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冷戰期間蘇聯超級武器大揭秘(3)

SS-24“手術刀”

SS-24洲際彈道導彈正在發射

SS-24進入發射狀態

S-24導彈是蘇聯三級固體洲際彈道導彈,北約國家代號SS-24,蘇聯代號PL-4。七十年代開始研製,1982年10月26日首次從普列謝茨克發射,因第一級發動機發生故障而失敗。以後又進行了多次試驗。攜帶分導式多彈SS-24直立狀態頭。1985年具備初步作戰能力,計畫於1986年底部署。該導彈在尺寸上類似於美國MX導彈,

用以取代蘇聯七十年代中後期部署的SS-11、SS-17導彈。從1985年開始先部署在SS-11的加固地下井中,一、二年後改由列車機動發射。採用的鐵路發射車為TsN11-Kh3-0重型4×4軸貨車,載重量達120噸,車上裝有電動液壓力臂式升降器、導彈保護筒、車頂蓋可向兩側打開並有供發射用的懸臂式穩定器。 SS-24導彈除了命中精度高、彈頭威力大和可機動發射外,還有可逃避對方探測、監視和武器控制核查等特點,
可用於第一次打擊,其打擊能力要比SS-18、SS-19強,是一種可有效地打擊硬目標的武器。一個SS-24導彈團配備有3套機動發射裝置,它們都裝在一輛由3台內燃機車和17節車廂組成的列車上,其中一節裝有可直立起來的發射座,另外兩節用來提供支援與搭載人員。1989年以來,俄戰略導彈部隊共裝備了至少36枚SS-24型洲際彈道導彈。

規格:長21米;寬2.35米。

射程:5495海裡(13000公里)

發射重量:不詳

投擲重量:3629公斤

發射方式:三節推進;固態燃料;鐵路機動發射;冷射。

導引系統:慣性

彈頭:8或10枚10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

圓周公算偏差值:0.11海裡(200米)

命中精度:200米

早在2004年2月5日,俄羅斯已開始銷毀退役的SS-24型洲際彈道導彈系統。用俄戰略導彈部隊司令部人士的話稱,銷毀現有的SS-24型洲際彈道導彈系統是根據原蘇聯和美國簽署的《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進行的,預計2004年至少可拆毀6套發射裝置和大約15枚導彈。

2005年8月15日,俄戰略火箭兵司令索洛夫佐夫宣佈,截止8月12日,俄已將鐵路機動型SS-24全部、永久性地拆除。

從此,讓西方人膽寒的“恐怖核彈列車”就此消身匿跡,至於老毛子藏沒藏那可就不一定嘍。

安-225“夢幻”運輸機

安-225運輸機(英語:Antonov An-225 "Mriya",北約代號:哥薩克"Cossack",烏克蘭語:Антонов Ан-225 "Мрія",俄語:Антонов Ан-225 "Мрия"),是前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 研製的超大型軍用運輸機,該機起飛重量640噸,是至2015年為止全世界載重量最大的運輸機與飛機,其翼展寬度僅次於美國休斯力士運輸機,是翼展第二寬的飛行器 。唯一一架安-225是由現屬烏克蘭所擁有。該機是蘇聯時代開發作為蘇聯太空計畫的為"暴風雪"號太空梭運輸用途研製,迄今為止僅實際製造過一架,也就是機身編號UR-82060的一號機,該機是在1988年12月21日首度試飛 。安-225運輸機可以運送超大型貨物,機艙的載重量可達到250噸,機身頂部的載重量可達到200噸 。

安-225原計劃製造兩架,但最終只完工了一架。一號原型機於1985年中期開始設計研究,在1988年11月30日完工出廠,並於12月21日在基輔進行第一次試飛,1989年5月12日時首次完成暴風雪號的背負飛行 。20世紀80年代晚期,為蘇聯太空探索計畫製造的第二架安-225只部分完工。第二架安-225採用後部裝貨舷門和新尾部設計,同時裝有一個單一的垂直尾翼。在設計上,第二架安-225的運貨效率要高於第一架 。

