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趣店上市,現金貸的暴利令人咂舌

近兩年,要說什麼行業最賺錢,很多人可能會說直播,但是經過幾年發展直播行業已經被幾家大資本平臺瓜分完畢,行業逐漸趨於透明穩定。

而新一個暴利的行業逐漸浮出水面,

就是現金貸,現金貸顧名思義是有傳統的貸款行業因互聯發展而來,以前貸款公司,是通過線下管道去發展客戶,而現在由於互聯網的發達,貸款公司則逐漸轉移到了網上,通過各種管道,平臺來發展客戶。

為什麼現金貸行業會在這兩年也如雨後春筍般,呈現出野蠻式生長呢?

主要是因為現在的消費群體逐漸偏向於80 90後群體,而這幾類人由於教育文化的整體提高都具有很高的消費意識及超前消費意識。

由於手上當時沒有足夠的資金而向消費時,他們就想到的貸款。中國目前大約有5000萬甚至上億的的需求人群。

因此,聞到了商機的大幫創業者們猶如餓狼一般,紛紛湧入這個行業,瓜分這裡面巨大的利益。

案例一

兩年前,28歲的重慶籍劉女士,放棄了體面的國企工作,跑去幹現金貸業務員,第一個月工資竟然就翻了數倍,狂賺4萬元,並還拉著弟弟、老公辭去國企的鐵飯碗,

一起加入這一行當。

隨後,這個家族的財富呈爆發式增長,年收入過百萬。

如今,她儼然成為人生贏家,足不出戶,隨隨便便幾個電話提成就高達數萬元。

據瞭解,放款10個億,能淨賺五六千萬,在頭部的玩家每個月放款均在30個億以上,也就是說每個月的純利潤高達2個億左右,一年的純利潤高達24個億。

最近紐交所上市的趣店,其招股書中披露核心業務為來分期,

2017年上半年,淨利潤近10億元,上市當天最高市值一度達到700億人民幣,超過了貴州銀行、杭州銀行等16家城商銀行。

而一家上市公司年利潤5000萬左右,就算經營狀況非常好的了!

這就能體現現金貸這個行業到底有多暴利了。

現金貸的暴利,讓所有人都眼紅,垂涎三尺,它就像一棵搖錢樹一樣,每個人都想去挖一個坑,栽棵樹。我們耳熟能詳的知名企業也紛紛湧入。

隨後,現金貸以燎原之勢,席捲而來,如今,侵襲了中國每個角落,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現金貸平臺多達上萬家,行業進入了爭食時代。

中國大約有上億的需求人群,而平臺卻有上萬家,狼多肉少,流量無疑就成為了最大的癢點。

以前找流量的方式很草根的,

在各大社區、貼吧、微信群,而現在不同,在這些地方越來越難找到了。

現在對接流量更多的是通過“仲介”,用我們專業的詞來說就是貸款超市。

所謂貸款超市,就是將一些貸款產品聚集的平臺,使用者在這個大平臺上像在超市購物一樣,挑選各種現金貸產品,如融360、速貸之家、借款專家等。

和貸款超市合作,般分為兩種類型:

CPA---按照註冊用戶來結算,這是流量爸爸最喜歡的方式。

CPS---按照放款金額來結算,這是現金貸平臺喜歡的方式。

但無論是哪一種方式,貸款超市都從其中賺走了一大筆傭金。

以前獲取一個客戶的成本是50到100元,現在獲取一個客戶的成本是200到300元,漲了3~5倍。

來個直觀的資料,以CPS來計算,貸款超市收取的仲介費是3%~10%,放款5000元,貸款超市拿走的仲介費就是500元。

流量成本的暴漲,讓貸款超市成為現金貸紅利時代的最大贏家。

不僅平臺找仲介,客戶也找仲介。

這一類仲介是做包裝貸款資料的仲介,這一類仲介也是賺得盆滿缽滿。

據瞭解,這類仲介是按貸款金額收費,收取10%~20%的包裝費,貸款1萬元,收取最高2千元的包裝費。

在這一類仲介中出現了灰色產業,這其中只是一個騙局而已,提前收取包裝費,之後告知下款失敗,不知多少愚昧的人進入了這個騙局。

借現金貸的人群主要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月光族,月底錢花光了,先借一筆,到發工資的時候還上;

第二類是“老油條”,在多個平臺有借貸關係,拆東牆補西牆,風險性極高,一旦資金鏈斷裂,成為老賴的可能性很高,但現金貸公司主要的利潤恰恰是由這類型的人提供,網貸公司也總是會和這類人鬥智鬥勇;

