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奮進潮頭看公安|城北分局篇

2017-10-23 西寧警事

勇立潮頭建新功 攻堅克難創輝煌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寧市公安局城北分局在上級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三嚴三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打造“綠色樣板城市”的奮鬥目標要求,堅持打擊和防範並重、管理和服務並重的原則,

扎實開展平安北區建設,推動了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雙提升”,努力做綠色樣板城市的捍衛者、實踐者,全力為北區社會政治穩定、經濟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加強隊伍建設,鑄造忠誠警魂

強化隊伍正規化,樹立執法新形象

城北公安分局堅持把政治建警擺在第一位,

把忠誠警魂塑造貫穿始終,與夯實基層党建有機融合,與中心業務工作同頻共振,強化隊伍的正規化建設,有效的樹立了執法形象。

抓黨建促隊建,抓作風促廉政

分局黨委按照上級統一部署,抓教育、鑄警魂、抓硬體、建陣地,

積極發動22個黨支部、217名黨員幹部,堅持高定位、高標準,扎實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四項活動”、“我們的黨日”、“踐行新理念、創造新業績,喜迎十九大”主題教育等一系列活動,並認真落實“立心課堂”學習制度,嚴格按照統一的課程表進行學習,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同時,抓黨建促隊建,抓作風促廉政,通過規範黨內政治生活,規範黨員行為,加強警容、內務及細微處的管理,
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隊伍整體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凝心聚力提士氣,“六小工程”暖警心

城北分局組建了全市首支公安機關國旗護衛隊,

把入黨宣誓、入警宣誓、退休儀式、戰時動員、緬懷英烈等活動與升國旗儀式結合起來,讓“國旗下的忠誠教育”成為常態;組建了文藝小分隊,在各類節慶日開展文藝活動、戶外運動和心理拓展訓練,讓豐富的警營文化生活凝聚警心,弘揚警隊的正能量;建立了“愛·洗車”行、修建清真、漢餐兩個食堂、精心設計,高標準建成了圖書室、心理減壓室、健身房等從優待警小場所,讓民警找到家的歸屬感。

打造特色党建警營文化

把黨建工作的核心放到凝聚警心上,根據現有條件,更新升級、在辦公區內精心打造“十六字”總要求、長征精神、“兩個絕對”、“四個意識”、“綠色發展樣板城市”、書法寫黨章“十米長卷”等“警營文化長廊”, 將“快樂工作,幸福生活”與“團結和諧、誠實質樸、勤勉奉獻、英勇無畏、耐堅守”的城北公安精神融入到警營文化當中,全面點亮了警營文化陣地。

樹旗幟,典型引領 立榜樣,一線點將

在典型引領中,以功模民警為主豎起了分局十餘面典型旗幟,讓每個單位有一面旗幟、每個黨員身邊都有榜樣,向榜樣學習看齊,發揮典型引領的作用,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局面。結合“我們的黨日”活動,民警深入轄區助殘、助老、助困並開展結對幫扶和精准扶貧,讓民警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學會成長、學會責任和擔當。同時,分局黨委審時度勢、凝聚共識,淬煉精華提出了“誠實質樸、團結和諧、勤勉奉獻、英勇無畏、忍耐堅守”的城北公安精神。

加強黨建品牌建設,發揮黨支部堡壘作用

分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立足公安職能,以落實黨內生活制度和陣地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黨建示範點”活動,樹立“學習型、服務型、規範型、爭優型”基層黨建標杆,打造“領導班子、工作機制、黨員隊伍、發揮作用”四好品牌,(如“祁連路通往群眾的連心路”、“為村民鋪出一條安寧大道”、“我是朝陽、我心朝陽、我們和朝陽一同成長”等派出所特色黨建品牌),推進黨建工作特色化和常態化建設,以創建促規範,以示範帶全域,充分發揮黨委班子的核心領導作用,發揮黨支部堡壘作用,夯實黨建陣地,展現黨員民警新形象。