由於當時蘇聯經濟的惡化,暴風雪計畫在實際發射成功一次之後即被迫中止,專門為了太空計畫而設計建造的安-225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第二架未完工的安-225機身也被封存。

1999年起該公司將旗下擁有的安-124機隊開放出租給西方國家作為超大型貨物的運輸用途,這種包機性質的經營方式獲得了成功。

2000年,對第二架安-225的需求變得非常明顯。2006年9月,政府做蘇聯時代運輸大隊徽章出決定,完成第二架安-225的製造。按照計畫,第二架安-225的機身於2008年左右完工,但交付日期一再推遲。截至2009年8月,第二架安-225仍未完成建造,建造計畫最後被叫停。安東諾夫設計局CEO曾在2011年5月指出,完成載重量達到250噸的第二架安-225至少需要3億美元。如果資金到位,有望在3年內完成製造 。

2013年11月29日傍晚,河北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中國北車唐車公司研製的100%低地板現代有軌電車,被裝入世界最大貨運飛機安-225,飛往土耳其。這不僅是我國首次使用飛機發運大型軌道車輛,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用安-225大型貨運飛機運載軌道車輛 。

雅克-44預警機

雅克-44唯一一張全身照

雅克-44預警機由前蘇聯雅克夫列夫設計局全新設計,北約給其起的綽號為"鷹眼"。研製時的裝備物件為四艘全新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艦,使用斜角甲板上的兩條彈射器協助起飛,常規攔阻索協助降落。該機外形頗似美軍的E-2C,在機身上方放置天線,尾翼構型設計呈"h"型,最初,該機是為空、海軍的需求計畫研製的,但在競爭中被安東諾夫設計局的安-71擊敗。此後,該機便一直沒有公開露面。

前蘇聯原預定生產16架雅克-44,但由於缺乏經費,在俄羅斯航母建造計畫遭到終止後,也使雅克-44連帶中途夭折,於1993年取消了研發計畫,所剩的是一木制全尺寸模型,但雅克福列夫設計局仍繼續以雅克-44E的型號向國外推銷該機。

安-71預警機

安-71預警機(北約代號“野女郎”)

機長:23.5米

翼展:31.89米

機高:9.2米

空重:千克

發動機:兩台D-436K渦扇發動機(2×7500千克),一台RD-38A加力發動機(1×2900千克)

最大速度:650千米

巡航速度:530千米

實用升限:10800米

續航時間:4.5~5小時

乘員:6人

預警設備:DRLD脈衝多普勒雷達;直徑7.3米的天線罩置於垂直尾翼頂部,每10秒鐘旋轉一圈

預警半徑:370千米

引導能力:可同時發現300個目標並自動跟蹤其中120個目標。

安-71(西方命名:Madcap"野女郎")預警機是在前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設計的短距起降運輸機安-72的基礎上研製的,該機是為海軍設計的一種艦載式空中預警機,1985年7月12日首次試飛。最初,安-71預警機準備服役于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但因機身過長過高及機載設備和系統等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這種空中預警與控制飛機壽命很短,在投入使用後不久便退出了現役。

圖-128截擊機

圖-128俄羅斯現在貌似還有服役

冷戰時期,蘇聯領空經常受到北約偵察機侵擾,隨著五十年代蘇聯一系列超音速戰鬥機和防空導彈的入役,北約的入侵行為受到遏制。但蘇聯國土面積廣大,尤其是西伯利亞/北極等地區,人煙稀少,交通不便,難以 圖-128截擊機部署足夠數量的防空力量,極易造成美國轟炸機的乘虛而入。因此,蘇聯軍方提出研製一種能在邊遠邊疆地區部署的遠端防空戰鬥機,而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這樣的戰鬥機必然體型巨大。蘇聯防空軍提出這樣設想後,蘇聯幾家重要的飛機設計局申請競標,以研製轟炸機等大型飛機為主要任務的圖波列夫設計局提出了以圖-98為原型的大型遠端攔截機方案,贏得了軍方的認可,由此誕生了圖-128截擊機。

