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冷戰期間蘇聯超級武器大揭秘(2)

蘇霍伊T4超音速轟炸機

T4超音速轟炸機

蘇聯T4轟炸機是六七十年代蘇霍伊飛機設計局研製的一種超音速遠端戰略轟炸機。

雖然它採用了不少新技術和新材料,性能也非常先進,但由於種種原因最終未能投入生產和使用在外形上,T4與超音速運輸機圖-144很相似,採用雙三角形下單翼和無平尾佈局。它和同時期的美國XB-70轟炸機也很相似。進行過試飛的第一架T4原型機(101),空重55.6噸,正常起飛重量114噸,最大起飛重量125噸,載油量57噸,最大速度3200千米/小時,
巡航速度3000千米/小時,實用升限20000~24000米,航程7000千米,起飛滑跑距離950~1000米,著陸滑跑距離850~900米。攜帶武器只有2枚空對地導彈。1971年12月30日第一架原型機製造完畢,次年8月22日T4首次升空。

XB-70“女武神”轟炸機

由於該機超前的技術水準帶來了研製生產上的巨大困難,研製進度嚴重滯後。

不久之後,圖波列夫提出的改進圖-22發展“逆火”戰略轟炸機方案,而且很快在喀山飛機廠製造出了樣機。此時T4不但離批量生產還差很遠,即使是試飛試驗也困難重重。圖-22M是一種多工的超音速轟炸機,可以在低空以亞音速巡航並能以超音速穿越對方的空防區域;亞音速時的航程在6000至7000千米左右;它能攜帶在當時已經出現的Kh22遠端空射反艦導彈,進行准洲際攻擊。
這些性能使它能夠勝任T4計畫承擔的任務。相比之下,T4造價昂貴、載彈量小、載荷單一、戰術使用的靈活度有限等原因,空軍最終選擇了多快好省的圖-22M,將合同交給了圖波列夫設計局,並要求其在1967年開始製造新飛機,同時還規定新飛機的最大速度要達到2300千米/時、在不進行空中加油時航程為7000千米左右,飛機的正式編號為圖22M,生產型在1974年交付部隊使用。

圖-22M轟炸機

後來美國開始著手研製B-1戰略轟炸機,為了與之抗衡,蘇聯政府又決定研製圖-160轟炸機。從此,T4便再無人問津。得不到政府部門的支持,蘇霍伊設計局自然難以維繼,只好回過頭來繼續搞它的殲擊機。

119核動力轟炸機

以圖-95為平臺改裝的119核轟炸機

圖-119(俄語:Туполев Ту-119),是圖波列夫設計局開發的一種實驗性核動力轟炸機。該機原名圖-95LAL,是在圖-95戰略轟炸機的基礎上改裝而來。本來只是實驗核反應爐的輻射和安全性,1961年5月首次升空,其核反應爐安裝在彈倉位置,飛行時仍使用常規動力。8月後改為正式使用核動力,編號也改為圖199,動力為NK-14A型核動力渦槳發動機。考慮到核輻射對成員的影響以及洲際導彈的發展,蘇聯在不久之後停止了對這一型號的繼續研究。

蘇-47

金雕

蘇-47“金雕”前掠翼技術驗證機是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開放型聯合股份公司研製的一種多用途戰鬥機,是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的技術驗證機。

蘇-47為串置式三翼機,機翼為前掠式,採用了融合體技術。由於採用了吸雷達波塗層和大量複合材料,以及使用彎曲的進氣道、保形外掛架、前掠機翼等設計措施,飛機對雷達的反射面很小,約0.5~3平方米左右。不含空速管,飛機長22.6米。機身頭部為機載雷達艙,在帶空速杆的卵圓形雷達罩內是雷達天線。後面是光學雷達、駕駛艙,駕駛艙下部為前起落架艙。駕駛艙採用Su-27型座艙蓋,由無格框的固定前部(氣泡型)和可打開的艙蓋構成。機身中段與延伸的機翼邊條相融合,其內為燃油艙、設備艙和發動機進氣道,其下是主起落架艙。機翼邊條下為不可調節的側向進氣道,其形狀為扇形。機身後段為兩個極其相似的發動機短艙、機翼承力梁、立尾和平尾的承力件,機身最末端為兩個設備整流罩。

