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00人中就有5個焦慮症!家長過度保護,孩子更易焦慮

揚子晚報網10月24日訊擔心工作完不成或做不好,擔心孩子的教育輸在“起跑線”上……每天的各種擔心讓很多人覺得自己患上了焦慮症。焦慮可怕嗎?近期南京召開的全國焦慮障礙學術會議上,

精神科專家表示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焦慮,適度焦慮是一種自我保護,只有嚴重焦慮才會使人的社會活動受限。

前不久公佈的流行病學調查統計顯示,我國焦慮障礙發病率為4.98%,“也就是說100個人中差不多有5個人有焦慮障礙,他們不是僅僅有了焦慮障礙表現,

而是已經達到疾病診斷標準,需要進行醫學干預。”南京腦科醫院副院長張甯教授告訴記者,這主要是因為長期以來,人們對這一疾病認識欠缺;另外精神衛生醫療機構過去多年來關注的重型精神疾病的治療,對輕症疾病關注不夠等等因素所致,“近年來,隨著我國衛生健康體系構建的逐步完善,對精神疾病的診治已由傳統的封閉式走向開放式,
由過去的住院治療變成院前治療,關口已慢慢前移至社區和學校,接下來,上述發病資料將會向下走。”

什麼樣的人易患焦慮障礙?張甯教授解釋,焦慮障礙與受教育程度相關,其是一個“受的教育越高,就越少得的病”,因此,促進教育是防護的主要手段之一。他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焦慮。“完全沒有焦慮的人會膽子特別大,其會遭遇很多風險,容易出現各種意外。

焦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護作用,例如,過馬路時,如果不焦慮,就有可能闖紅燈。

張甯教授告訴記者,除了遺傳因素意外,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過度保護,會導致孩子缺乏足夠鍛煉,沒有抗壓能力,遇事容易焦慮,“他沒有辦法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沒法化解外界的壓力,他當然會出問題。過度保護傳遞的不僅僅是關愛,更多的可能是擔心。所以要想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準,

我覺得提高父母的養育水準和自身的心理健康才是根本上減少青少年發生問題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