1955年底,圖波列夫設計局完成了圖-98的試飛工作,其間從未發生過嚴重的故障和飛行事故。隨後,圖-98轉而由前蘇聯空軍國家科學試驗院進行一系列飛行試驗,但到了1956年,這些試飛計畫突然終止,蘇聯空軍也從未有任何該機的採購計畫(後蘇聯空軍採購了圖-22"眼罩")。雖然圖-98未被採購,但該機的主要設計被圖-128沿用成為其基礎。

圖-128的原型代號為圖-102,於1961年首飛,並於1961年的圖西諾(Tushino)航展上首次公開展示。由於繼承了圖-98的設計特點,西方最初認定是一種超音速轟炸機。該機於1963年開始投入正式量產,主要分為基型圖-128P("大提琴手A")和改進型圖-128("大提琴手B")。於1969年停產,總共生產了約300架,其中三分之二一直服役至上世紀80年代,後逐漸被米格-31所取代,並於1992年全部退役。全部裝備蘇聯防空軍,未出口,也沒有在國外部署過。

金魚-“塞拉”級核潛艇

前蘇聯金魚:“塞拉”級核潛艇

潛艇,尤其是核潛艇,一直是蘇聯海軍發展的重點,蘇聯研製型號最為眾多的是攻擊型核潛艇,而成果最為輝煌的則是第三代,一下推出了三種型號,分別是“紅寶石”設計局的“麥克”級(685型),“天青石”設計局的“塞拉”級(945型),“孔雀石”設計局的“阿庫拉”級(971型)。毫無疑問,它們的同時推出是帶有競標性質的,也反映出當年蘇聯海軍在第三代攻擊型核潛艇的發展上,採用的是廣泛比較、重點選擇的穩健思想,以期獲得最佳方案。當年蘇聯強盛的國力,也為這種探索與嘗試提供了雄厚的技術與物質保證,那是蘇聯潛艇發展史上的一段輝煌歲月。

在這三種潛艇中,“塞拉”級的鈦合金艇體、大型雙殼結構以及大潛深、高航速、強火力與良好的隱身性能令人印象深刻。但由於它造價昂貴,沒能成為主力艇型。蘇聯一共建成了4級13艘鈦合金核潛艇,包括7艘“阿爾法”級(705型)、4艘“塞拉”級,1艘“麥克”級,1艘“P”級(661型)。除了P級是飛航導彈核潛艇外,其餘全是攻擊型核潛艇。昂貴的造價為它們贏得了不無挖苦意味的“金魚”之稱。

“塞拉”(Slerra)級簡稱S級,共建成2型4艘,其中2艘為945型,代號“梭魚”,北約稱之為“塞拉”-Ⅰ型;另2艘為945A型,代號“禿鷹”,北約稱為“塞拉”-Ⅱ型。該級艇由天青石(也有譯為藍寶石)設計局設計,也是前蘇聯的第四代攻擊型核潛艇之一。“塞拉”-I型艇由高爾基市紅色索爾莫夫造船廠建造,北德文斯克造船廠舾裝並最後完成,首艇K-239“鯉魚”號於1982年5月8日開工建造,1983年7月29日下水,1984年9月21日服役,該艇現已退役;第二艘K-276 “蟹”號於1983年8月開工建造,1984年4月下水,1987年服役。1996年,該艇改名為“科斯特洛瑪”號,舷號未變。Ⅱ型艇由北德文斯克造船廠建造。首艇K-534 “祖巴卡”號於1986年6月開工建造,1988年6月下水,1990年12月28日服役。第二艘K-336“奧昆”號於1990年5月開工建造,1992年6月下水,1993年9月服役01995年,這兩艘“塞拉”Ⅱ型艇被分別改名“諾夫哥羅德”號和“普斯科夫”號。

