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志載冀往」綠色傳奇——河北古樹名木(四)

關注“方志河北” ,我們一起來長知識!

編者按

古樹名木被稱為綠色"活化石"。

它們和城市鄉村一起成長,裝點了燕趙大地的青山綠水,成為無數人魂牽夢縈的鄉愁,以其特有的風姿見證了河北深厚的歷史內涵,

展示了燦爛的燕趙文化。

祈願福松

承德市平泉縣境內有一棵古松,名"祈願福松"。祈願福松樹齡已逾千年,樹高17米,胸徑92.04釐米。樹冠由八大主分枝組成,樹冠冠幅直徑22米,占地面積0.57畝,主分側枝呈S型生長,宛如曲蛇爬行,其胸徑、冠幅、冠型在河北省油松古樹中極為罕見。

祈願福松成為了當地人祈福納福的寄託。每年春季備耕開播時節,老百姓總會到這裡焚香祭拜,人們還會在樹上系上紅布帶,祈福日子會越來越紅火,這個習俗已經有幾百年了。

古寺壽槐

石家莊市正定縣城東門裡街的隆興寺是一座全國著名的佛教寺院,

是國內保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也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壽槐"就位於隆興寺內,是隆興寺樹齡最老的古槐,據說已經有1400多歲。

相傳"未有寺而先有樹",昔日宋太祖趙匡胤曾在此樹下駐足觀看,見有瑞鶴祥雲繞於樹端,經久不去。這一景象,堅定了他稱帝后擴建隆興寺的信心。

後人認為虔誠者繞樹三匝,

可得鶴壽永昌。

清泉寺銀杏

野三坡是近年來開發的風景旅遊區,它不光以大自然之美著稱,而且還因出土過淶水人骨化石而聞名,除淶水縣建于金代的西崗古塔之外,清泉寺的古銀杏算是最有名了!這棵銀杏樹高22米,胸圍430釐米,冠副22×17米。

傳說當年光武帝劉秀率軍討伐王莽,人馬行至此,口乾舌燥,饑渴難捱,在人困馬乏的情況下,只好停止進軍,當時劉秀困乏之極,便在廟宇屋簷下睡了過去,忽然夢見一老翁推醒劉秀,並告知,將軍腳下即是清泉,挖土而得噴泉一眼,痛飲如甘露,興奮異常,狂呼天助我也。隨即,將清禪寺改名為清泉寺,並種植銀杏以紀念。

傳說雖然演繹色彩濃厚,以樹齡推算也不過千年左右,相當於宋代,

與劉秀毫無干係,但該樹生長健壯,樹形優美,老樹之下,兩株幼樹也長到與其母齊腰高,母子根相通、枝相連,充滿無限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