大學學習,經過不斷的摸索,王國勇總結出了一套完整的養殖技術。目前,養殖基地由之前的幾千隻石蛙發展到近40多萬隻石蛙。而從去年開始,第一批長成的石蛙初步進入市場。

按照王國勇的說法,四年半到五年的石蛙就可以售賣了。而今年剛好是基地石蛙的成熟期,也是王國勇的收穫期。養殖石蛙取得了初步成功,王國勇也受到了周邊村民們的贊許,在此基礎上,王國勇開展了“扶貧十萬元”的行動計畫,助力周邊村民精准扶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