“塞拉”級與“麥克”級一樣,也採用拉長水滴形線形設計和雙殼體7個小艙室結構,艇員編制85人(軍官31人),動力裝置為1座100兆瓦的壓水式反應堆和2台蒸汽輪機,推進功率達43000-48000馬力,水面最大航速18節,水下最大航速36節,最大潛深800米。該級艇大量採用了諸如敷設消音瓦、設置隔音罩、減震筏體、大傾斜螺旋槳等抑噪技術,使其噪音降至120分貝以下,基本相當美國同時生產的“洛杉磯”攻擊核潛艇。同時,該級艇還裝備了8具氣動液壓平衡式魚雷發射裝置,其中4具口徑為533毫米,另4具為650毫米,可攜帶發射53、65型魚雷, SS-N-15、SS-N-16反潛導彈和SS-N-21遠端巡航導彈,並可攜帶42枚水雷,攻擊能力尤其是反潛能力很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該級核潛艇還可攜帶發射12枚SA-N-5/8型防空導彈,這也是蘇俄海軍新型潛艇的一個重要特點。

讓“塞拉”級真正名聲大噪的還是源于前蘇聯解體後俄美核潛艇在水下的一次碰撞事件。1992年2月11日,美國海軍一艘“洛杉磯”級“巴吞魯日” (SSN-689)號攻擊核潛艇在柯拉半島軍港入口處跟蹤到俄北方艦隊的“塞拉”I型“蟹”(K-276)號艇。俄潛艇發覺後,立即以一個標準的“瘋狂伊萬”-擺舵旋回,採取迎頭對撞的戰術動作,向美國潛艇沖了過來。俄潛艇的指揮台圍殼撞上了美國潛艇的艇身,其圍殼幾乎被徹底撞毀。美潛艇耐壓艇體則遭受了致命撞擊,被迫在三年後退役,成為了第一艘退役的“洛杉磯”級潛艇。而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俄“塞拉”Ⅰ型“蟹”(K-276)號艇修復後雖歷經了前蘇聯解體後種種磨難,至今卻仍然在役,這也充分證明了該型艇的防護能力堪稱一流。

鈦合金核潛艇雖然具備其它潛艇所難以比擬的獨特優勢,但可惜它時運不濟,始終未能成為前蘇聯/俄羅斯海軍的主力攻擊型核潛艇,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就停止建造這種造價昂貴的核潛艇了。總之,建造全鈦合金核潛艇是蘇美兩國海軍爭奪水下優勢蘇方的一次重要嘗試。但是,隨著執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前蘇聯的解體,以及前蘇聯的天然繼承者俄羅斯經濟的低迷,這種太過“貴族化”、性價比不是很高的“金魚”失去了最後的發展時機。但隨著俄經濟的復蘇,“金魚”服役的傳聞四起,究竟是真是假,讓時間來檢驗吧!

1991年12月25日19時32分,鐮刀錘子紅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降落,帝俄時代的白藍紅三色旗冉冉升起。至此,昔日的超級大國伴隨著莫斯科日落的黃昏一起消失在無邊的黑夜裡,不復存在,超級大國就此隕落。

北約代號:哥薩克"Cossack",烏克蘭語:Антонов Ан-225 "Мрія",俄語:Антонов Ан-225 "Мрия"),是前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 研製的超大型軍用運輸機,該機起飛重量640噸,是至2015年為止全世界載重量最大的運輸機與飛機,其翼展寬度僅次於美國休斯力士運輸機,是翼展第二寬的飛行器 。唯一一架安-225是由現屬烏克蘭所擁有。該機是蘇聯時代開發作為蘇聯太空計畫的為"暴風雪"號太空梭運輸用途研製,迄今為止僅實際製造過一架,也就是機身編號UR-82060的一號機,該機是在1988年12月21日首度試飛 。安-225運輸機可以運送超大型貨物,機艙的載重量可達到250噸,機身頂部的載重量可達到200噸 。