打擊違法犯罪,淨化社會環境

●2015年共受理治安(行政)案件2019起,查處率100%,抓獲各類違法人員2698人。期間,開展了“百日會戰”、“百城禁毒會戰”、 食藥打假“利劍行動”等專項行動,全年共立各類刑事案件1143起,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481人,破案率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發案下降27%。共打掉47個犯罪團夥抓獲嫌疑人179人,共追繳贓款贓物折價1605.03萬元(追繳被盜汽車22輛)。

●2016年開展了打擊“兩搶一盜”、“盜搶騙”、“百日禁毒會戰”、“夏季攻堅戰”等專項行動,全域共立各類刑事案件964起,共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462人,共打掉54個犯罪團夥抓獲嫌疑人197人涉案106起,與去年同期相比,發案下降16%;立經濟犯罪案件5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6人,收繳假髮票8198份,假幣50807元,挽回經濟損失1268萬元,收繳各類涉案槍支11支,創歷年新高;受理治安(行政)案件1537起,與上年同期相比,發案下降23.9%,抓獲各類違法人員2490人。全域共破獲涉毒案件55起,繳獲毒☆禁☆品53043.98克。

●特別是2016年春節前夕,分局禁毒大隊根據前期大量地工作線索在市局禁毒支隊地密切配合下,民警遠赴雲南、四川、甘肅等十個城市,輾轉數十萬公里,開展摸排工作。2016年3月16日,專案組在當地警方和青海省公安廳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先後分別在雲南某地一賓館內、停車場內將犯罪嫌疑人馬某某、馬某抓獲,當場繳獲毒☆禁☆品海☆禁☆洛☆禁☆因51687克。成功破獲公安部督辦的這起特大跨省運輸毒☆禁☆品案,繳獲毒☆禁☆品海☆禁☆洛☆禁☆因51公斤,打出了城北公安的氣勢。

●2017年開展了打擊“盜搶騙”、“緝槍治爆”、“春雷一號”、“非法集資類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 等專項行動,元月至9月底,全域共立各類刑事案件608起,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317人,繳獲毒☆禁☆品4323.30克,共打掉22個犯罪團夥抓獲嫌疑人78人涉案34起,與去年同期相比,發案下降15%;共受理治安(行政)案件831起,與上年同期相比,發案下降26.5%,查處各類違法人員1071人。

●2017年1月份,分局刑警大隊偵查員在市局相關部門、海西州公安局、德令哈市公安局、都蘭縣公安局及格爾木市特警支隊的大力協助下,再次成功打掉一個非法持有、販賣槍支、彈藥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馬某、紅某、金某、溫某等,繳獲各類槍支13支,各類制式子彈70餘發。今年5月24日,刑警大隊大隊長李玉剛被公安部授予“2016年全國輯槍治爆專項行動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堅持資訊導偵,優化治安防控

城北公安分局黨委高度重視,把資訊化建設工作,置於公安機關四建的首要位置來抓。在上級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分局黨委班子更新理念,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先後建成了分局110指揮中心、110調度指揮系統,案件分析研判室、辦案區指揮研判中心、案管中心、刑事科學技術室等資訊化主導警務的功能區,所有功能區的投入使用在服務實戰、服務基層、服務一線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2年年初在城北區委、區政府地的大力支持下,組建了全市首支100人的治安巡防隊,主要協助公安部門,對轄區主要街道、校園周邊、居民樓院等場所巡防管控,全體巡防隊員參與到城北區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作用,有效遏制、減少各類刑事治安案件發案數。

●自2013年以來,刑偵資訊在警綜平臺中正式運行,對各辦案單位偵查員的業務培訓和對警綜平臺錄入資料數量品質的量化考核,錄入率和錄入品質合格率均達到100%,確保了平臺的順利運行,為打擊違法犯罪提供了有效地資訊保障。

●近三年,分局在各派出所和刑偵大隊建立了12個標準化資訊化採集室,配置了電腦、掃描器、照相機、印表機、攝像機等設備,自採集室建立以來共採集DNA相關資訊33103條,通過資訊化手段破獲案件1383起,抓獲在逃人員352名,查獲被盜搶車輛61輛,查獲吸毒人員971名。

