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志載冀往」綠色傳奇——河北古樹名木(五)

關注“方志河北” ,我們一起來長知識!

編者按

古樹名木被稱為綠色"活化石"。

它們和城市鄉村一起成長,裝點了燕趙大地的青山綠水,成為無數人魂牽夢縈的鄉愁,以其特有的風姿見證了河北深厚的歷史內涵,

展示了燦爛的燕趙文化。

青龍觀銀杏

平山天桂山為著名風景勝地,山上有座青龍觀,觀內有古銀杏一株,樹高20米,胸圍324釐米,平均觀幅21.8×21.8米。

相傳青龍觀及真武廟同建於明代,明崇禎年間,大臣林春花為崇禎皇帝在此修建行宮,

林春花駐守在此,當時名為三門寨,行宮建成,改三門寨為青龍觀,這裡道家香火不斷。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皇帝自縊于景山,林春花隱姓更名為林清德,皈依道教,入北京西白雲觀。

青龍觀原有銀杏雌雄各一株。為建觀時所植,距今500餘年,可惜雄株毀於40年代,現存僅此一雌株!從其樹齡看其正處於中年,遺憾的是其獨處無卿,授粉機會少,所以結子不多。

大掠馬白果樹

在三河有一所大掠馬村小學,這所在寺院舊址上建造的小學院內有一種古銀杏樹,高30米,胸圍923釐米,主幹高2.1米,冠幅25×20米,該樹為雌性,其具體樹齡連同寺院歷史均無可考。

據《三河縣誌》載,此樹是唐代一僧人所栽,以此推算樹齡約1200年左右,該樹樹主幹雖有開裂,

且中途發芽很少,但樹冠枝葉繁茂,年年碩果累累,遠觀主幹粗大幾大主枝均向斜上開展,猶如擎天巨柱,氣勢非凡,令觀者為其雄偉蒼勁而讚歎。

銀杏情侶

在易縣大龍華鄉大龍華村,其學校院內(舊廟遺址)有兩棵東西排列的古銀杏,

一雄一雌,東為雄,兩株均顯雄偉挺拔,雄株更為高大粗壯,其樹高20米,幹高5米,胸圍368釐米,冠幅14×18米;雌株樹高19米,幹高4.5米,胸圍242釐米,冠幅10×15米,比雄株略顯矮小,卻顯苗條清秀。兩株大樹,枝葉茂盛,相距三米,宛如一對情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