安-225原計劃製造兩架,但最終只完工了一架。一號原型機於1985年中期開始設計研究,在1988年11月30日完工出廠,並於12月21日在基輔進行第一次試飛,1989年5月12日時首次完成暴風雪號的背負飛行 。20世紀80年代晚期,為蘇聯太空探索計畫製造的第二架安-225只部分完工。第二架安-225採用後部裝貨舷門和新尾部設計,同時裝有一個單一的垂直尾翼。在設計上,第二架安-225的運貨效率要高於第一架 。

由於當時蘇聯經濟的惡化,暴風雪計畫在實際發射成功一次之後即被迫中止,專門為了太空計畫而設計建造的安-225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第二架未完工的安-225機身也被封存。

1999年起該公司將旗下擁有的安-124機隊開放出租給西方國家作為超大型貨物的運輸用途,這種包機性質的經營方式獲得了成功。

2000年,對第二架安-225的需求變得非常明顯。2006年9月,政府做蘇聯時代運輸大隊徽章出決定,完成第二架安-225的製造。按照計畫,第二架安-225的機身於2008年左右完工,但交付日期一再推遲。截至2009年8月,第二架安-225仍未完成建造,建造計畫最後被叫停。安東諾夫設計局CEO曾在2011年5月指出,完成載重量達到250噸的第二架安-225至少需要3億美元。如果資金到位,有望在3年內完成製造 。

2013年11月29日傍晚,河北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中國北車唐車公司研製的100%低地板現代有軌電車,被裝入世界最大貨運飛機安-225,飛往土耳其。這不僅是我國首次使用飛機發運大型軌道車輛,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用安-225大型貨運飛機運載軌道車輛 。

雅克-44預警機

雅克-44唯一一張全身照

雅克-44預警機由前蘇聯雅克夫列夫設計局全新設計,北約給其起的綽號為"鷹眼"。研製時的裝備物件為四艘全新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艦,使用斜角甲板上的兩條彈射器協助起飛,常規攔阻索協助降落。該機外形頗似美軍的E-2C,在機身上方放置天線,尾翼構型設計呈"h"型,最初,該機是為空、海軍的需求計畫研製的,但在競爭中被安東諾夫設計局的安-71擊敗。此後,該機便一直沒有公開露面。

前蘇聯原預定生產16架雅克-44,但由於缺乏經費,在俄羅斯航母建造計畫遭到終止後,也使雅克-44連帶中途夭折,於1993年取消了研發計畫,所剩的是一木制全尺寸模型,但雅克福列夫設計局仍繼續以雅克-44E的型號向國外推銷該機。

安-71預警機

安-71預警機(北約代號“野女郎”)

機長:23.5米

翼展:31.89米

機高:9.2米

空重:千克

發動機:兩台D-436K渦扇發動機(2×7500千克),一台RD-38A加力發動機(1×2900千克)

最大速度:650千米

巡航速度:530千米

實用升限:10800米

續航時間:4.5~5小時

乘員:6人

預警設備:DRLD脈衝多普勒雷達;直徑7.3米的天線罩置於垂直尾翼頂部,每10秒鐘旋轉一圈

預警半徑:370千米

引導能力:可同時發現300個目標並自動跟蹤其中120個目標。

安-71(西方命名:Madcap"野女郎")預警機是在前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設計的短距起降運輸機安-72的基礎上研製的,該機是為海軍設計的一種艦載式空中預警機,1985年7月12日首次試飛。最初,安-71預警機準備服役于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但因機身過長過高及機載設備和系統等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這種空中預警與控制飛機壽命很短,在投入使用後不久便退出了現役。