●為充分發揮合成作戰的效能,分局在人員、裝備方面給予充分保障,投資500萬元建設了110指揮中心調度大廳,同時在轄區安裝了高清視頻探頭,基本實現了城區道路骨幹視頻監控全覆蓋,不斷加大網上巡控力度。

●2017年年初成立巡警大隊,整合警力資源、減少管理空隙、延伸管控區域,落實好公安武警聯勤武裝巡邏常態機制,按照“全面控制,重點防範,點、線、面相結合”的原則,實施車巡、步巡相結合的網格化防控佈局,實行“定人、定崗、定時、定段”的警區責任制,最大限度的將警力擺到街面,實現了北區介面巡邏防控力量和工作效能的提升,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創新舉措亮點,深化公安改革

●城北公安分局不斷加強民警創新能力的培養,激發並運用民警的聰明才智為公安業務工作服務,最大限度地將民警的智力成果轉化為戰鬥力,切實提升警務效能和社會效益,促進公安工作的科學發展。

●聯合設立公檢法涉案財物“一體化”管理中心。為規範刑事訴訟涉案財物管理處置工作,避免公檢法在案件辦理過程中涉案財物流轉存在的風險和管理漏洞,分局聯合城北區人民檢察院、城北區人民法院設立涉案財物“一體化”管理中心,打通公檢法涉案財物“一體化”管理關鍵環節,涉案財物以圖片文書形式移送,實物不再流轉,待案件辦結後按照規定處置,簡化財物移交流程,促進刑事案件涉案財物綜合管理處置能力。

●推行輕微涉刑強戒人員“一站式”訴訟模式。主動聚焦癥結,深挖根源,積極協調公檢法司四家機關推行輕微涉刑強戒人員“一站式”訴訟模式,起訴、審判、執行在強戒所一站式完成。新模式有效杜絕了訴訟過程中易出現的以刑底戒、刑戒分離、脫管漏管、自傷自殘等問題,徹底填補了執法司法銜接縫隙,將之前的10余項流程縮減至4項,使涉刑強戒人員無孔可鑽,體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推行“公調對接” 新理念、新機制。為有效應對矛盾類警情遞增式增長的趨勢,高效化解各類非警務民事糾紛和矛盾,今年6月14日,分局結合北區社會管理實際在轄區祁連路派出所、馬坊派出所試點推行“公調對接”工作模式,在全省率先提出打造派出所和司法部門共同參與的 “公調對接” 新理念、新機制,推動轄區人民調解與公安機關接處警無縫對接、有機聯動,使公安機關案件處理和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穩步推進,實現矛盾糾紛資訊資源分享,提升案件預警處置能力。

●對執法辦案區進行資訊化升級改造,全面落實公安部辦案區“四個一律”工作規定;強化案管中心執法監督效能,創新了案管監督管理模式,使案管中心職能全面拓展升級;聯合區司法局建立法律服務聯動對接機制,建立律師參與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工作站、區法律援助中心駐城北公安分局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執法辦案音視頻管理系統,實現長期保存、隨時下載、一鍵燒錄功能;建立刑事未破卷宗集中管理新模式,將未破卷宗全要素掃描至系統形成線上電子卷宗,線下紙質卷宗與燒錄電子卷宗同步記錄保存;推行刑事案件文本卷宗、電子卷宗同步保存、同步移送機制,實現電子卷宗在檢察機關、公安機關辦案中規範、高效傳遞和資源分享,共同提升打擊刑事犯罪的品質和效率;探索建立辦案提醒機制,通過短信提示方式向辦案民警進行即時發送辦案提醒,有效預防超期羈押、超期辦案潛在的風險隱患,防止民警執法過錯。

