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馬義工中秋後除燭淚10年不倦 維護華人節慶形象

無名男女老少義工,不分你我埋頭清除地面上的燭淚。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中國僑網10月24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馬來西亞太平興安會館暨北霹靂中醫中藥公會會長劉國平在每年的中秋節後,都會號召義工為太平湖公園的滑輪場進行清理燭淚工作,而轉眼間,這項公益工作已做了10年。

他號召義工除燭淚,並非為了名或利,而是為了環保,以及不讓友族誤以為華裔的節慶對環境具有破壞性,而對中秋節產生負面觀點。

最令他感動欣慰的是,在義工10年的苦口婆心勸導及以身作則後,公眾的環保意識已加強。

在今年慶中秋時,許多人自行攜帶厚紙皮及木塊點蠟燭,所清理的燭淚也從過去最多的40公斤,減至今年只有12公斤,顯示公眾已開始自律,環保意識也提高了許多。

在每年中秋節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早上,總會有一群人聚集在太平湖公園的滑輪場處,他們低著頭坐在矮凳上,雙手不斷的揮動著鐵鏟,

將地面上的燭淚一點一滴除去。

這群人揮灑著汗水,而且也腰酸背痛,但他們都默默忍受,沒有絲毫抱怨,大家就只有一個目標,即是將燭淚除盡,還太平湖公園一個乾淨及衛生的滑輪場。

這群具有高公民意識的無名義工,犧牲了星期日美好的晨早時光,一大清早離開溫暖的被窩,一些人則放棄了晨運,或與家人及友人的早茶相聚時光,全都到滑輪場幹著粗活。

這群義工的出現可追溯到10餘年前,當時人們開始聚集在太平湖的滑輪場處歡慶中秋,久而久之形成了“傳統”,近年來每當中秋節時,有數千人湧往滑輪場一帶歡慶,提燈點燭,將中秋佳節點燃。

歡慶中秋的群眾除提燈、一家大小野餐及放孔明燈,也在滑輪場上以蠟燭點成了各種的形狀,使現場一片燈火通明燦爛,成為太平一年一度最熱鬧的節慶。

不過,人們在歡慶後留下一地的燭淚,

這些燭淚滲透入粗糙的地面,除污染地面外,也使地面變滑,為晨運的樂齡人士構成危險。

此外,借著歡慶將環境弄汙,也經常引來友族的批評,誤認為華裔的節慶對環境具有破壞性,對節慶擁有了負面的觀點,因此曾有人建議太平市議會禁止公眾在中秋節時,在太平湖公園慶中秋,使華社相當尷尬。

劉國平是太平湖公園的常客,每天都到這個公園晨跑,

當目睹慶中秋節後滿地燭淚,以及聽到許多閒言閒語後,他認為不能光批評不練,於是坐言起行,在10年前便號召了會員鄉親,開始了清除燭淚的工作,而這一做便是10年。

他受訪時表示,公眾湧到太平湖慶中秋的現象,在10餘年前便出現,但當時點燭的情況並不嚴重,地面上只有一些燭淚而已。

“但是,近10年來情況惡化,在中秋節當晚估計有數千人由晚上7時許至午夜,湧到滑輪場處歡慶,而在地上、鐵欄杆處點蠟燭的情況更是嚴重,導致翌日地面上都是燭淚。”

他表示,每當中秋節的翌日,都會聽到許多人的指指點點及批評,當中也包括友族,他認為與其不斷批評,為何不做一些正能量的工作,因此通過會館號召了40餘人,展開了第一年的清除燭淚工作。

他說,會館跨出一步後,也號召熱愛環境者加入,在翌年便有其他的義工參與,使人數增加到70至80人。

他表示,在數年來的清理燭淚工作中,他們也想了許多方法,包括搬來木板讓公眾點燭,以及給予勸告,但這些都不是最好的辦法,公眾仍一意孤行。

“最後,我們得到一個結論,即胡亂點燭的情況難於控制,除非是人們的公民意識提升,否則清除燭淚的工作仍須一年一年地進行下去。”

雖然除燭淚讓義工相當辛苦,但從中卻也有許多正面教育,如一些家長帶著子女一起動手除燭淚,這猶如家庭日,一家大小難得聚集當義工,有助於增加親子關係及家人的互動,而且可以身教,讓子女及年輕一代根植環保及公民意識。

劉國平說,一些學生及好友,也會相約前來,大家一邊工作一邊談笑,利用這個另類平臺,促進朋友間的友誼。

他指出,中秋節太平市民不約而同湧到太平湖歡慶,已經成為了全國最熱鬧的中秋慶典之一,近年來也有許多友族前來參與,因此如果大家不節制而導致這項活動被禁止,是非常可惜的。

他期盼有意在中秋節點燭的公眾能自動自發,在當晚攜帶厚紙皮或木條,並把蠟燭點在紙皮及木條上,如此一來,慶祝佳節不會污染環境,也變得更有意義。

他表示,在中秋節當晚,因為大量公眾湧往滑輪場處,也導致太平湖公路大塞車,因此他在中秋節時也自掏腰包,聘請警衛團成員指揮交通,讓公眾可以不必在大排長龍的情況下,輕輕鬆松參與歡慶中秋節。(黃順光)

而在地上、鐵欄杆處點蠟燭的情況更是嚴重,導致翌日地面上都是燭淚。”

他表示,每當中秋節的翌日,都會聽到許多人的指指點點及批評,當中也包括友族,他認為與其不斷批評,為何不做一些正能量的工作,因此通過會館號召了40餘人,展開了第一年的清除燭淚工作。

他說,會館跨出一步後,也號召熱愛環境者加入,在翌年便有其他的義工參與,使人數增加到70至80人。

他表示,在數年來的清理燭淚工作中,他們也想了許多方法,包括搬來木板讓公眾點燭,以及給予勸告,但這些都不是最好的辦法,公眾仍一意孤行。

“最後,我們得到一個結論,即胡亂點燭的情況難於控制,除非是人們的公民意識提升,否則清除燭淚的工作仍須一年一年地進行下去。”

雖然除燭淚讓義工相當辛苦,但從中卻也有許多正面教育,如一些家長帶著子女一起動手除燭淚,這猶如家庭日,一家大小難得聚集當義工,有助於增加親子關係及家人的互動,而且可以身教,讓子女及年輕一代根植環保及公民意識。

劉國平說,一些學生及好友,也會相約前來,大家一邊工作一邊談笑,利用這個另類平臺,促進朋友間的友誼。

他指出,中秋節太平市民不約而同湧到太平湖歡慶,已經成為了全國最熱鬧的中秋慶典之一,近年來也有許多友族前來參與,因此如果大家不節制而導致這項活動被禁止,是非常可惜的。

他期盼有意在中秋節點燭的公眾能自動自發,在當晚攜帶厚紙皮或木條,並把蠟燭點在紙皮及木條上,如此一來,慶祝佳節不會污染環境,也變得更有意義。

他表示,在中秋節當晚,因為大量公眾湧往滑輪場處,也導致太平湖公路大塞車,因此他在中秋節時也自掏腰包,聘請警衛團成員指揮交通,讓公眾可以不必在大排長龍的情況下,輕輕鬆松參與歡慶中秋節。(黃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