圖-128截擊機

圖-128俄羅斯現在貌似還有服役

冷戰時期,蘇聯領空經常受到北約偵察機侵擾,隨著五十年代蘇聯一系列超音速戰鬥機和防空導彈的入役,北約的入侵行為受到遏制。但蘇聯國土面積廣大,尤其是西伯利亞/北極等地區,人煙稀少,交通不便,難以 圖-128截擊機部署足夠數量的防空力量,極易造成美國轟炸機的乘虛而入。因此,蘇聯軍方提出研製一種能在邊遠邊疆地區部署的遠端防空戰鬥機,而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這樣的戰鬥機必然體型巨大。蘇聯防空軍提出這樣設想後,蘇聯幾家重要的飛機設計局申請競標,以研製轟炸機等大型飛機為主要任務的圖波列夫設計局提出了以圖-98為原型的大型遠端攔截機方案,贏得了軍方的認可,由此誕生了圖-128截擊機。

1955年底,圖波列夫設計局完成了圖-98的試飛工作,其間從未發生過嚴重的故障和飛行事故。隨後,圖-98轉而由前蘇聯空軍國家科學試驗院進行一系列飛行試驗,但到了1956年,這些試飛計畫突然終止,蘇聯空軍也從未有任何該機的採購計畫(後蘇聯空軍採購了圖-22"眼罩")。雖然圖-98未被採購,但該機的主要設計被圖-128沿用成為其基礎。

圖-128的原型代號為圖-102,於1961年首飛,並於1961年的圖西諾(Tushino)航展上首次公開展示。由於繼承了圖-98的設計特點,西方最初認定是一種超音速轟炸機。該機於1963年開始投入正式量產,主要分為基型圖-128P("大提琴手A")和改進型圖-128("大提琴手B")。於1969年停產,總共生產了約300架,其中三分之二一直服役至上世紀80年代,後逐漸被米格-31所取代,並於1992年全部退役。全部裝備蘇聯防空軍,未出口,也沒有在國外部署過。

金魚-“塞拉”級核潛艇

前蘇聯金魚:“塞拉”級核潛艇

潛艇,尤其是核潛艇,一直是蘇聯海軍發展的重點,蘇聯研製型號最為眾多的是攻擊型核潛艇,而成果最為輝煌的則是第三代,一下推出了三種型號,分別是“紅寶石”設計局的“麥克”級(685型),“天青石”設計局的“塞拉”級(945型),“孔雀石”設計局的“阿庫拉”級(971型)。毫無疑問,它們的同時推出是帶有競標性質的,也反映出當年蘇聯海軍在第三代攻擊型核潛艇的發展上,採用的是廣泛比較、重點選擇的穩健思想,以期獲得最佳方案。當年蘇聯強盛的國力,也為這種探索與嘗試提供了雄厚的技術與物質保證,那是蘇聯潛艇發展史上的一段輝煌歲月。

在這三種潛艇中,“塞拉”級的鈦合金艇體、大型雙殼結構以及大潛深、高航速、強火力與良好的隱身性能令人印象深刻。但由於它造價昂貴,沒能成為主力艇型。蘇聯一共建成了4級13艘鈦合金核潛艇,包括7艘“阿爾法”級(705型)、4艘“塞拉”級,1艘“麥克”級,1艘“P”級(661型)。除了P級是飛航導彈核潛艇外,其餘全是攻擊型核潛艇。昂貴的造價為它們贏得了不無挖苦意味的“金魚”之稱。