●推行陽光警務回應群眾新期待,保障群眾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通過便民服務平臺實現群眾與辦案民警、分局領導的無障礙溝通管道。建立辦案區巡控監督機制,實現執法問題即時糾正,倒逼民警規範執法行為,從執法源頭上避免了安全隱患、提升了安全保障。科技強警打造全國示範刑事技術室,為打擊犯罪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強化檢、法機關監督常態化,成立執法監督管理委員會,為各辦案單位提供了指引,強化了檢察院、法院監督指導工作,有效推動了全域執法規範化建設;分局與青海大學建立應急翻譯團隊協作機制,將對北區公安機關乃至全市公安機關各項警務工作提供服務;派出所警務工作模式實現新提升,建立派出所警務微信群和微信公眾號,有效實現從“小微信”到“大警務”的轉變,為深化基層警務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肩負著保駕社會穩定發展的重任,承載著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期盼,伴隨著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攻堅浪潮,城北公安分局勇立潮頭,攻堅克難。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上,城北公安分局的全體公安民警正在深入推進“四項建設”的航道中破浪前行。在新的歷史時期,城北公安隊伍將雄健鋪展更加壯闊的平安畫卷!

讓民警找到家的歸屬感。

打造特色党建警營文化

把黨建工作的核心放到凝聚警心上,根據現有條件,更新升級、在辦公區內精心打造“十六字”總要求、長征精神、“兩個絕對”、“四個意識”、“綠色發展樣板城市”、書法寫黨章“十米長卷”等“警營文化長廊”, 將“快樂工作,幸福生活”與“團結和諧、誠實質樸、勤勉奉獻、英勇無畏、耐堅守”的城北公安精神融入到警營文化當中,全面點亮了警營文化陣地。

樹旗幟,典型引領 立榜樣,一線點將

在典型引領中,以功模民警為主豎起了分局十餘面典型旗幟,讓每個單位有一面旗幟、每個黨員身邊都有榜樣,向榜樣學習看齊,發揮典型引領的作用,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局面。結合“我們的黨日”活動,民警深入轄區助殘、助老、助困並開展結對幫扶和精准扶貧,讓民警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學會成長、學會責任和擔當。同時,分局黨委審時度勢、凝聚共識,淬煉精華提出了“誠實質樸、團結和諧、勤勉奉獻、英勇無畏、忍耐堅守”的城北公安精神。

加強黨建品牌建設,發揮黨支部堡壘作用

分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立足公安職能,以落實黨內生活制度和陣地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黨建示範點”活動,樹立“學習型、服務型、規範型、爭優型”基層黨建標杆,打造“領導班子、工作機制、黨員隊伍、發揮作用”四好品牌,(如“祁連路通往群眾的連心路”、“為村民鋪出一條安寧大道”、“我是朝陽、我心朝陽、我們和朝陽一同成長”等派出所特色黨建品牌),推進黨建工作特色化和常態化建設,以創建促規範,以示範帶全域,充分發揮黨委班子的核心領導作用,發揮黨支部堡壘作用,夯實黨建陣地,展現黨員民警新形象。

打擊違法犯罪,淨化社會環境

●2015年共受理治安(行政)案件2019起,查處率100%,抓獲各類違法人員2698人。期間,開展了“百日會戰”、“百城禁毒會戰”、 食藥打假“利劍行動”等專項行動,全年共立各類刑事案件1143起,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481人,破案率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發案下降27%。共打掉47個犯罪團夥抓獲嫌疑人179人,共追繳贓款贓物折價1605.03萬元(追繳被盜汽車22輛)。

●2016年開展了打擊“兩搶一盜”、“盜搶騙”、“百日禁毒會戰”、“夏季攻堅戰”等專項行動,全域共立各類刑事案件964起,共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462人,共打掉54個犯罪團夥抓獲嫌疑人197人涉案106起,與去年同期相比,發案下降16%;立經濟犯罪案件5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6人,收繳假髮票8198份,假幣50807元,挽回經濟損失1268萬元,收繳各類涉案槍支11支,創歷年新高;受理治安(行政)案件1537起,與上年同期相比,發案下降23.9%,抓獲各類違法人員2490人。全域共破獲涉毒案件55起,繳獲毒☆禁☆品53043.98克。