美國研製的前略翼飛機

機翼翼根有向前延伸的邊條,其上裝有前平尾和前掠式機翼,機翼前緣後掠角為-20° 。機翼結構上大量採用複合材料。外翼後緣有副翼和襟翼(襟副翼),前緣可下偏。梯形全動式平尾的前緣後掠角較Su-27的大,達到 75°左右,平尾翼展8米。全動式前置平尾亦為梯形,其前緣後掠角約50° ,翼展約7.5米。雙立尾的形狀與Su-27的相似,但向外的安裝偏角不大,並具有方向舵。飛機全重35噸左右。武器包括一門30毫米GSh-30機炮,備彈150發,採用保形武器掛架,可攜帶的武器包括:R-77、R-77PD、R-73、K-74空對空導彈以及X-29T、X-29L、X-59M、X-31P、X-31A空對面導彈和KAB500、KAB1500鐳射制導炸彈等。

米格-1.44

米格1.44

20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美國首先開始了先進戰術戰 鬥機"ATF"預研專案,該專案最終的工程型號就是F/A-22"猛禽"重型隱身戰鬥機。在20世紀80年代,前蘇聯針對美國的項目擬定出關於殲制第五代擊機的秘密決定,並責成航空工業部和空軍聯手完成這項秘密任務。

在1983年,俄羅斯米高揚設計局向俄羅斯空軍提交了MFI多功能殲擊機的設計方案(設計代號1.42)。米格設計局同時開展了雙發中型多用途戰鬥機"MFI"和單發輕型戰術戰鬥機"LFI"的研製工作。此後MFI被歸類到專案5.12,而LFI被命名為412工程或者專案4.12,前者研究成果轉化為新一代驗證機米格-1.44。在預研階段,前蘇聯中央流體和氣動力學研究院建議米高揚在新一代作戰飛機上應用全動鴨式佈局,從而放寬靜穩定性、提高結構強度和改善升力係數。

米格1.44與殲-20

1988年,米格設計局接到生產第一台MFI原型機的任務。1989年,米高揚設計局完成了對MFI全套圖紙的設計工作,並開始了首架MFI的生產。1991年MFI設計通過評審,米格設計局的實驗設備廠和空軍工業部21飛機工廠負責原型機製造。由於1991年蘇聯解體,1992年之後MFI專案經費開始完全由米格設計局自行承擔,1994年初,MFI殲擊機組裝完畢並被運往茹科夫斯基。1994年12月,米格-1.44戰鬥機進行了第一次地面高速滑行試驗。俄羅斯"米格"和莫斯科飛機生產聯合企業試飛員羅曼諾夫-塔斯卡耶夫駕駛該機在茹科夫斯基格羅莫夫飛行試驗中心機場跑道完成了快速滑行。1998年初,莫斯科"米格"航空工業聯合公司在籌集了少量經費的情況下,又重新開機了該機的研製工作。

1999年1月12日,俄羅斯"米格"和莫斯科飛機生產聯合企業在莫斯科城郊茹科夫斯基格羅莫夫飛行試驗研究所基地,向俄羅斯第一副總理尤利-馬斯柳科夫和前國防部長伊格利-謝爾蓋耶夫以及部分國家駐俄羅斯使館的空軍武官司和國內外記者,展出了MFI第五代多功能殲擊機。

2000年2月23日,米格-1.44戰鬥機進入首飛階段,並於2月29日上午11點25分進行了18分鐘的首飛。首飛後米格-1.44戰鬥機並沒有進行高密度試飛,而是逐漸淡出公眾的視線。

裡海怪物

聯早於1923年已開始研究翼地效應。同年,尤裡耶夫展開有關研究。1935年,蘇聯的中央流體動力研究院亦開始有關研究。二次大戰後,各國紛紛加入研究,但都只是三分鐘熱度,只有蘇聯堅持下來。當時蘇聯有兩間設計局研製地效飛行器,分別是別裡也夫飛機設計局和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前者主要研發水上飛機,後者則製造船隻。