這些老油條網貸公司一般都不敢得罪,對他們在風控端時松時緊,打一個巴掌再給一顆糖,說起來也挺搞笑的,沒有了這群老油條,網貸公司隨時可能面臨倒閉的威脅。

據統計這類老油條有10%的用戶再10個或10個以上的平臺貸款,周而復始,導致債務積累,雪球越滾越大,最終可能引發雪崩。

第三類是“老實人”,由於之前沒有過借貸關係,突發狀況需要一筆現金,偶爾借一次錢,像銀行申請不一定下款,只有網貸這條路,這類型的人應該說現金貸優質客戶,然而並不是,這類型的人獲客成本極高。

第四類是老賴,打三四槍換一地,總與網貸公司鬥智鬥勇。

一般現金貸公司第一次給出的額度都比較低,就有這麼一群老賴第一筆、第二筆、第三筆正常還款,一旦網貸公司提額度,立馬借出來,轉戰下一個平臺繼續擼,周而復始,當成了一門生意,還有不少人就這樣發了家呢!

目前,現金貸公司除了頭部風控較好之外,多數現金貸公司風控缺失或者說並沒有風控,還有風控外包,這一類型的公司風險性極高,也是現金貸危險人物瞄準的獵物。

現金貸公司出現的呆帳、死賬、壞賬,又由誰來補齊這一個個窟窿,來為其買單呢?毫無疑問,還是廣大的用戶。

現金貸到底便宜了誰?而又傷了誰?

CPS---按照放款金額來結算,這是現金貸平臺喜歡的方式。

但無論是哪一種方式,貸款超市都從其中賺走了一大筆傭金。

以前獲取一個客戶的成本是50到100元,現在獲取一個客戶的成本是200到300元,漲了3~5倍。

來個直觀的資料,以CPS來計算,貸款超市收取的仲介費是3%~10%,放款5000元,貸款超市拿走的仲介費就是500元。

流量成本的暴漲,讓貸款超市成為現金貸紅利時代的最大贏家。

不僅平臺找仲介,客戶也找仲介。

這一類仲介是做包裝貸款資料的仲介,這一類仲介也是賺得盆滿缽滿。

據瞭解,這類仲介是按貸款金額收費,收取10%~20%的包裝費,貸款1萬元,收取最高2千元的包裝費。

在這一類仲介中出現了灰色產業,這其中只是一個騙局而已,提前收取包裝費,之後告知下款失敗,不知多少愚昧的人進入了這個騙局。

借現金貸的人群主要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月光族,月底錢花光了,先借一筆,到發工資的時候還上;

第二類是“老油條”,在多個平臺有借貸關係,拆東牆補西牆,風險性極高,一旦資金鏈斷裂,成為老賴的可能性很高,但現金貸公司主要的利潤恰恰是由這類型的人提供,網貸公司也總是會和這類人鬥智鬥勇;

這些老油條網貸公司一般都不敢得罪,對他們在風控端時松時緊,打一個巴掌再給一顆糖,說起來也挺搞笑的,沒有了這群老油條,網貸公司隨時可能面臨倒閉的威脅。

據統計這類老油條有10%的用戶再10個或10個以上的平臺貸款,周而復始,導致債務積累,雪球越滾越大,最終可能引發雪崩。

第三類是“老實人”,由於之前沒有過借貸關係,突發狀況需要一筆現金,偶爾借一次錢,像銀行申請不一定下款,只有網貸這條路,這類型的人應該說現金貸優質客戶,然而並不是,這類型的人獲客成本極高。

第四類是老賴,打三四槍換一地,總與網貸公司鬥智鬥勇。

一般現金貸公司第一次給出的額度都比較低,就有這麼一群老賴第一筆、第二筆、第三筆正常還款,一旦網貸公司提額度,立馬借出來,轉戰下一個平臺繼續擼,周而復始,當成了一門生意,還有不少人就這樣發了家呢!

目前,現金貸公司除了頭部風控較好之外,多數現金貸公司風控缺失或者說並沒有風控,還有風控外包,這一類型的公司風險性極高,也是現金貸危險人物瞄準的獵物。

現金貸公司出現的呆帳、死賬、壞賬,又由誰來補齊這一個個窟窿,來為其買單呢?毫無疑問,還是廣大的用戶。

現金貸到底便宜了誰?而又傷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