●特別是2016年春節前夕,分局禁毒大隊根據前期大量地工作線索在市局禁毒支隊地密切配合下,民警遠赴雲南、四川、甘肅等十個城市,輾轉數十萬公里,開展摸排工作。2016年3月16日,專案組在當地警方和青海省公安廳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先後分別在雲南某地一賓館內、停車場內將犯罪嫌疑人馬某某、馬某抓獲,當場繳獲毒☆禁☆品海☆禁☆洛☆禁☆因51687克。成功破獲公安部督辦的這起特大跨省運輸毒☆禁☆品案,繳獲毒☆禁☆品海☆禁☆洛☆禁☆因51公斤,打出了城北公安的氣勢。

●2017年開展了打擊“盜搶騙”、“緝槍治爆”、“春雷一號”、“非法集資類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 等專項行動,元月至9月底,全域共立各類刑事案件608起,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317人,繳獲毒☆禁☆品4323.30克,共打掉22個犯罪團夥抓獲嫌疑人78人涉案34起,與去年同期相比,發案下降15%;共受理治安(行政)案件831起,與上年同期相比,發案下降26.5%,查處各類違法人員1071人。

●2017年1月份,分局刑警大隊偵查員在市局相關部門、海西州公安局、德令哈市公安局、都蘭縣公安局及格爾木市特警支隊的大力協助下,再次成功打掉一個非法持有、販賣槍支、彈藥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馬某、紅某、金某、溫某等,繳獲各類槍支13支,各類制式子彈70餘發。今年5月24日,刑警大隊大隊長李玉剛被公安部授予“2016年全國輯槍治爆專項行動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堅持資訊導偵,優化治安防控

城北公安分局黨委高度重視,把資訊化建設工作,置於公安機關四建的首要位置來抓。在上級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分局黨委班子更新理念,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先後建成了分局110指揮中心、110調度指揮系統,案件分析研判室、辦案區指揮研判中心、案管中心、刑事科學技術室等資訊化主導警務的功能區,所有功能區的投入使用在服務實戰、服務基層、服務一線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2年年初在城北區委、區政府地的大力支持下,組建了全市首支100人的治安巡防隊,主要協助公安部門,對轄區主要街道、校園周邊、居民樓院等場所巡防管控,全體巡防隊員參與到城北區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作用,有效遏制、減少各類刑事治安案件發案數。

●自2013年以來,刑偵資訊在警綜平臺中正式運行,對各辦案單位偵查員的業務培訓和對警綜平臺錄入資料數量品質的量化考核,錄入率和錄入品質合格率均達到100%,確保了平臺的順利運行,為打擊違法犯罪提供了有效地資訊保障。

●近三年,分局在各派出所和刑偵大隊建立了12個標準化資訊化採集室,配置了電腦、掃描器、照相機、印表機、攝像機等設備,自採集室建立以來共採集DNA相關資訊33103條,通過資訊化手段破獲案件1383起,抓獲在逃人員352名,查獲被盜搶車輛61輛,查獲吸毒人員971名。

●為充分發揮合成作戰的效能,分局在人員、裝備方面給予充分保障,投資500萬元建設了110指揮中心調度大廳,同時在轄區安裝了高清視頻探頭,基本實現了城區道路骨幹視頻監控全覆蓋,不斷加大網上巡控力度。

●2017年年初成立巡警大隊,整合警力資源、減少管理空隙、延伸管控區域,落實好公安武警聯勤武裝巡邏常態機制,按照“全面控制,重點防範,點、線、面相結合”的原則,實施車巡、步巡相結合的網格化防控佈局,實行“定人、定崗、定時、定段”的警區責任制,最大限度的將警力擺到街面,實現了北區介面巡邏防控力量和工作效能的提升,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創新舉措亮點,深化公安改革