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的地效飛行器主要是軍事用途。它可以用來發射導彈、反潛和突擊登陸。1963年,設計局的伏爾加工廠應海軍要求,開始建造地效飛行器。1966年,飛行器首飛成功,體積亦不斷擴大。西方國家到了80年代初,才透過偵察衛星發現這種飛行器。由於飛行器非常大,且又在裡海航行,所以綽號是裡海怪物。

發射白蛉反艦導彈

裡海怪物經歷過兩次失事,一次是1969年,另一次在1980年。第一次因海面大霧,飛行員無法分辨地平線,導致大浪拍打機身,最終失事。第二次的事故原因是飛行員操作失誤。但它為後續的一系列地效飛行器研發,提供了大量的寶貴資料。

長106.1米(348 英尺),翼展40米(131英尺)

起飛重量495噸(1,091,000磅)

機翼配置8台 VD-7 渦噴發動機

原先配置2台發動機在尾部,後移到機頭,即駕駛艙的頂部

"裡海怪物"航程7500千米,能夠以800千米的時速將850名士兵運送到世界各地,而且不會被任何雷達發現。德國聯邦情報局早在1975年已經知道,有一種型號的"裡海怪物"起飛重量500噸。翼展50米,能夠載入約200噸。裡海怪物地效飛行器攻擊火力強大,裝有6具SS-N-22白蛉超音速反艦導彈。

20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間諜衛星在對前蘇聯裡海軍事基地的一次照相偵察中,發現他們正在秘密試航一種既像飛機又像船的怪東西,與水上飛機不同的是它幾乎貼著水面高速航行。西方給它起了個名字--"裡海怪物"。冷戰結束後大批資料解密,事情真相大白。原來前蘇聯這種秘密研製的"裡海怪物"是一種地效翼艇。所謂"地效"是地面效應的簡稱,指飛行器在低高度飛行以及在起飛和著陸過程中地面產生出一種使機翼誘導阻力減少、升阻比增加,飛機升力顯著提高的效應。大量風洞試驗證明,當機翼距地面高度為機翼長的15%時,地面效應最明顯,機翼的升阻比可提高30%以上,這一區域被稱為地效區。在地效區飛行的飛行器就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柔和地托起,所以有人戲稱"地面效應"為"上帝之手"。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種小型地效翼艇的是德國人,而前蘇聯在50年代起開始研究地效飛行器。70年代隨著動力增升技術的開發利用和航空發動機技術(特別是大功率、低油耗、高壽命的渦輪風扇發動機技術)的成熟,使地效翼艇研究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動力增升技術就是在地效翼艇機翼前上方安裝噴氣推進系統(航空渦噴/渦扇發動機),利用發動機產生的強大氣流在機翼下形成一個動力氣墊,以增強地面效應,托起飛行器。

世界各大國都非常重視地效翼艇的研製和開發。俄羅斯在這一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擁有10餘艘各型地效翼艇,其中包括1972年建造的"幼鷹"級小型地效翼艇、1982年建成的"裡海怪物"、1987年建成的"現在的裡海怪物早已沒有當年的雄姿鷂"級導彈地效翼艇。雖然俄羅斯經濟困難,但對地效飛行器的研究工作卻一直未停止。美國自從發現"裡海怪物"後奮起直追,憑藉其強大的經濟、科技實力已成功研製出"美洲航線"等一批地效翼艇,大有後來居上之勢。日本也在80年代末研製出了"天空-1"號地效翼艇。我國于90年代研製成功"信天翁1"號小型客運地效翼艇。

2013年7月4日,第六屆聖彼德堡國際海事防務展在聖彼德堡隆重開幕。俄羅斯展示未來航母模型,其採用的雙艦島設計是一大亮點。同時展出了裡海怪物升級版。

動力為NK-14A型核動力渦槳發動機。考慮到核輻射對成員的影響以及洲際導彈的發展,蘇聯在不久之後停止了對這一型號的繼續研究。

蘇-47

金雕

蘇-47“金雕”前掠翼技術驗證機是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開放型聯合股份公司研製的一種多用途戰鬥機,是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的技術驗證機。