“塞拉”(Slerra)級簡稱S級,共建成2型4艘,其中2艘為945型,代號“梭魚”,北約稱之為“塞拉”-Ⅰ型;另2艘為945A型,代號“禿鷹”,北約稱為“塞拉”-Ⅱ型。該級艇由天青石(也有譯為藍寶石)設計局設計,也是前蘇聯的第四代攻擊型核潛艇之一。“塞拉”-I型艇由高爾基市紅色索爾莫夫造船廠建造,北德文斯克造船廠舾裝並最後完成,首艇K-239“鯉魚”號於1982年5月8日開工建造,1983年7月29日下水,1984年9月21日服役,該艇現已退役;第二艘K-276 “蟹”號於1983年8月開工建造,1984年4月下水,1987年服役。1996年,該艇改名為“科斯特洛瑪”號,舷號未變。Ⅱ型艇由北德文斯克造船廠建造。首艇K-534 “祖巴卡”號於1986年6月開工建造,1988年6月下水,1990年12月28日服役。第二艘K-336“奧昆”號於1990年5月開工建造,1992年6月下水,1993年9月服役01995年,這兩艘“塞拉”Ⅱ型艇被分別改名“諾夫哥羅德”號和“普斯科夫”號。

“塞拉”級與“麥克”級一樣,也採用拉長水滴形線形設計和雙殼體7個小艙室結構,艇員編制85人(軍官31人),動力裝置為1座100兆瓦的壓水式反應堆和2台蒸汽輪機,推進功率達43000-48000馬力,水面最大航速18節,水下最大航速36節,最大潛深800米。該級艇大量採用了諸如敷設消音瓦、設置隔音罩、減震筏體、大傾斜螺旋槳等抑噪技術,使其噪音降至120分貝以下,基本相當美國同時生產的“洛杉磯”攻擊核潛艇。同時,該級艇還裝備了8具氣動液壓平衡式魚雷發射裝置,其中4具口徑為533毫米,另4具為650毫米,可攜帶發射53、65型魚雷, SS-N-15、SS-N-16反潛導彈和SS-N-21遠端巡航導彈,並可攜帶42枚水雷,攻擊能力尤其是反潛能力很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該級核潛艇還可攜帶發射12枚SA-N-5/8型防空導彈,這也是蘇俄海軍新型潛艇的一個重要特點。

讓“塞拉”級真正名聲大噪的還是源于前蘇聯解體後俄美核潛艇在水下的一次碰撞事件。1992年2月11日,美國海軍一艘“洛杉磯”級“巴吞魯日” (SSN-689)號攻擊核潛艇在柯拉半島軍港入口處跟蹤到俄北方艦隊的“塞拉”I型“蟹”(K-276)號艇。俄潛艇發覺後,立即以一個標準的“瘋狂伊萬”-擺舵旋回,採取迎頭對撞的戰術動作,向美國潛艇沖了過來。俄潛艇的指揮台圍殼撞上了美國潛艇的艇身,其圍殼幾乎被徹底撞毀。美潛艇耐壓艇體則遭受了致命撞擊,被迫在三年後退役,成為了第一艘退役的“洛杉磯”級潛艇。而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俄“塞拉”Ⅰ型“蟹”(K-276)號艇修復後雖歷經了前蘇聯解體後種種磨難,至今卻仍然在役,這也充分證明了該型艇的防護能力堪稱一流。

鈦合金核潛艇雖然具備其它潛艇所難以比擬的獨特優勢,但可惜它時運不濟,始終未能成為前蘇聯/俄羅斯海軍的主力攻擊型核潛艇,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就停止建造這種造價昂貴的核潛艇了。總之,建造全鈦合金核潛艇是蘇美兩國海軍爭奪水下優勢蘇方的一次重要嘗試。但是,隨著執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前蘇聯的解體,以及前蘇聯的天然繼承者俄羅斯經濟的低迷,這種太過“貴族化”、性價比不是很高的“金魚”失去了最後的發展時機。但隨著俄經濟的復蘇,“金魚”服役的傳聞四起,究竟是真是假,讓時間來檢驗吧!

1991年12月25日19時32分,鐮刀錘子紅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降落,帝俄時代的白藍紅三色旗冉冉升起。至此,昔日的超級大國伴隨著莫斯科日落的黃昏一起消失在無邊的黑夜裡,不復存在,超級大國就此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