●城北公安分局不斷加強民警創新能力的培養,激發並運用民警的聰明才智為公安業務工作服務,最大限度地將民警的智力成果轉化為戰鬥力,切實提升警務效能和社會效益,促進公安工作的科學發展。

●聯合設立公檢法涉案財物“一體化”管理中心。為規範刑事訴訟涉案財物管理處置工作,避免公檢法在案件辦理過程中涉案財物流轉存在的風險和管理漏洞,分局聯合城北區人民檢察院、城北區人民法院設立涉案財物“一體化”管理中心,打通公檢法涉案財物“一體化”管理關鍵環節,涉案財物以圖片文書形式移送,實物不再流轉,待案件辦結後按照規定處置,簡化財物移交流程,促進刑事案件涉案財物綜合管理處置能力。

●推行輕微涉刑強戒人員“一站式”訴訟模式。主動聚焦癥結,深挖根源,積極協調公檢法司四家機關推行輕微涉刑強戒人員“一站式”訴訟模式,起訴、審判、執行在強戒所一站式完成。新模式有效杜絕了訴訟過程中易出現的以刑底戒、刑戒分離、脫管漏管、自傷自殘等問題,徹底填補了執法司法銜接縫隙,將之前的10余項流程縮減至4項,使涉刑強戒人員無孔可鑽,體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推行“公調對接” 新理念、新機制。為有效應對矛盾類警情遞增式增長的趨勢,高效化解各類非警務民事糾紛和矛盾,今年6月14日,分局結合北區社會管理實際在轄區祁連路派出所、馬坊派出所試點推行“公調對接”工作模式,在全省率先提出打造派出所和司法部門共同參與的 “公調對接” 新理念、新機制,推動轄區人民調解與公安機關接處警無縫對接、有機聯動,使公安機關案件處理和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穩步推進,實現矛盾糾紛資訊資源分享,提升案件預警處置能力。

●對執法辦案區進行資訊化升級改造,全面落實公安部辦案區“四個一律”工作規定;強化案管中心執法監督效能,創新了案管監督管理模式,使案管中心職能全面拓展升級;聯合區司法局建立法律服務聯動對接機制,建立律師參與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工作站、區法律援助中心駐城北公安分局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執法辦案音視頻管理系統,實現長期保存、隨時下載、一鍵燒錄功能;建立刑事未破卷宗集中管理新模式,將未破卷宗全要素掃描至系統形成線上電子卷宗,線下紙質卷宗與燒錄電子卷宗同步記錄保存;推行刑事案件文本卷宗、電子卷宗同步保存、同步移送機制,實現電子卷宗在檢察機關、公安機關辦案中規範、高效傳遞和資源分享,共同提升打擊刑事犯罪的品質和效率;探索建立辦案提醒機制,通過短信提示方式向辦案民警進行即時發送辦案提醒,有效預防超期羈押、超期辦案潛在的風險隱患,防止民警執法過錯。

●推行陽光警務回應群眾新期待,保障群眾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通過便民服務平臺實現群眾與辦案民警、分局領導的無障礙溝通管道。建立辦案區巡控監督機制,實現執法問題即時糾正,倒逼民警規範執法行為,從執法源頭上避免了安全隱患、提升了安全保障。科技強警打造全國示範刑事技術室,為打擊犯罪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強化檢、法機關監督常態化,成立執法監督管理委員會,為各辦案單位提供了指引,強化了檢察院、法院監督指導工作,有效推動了全域執法規範化建設;分局與青海大學建立應急翻譯團隊協作機制,將對北區公安機關乃至全市公安機關各項警務工作提供服務;派出所警務工作模式實現新提升,建立派出所警務微信群和微信公眾號,有效實現從“小微信”到“大警務”的轉變,為深化基層警務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肩負著保駕社會穩定發展的重任,承載著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期盼,伴隨著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攻堅浪潮,城北公安分局勇立潮頭,攻堅克難。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上,城北公安分局的全體公安民警正在深入推進“四項建設”的航道中破浪前行。在新的歷史時期,城北公安隊伍將雄健鋪展更加壯闊的平安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