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四)

貳、 理想我的解脫

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漸漸形成現實我之後,就開始要跟別人比較,對自己作評估,希望自己比別人好,比別人強,比別人富裕,比別人能幹,這就由「遍計所執性」形成理想我。

但是跟別人比較是永遠比不完的,總是有比自己強的人,於是在現實我與理想我之間就開始有了矛盾,內心的不安與焦慮於焉產生,這是苦惱和心病的來源。人為了彌補這種比較上的差距,為了避免自己內心的衝突繼續下去,而設法尋求一些補償性的出路,乍看像是自我形象維護,事實上則使現實我脫離現實,而更加執著,於是成為心裡病症或病態人格的原因。

當一個人拿自己來跟別人比較時,無疑產生了許多不滿和自卑,於是設法要為自己塑造一個理想的我相,這個理想的我相,會經常這麼想,「我其實不是你所想像的那種可憐蟲,我表現給你看看,我就是這麼高貴,這麼慷慨,獨立自主與純潔無比。」於是他開始走向傲慢,追求榮耀,而追求榮耀與自卑之間卻充滿著矛盾。矛盾所造成的焦慮,可以折騰一個人的一生,也可以使一個人罹患精神上的疾病。

理想我是從遍計所執的作用形成的,同時也是自己思維所產生的。理想我源於分別識比較和判斷,就生活經驗而言,它是價值判斷的主題,也是我們毅力和意志力所寄。但若比較的結果給自己帶來一個虛幻的理想時,它就脫離現實而產生心病了,這個病本是建立在對虛幻的攀緣上。《維摩詰所說經》上說:「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則為病本。

人總是在生活中刻意要與別人比較,才有了爭奪傾軋。想要得到美色和名氣,想要滿足各種欲望,或者想要追求清譽而與世無爭時,都會產生攀緣,而攀緣將導致煩惱和痛苦。從心裡學來看,人總是有了挫敗和自卑之後,才需要一個脫離現實的理想我來麻醉自己。這時他的真我就相對不能發揮功能,自我強度也跟著衰弱下來,而正常應付生活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反而降低,

生活所產生的焦慮也隨之提高。根據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教授柯永河先生的研究,個人的焦慮與自我強度息息相關。自我強度如果大於生活壓力,就不容易產生焦慮;如果生活壓力大於自我強度,則焦慮的程度就隨著生活壓力而增強。生活的壓力顯然與一個人的抱負水準有關,而抱負水準正是理想我所投影出來的自我期許。因此,理想我如果超過自己能力所能及的愈多,
其生活壓力自然愈大,苦惱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