蘇-47為串置式三翼機,機翼為前掠式,採用了融合體技術。由於採用了吸雷達波塗層和大量複合材料,以及使用彎曲的進氣道、保形外掛架、前掠機翼等設計措施,飛機對雷達的反射面很小,約0.5~3平方米左右。不含空速管,飛機長22.6米。機身頭部為機載雷達艙,在帶空速杆的卵圓形雷達罩內是雷達天線。後面是光學雷達、駕駛艙,駕駛艙下部為前起落架艙。駕駛艙採用Su-27型座艙蓋,由無格框的固定前部(氣泡型)和可打開的艙蓋構成。機身中段與延伸的機翼邊條相融合,其內為燃油艙、設備艙和發動機進氣道,其下是主起落架艙。機翼邊條下為不可調節的側向進氣道,其形狀為扇形。機身後段為兩個極其相似的發動機短艙、機翼承力梁、立尾和平尾的承力件,機身最末端為兩個設備整流罩。

美國研製的前略翼飛機

機翼翼根有向前延伸的邊條,其上裝有前平尾和前掠式機翼,機翼前緣後掠角為-20° 。機翼結構上大量採用複合材料。外翼後緣有副翼和襟翼(襟副翼),前緣可下偏。梯形全動式平尾的前緣後掠角較Su-27的大,達到 75°左右,平尾翼展8米。全動式前置平尾亦為梯形,其前緣後掠角約50° ,翼展約7.5米。雙立尾的形狀與Su-27的相似,但向外的安裝偏角不大,並具有方向舵。飛機全重35噸左右。武器包括一門30毫米GSh-30機炮,備彈150發,採用保形武器掛架,可攜帶的武器包括:R-77、R-77PD、R-73、K-74空對空導彈以及X-29T、X-29L、X-59M、X-31P、X-31A空對面導彈和KAB500、KAB1500鐳射制導炸彈等。

米格-1.44

米格1.44

20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美國首先開始了先進戰術戰 鬥機"ATF"預研專案,該專案最終的工程型號就是F/A-22"猛禽"重型隱身戰鬥機。在20世紀80年代,前蘇聯針對美國的項目擬定出關於殲制第五代擊機的秘密決定,並責成航空工業部和空軍聯手完成這項秘密任務。

在1983年,俄羅斯米高揚設計局向俄羅斯空軍提交了MFI多功能殲擊機的設計方案(設計代號1.42)。米格設計局同時開展了雙發中型多用途戰鬥機"MFI"和單發輕型戰術戰鬥機"LFI"的研製工作。此後MFI被歸類到專案5.12,而LFI被命名為412工程或者專案4.12,前者研究成果轉化為新一代驗證機米格-1.44。在預研階段,前蘇聯中央流體和氣動力學研究院建議米高揚在新一代作戰飛機上應用全動鴨式佈局,從而放寬靜穩定性、提高結構強度和改善升力係數。

米格1.44與殲-20

1988年,米格設計局接到生產第一台MFI原型機的任務。1989年,米高揚設計局完成了對MFI全套圖紙的設計工作,並開始了首架MFI的生產。1991年MFI設計通過評審,米格設計局的實驗設備廠和空軍工業部21飛機工廠負責原型機製造。由於1991年蘇聯解體,1992年之後MFI專案經費開始完全由米格設計局自行承擔,1994年初,MFI殲擊機組裝完畢並被運往茹科夫斯基。1994年12月,米格-1.44戰鬥機進行了第一次地面高速滑行試驗。俄羅斯"米格"和莫斯科飛機生產聯合企業試飛員羅曼諾夫-塔斯卡耶夫駕駛該機在茹科夫斯基格羅莫夫飛行試驗中心機場跑道完成了快速滑行。1998年初,莫斯科"米格"航空工業聯合公司在籌集了少量經費的情況下,又重新開機了該機的研製工作。

1999年1月12日,俄羅斯"米格"和莫斯科飛機生產聯合企業在莫斯科城郊茹科夫斯基格羅莫夫飛行試驗研究所基地,向俄羅斯第一副總理尤利-馬斯柳科夫和前國防部長伊格利-謝爾蓋耶夫以及部分國家駐俄羅斯使館的空軍武官司和國內外記者,展出了MFI第五代多功能殲擊機。

2000年2月23日,米格-1.44戰鬥機進入首飛階段,並於2月29日上午11點25分進行了18分鐘的首飛。首飛後米格-1.44戰鬥機並沒有進行高密度試飛,而是逐漸淡出公眾的視線。

裡海怪物

聯早於1923年已開始研究翼地效應。同年,尤裡耶夫展開有關研究。1935年,蘇聯的中央流體動力研究院亦開始有關研究。二次大戰後,各國紛紛加入研究,但都只是三分鐘熱度,只有蘇聯堅持下來。當時蘇聯有兩間設計局研製地效飛行器,分別是別裡也夫飛機設計局和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前者主要研發水上飛機,後者則製造船隻。

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的地效飛行器主要是軍事用途。它可以用來發射導彈、反潛和突擊登陸。1963年,設計局的伏爾加工廠應海軍要求,開始建造地效飛行器。1966年,飛行器首飛成功,體積亦不斷擴大。西方國家到了80年代初,才透過偵察衛星發現這種飛行器。由於飛行器非常大,且又在裡海航行,所以綽號是裡海怪物。

發射白蛉反艦導彈

裡海怪物經歷過兩次失事,一次是1969年,另一次在1980年。第一次因海面大霧,飛行員無法分辨地平線,導致大浪拍打機身,最終失事。第二次的事故原因是飛行員操作失誤。但它為後續的一系列地效飛行器研發,提供了大量的寶貴資料。

長106.1米(348 英尺),翼展40米(131英尺)

起飛重量495噸(1,091,000磅)

機翼配置8台 VD-7 渦噴發動機

原先配置2台發動機在尾部,後移到機頭,即駕駛艙的頂部

"裡海怪物"航程7500千米,能夠以800千米的時速將850名士兵運送到世界各地,而且不會被任何雷達發現。德國聯邦情報局早在1975年已經知道,有一種型號的"裡海怪物"起飛重量500噸。翼展50米,能夠載入約200噸。裡海怪物地效飛行器攻擊火力強大,裝有6具SS-N-22白蛉超音速反艦導彈。

20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間諜衛星在對前蘇聯裡海軍事基地的一次照相偵察中,發現他們正在秘密試航一種既像飛機又像船的怪東西,與水上飛機不同的是它幾乎貼著水面高速航行。西方給它起了個名字--"裡海怪物"。冷戰結束後大批資料解密,事情真相大白。原來前蘇聯這種秘密研製的"裡海怪物"是一種地效翼艇。所謂"地效"是地面效應的簡稱,指飛行器在低高度飛行以及在起飛和著陸過程中地面產生出一種使機翼誘導阻力減少、升阻比增加,飛機升力顯著提高的效應。大量風洞試驗證明,當機翼距地面高度為機翼長的15%時,地面效應最明顯,機翼的升阻比可提高30%以上,這一區域被稱為地效區。在地效區飛行的飛行器就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柔和地托起,所以有人戲稱"地面效應"為"上帝之手"。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種小型地效翼艇的是德國人,而前蘇聯在50年代起開始研究地效飛行器。70年代隨著動力增升技術的開發利用和航空發動機技術(特別是大功率、低油耗、高壽命的渦輪風扇發動機技術)的成熟,使地效翼艇研究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動力增升技術就是在地效翼艇機翼前上方安裝噴氣推進系統(航空渦噴/渦扇發動機),利用發動機產生的強大氣流在機翼下形成一個動力氣墊,以增強地面效應,托起飛行器。

世界各大國都非常重視地效翼艇的研製和開發。俄羅斯在這一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擁有10餘艘各型地效翼艇,其中包括1972年建造的"幼鷹"級小型地效翼艇、1982年建成的"裡海怪物"、1987年建成的"現在的裡海怪物早已沒有當年的雄姿鷂"級導彈地效翼艇。雖然俄羅斯經濟困難,但對地效飛行器的研究工作卻一直未停止。美國自從發現"裡海怪物"後奮起直追,憑藉其強大的經濟、科技實力已成功研製出"美洲航線"等一批地效翼艇,大有後來居上之勢。日本也在80年代末研製出了"天空-1"號地效翼艇。我國于90年代研製成功"信天翁1"號小型客運地效翼艇。

2013年7月4日,第六屆聖彼德堡國際海事防務展在聖彼德堡隆重開幕。俄羅斯展示未來航母模型,其採用的雙艦島設計是一大亮點。同時展出了裡海怪物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