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月落烏啼霜滿天”又是一年霜降時

“霜降”是24節氣的第18個節氣,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陽曆的10月23日。霜降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時期。秋天晚上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會下降到0度以下,

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凝結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漂亮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鬆。

俗話說: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進入霜降就算秋天的最後告別了。霜降時節,空氣中彌漫著金色的肅殺味道。但它卻為這本已絢爛的紅葉,

添了一份神秘與嬌媚。深秋,正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時節,登山賞紅葉似乎成了不少人的必修課。

霜降的習俗

1、霜降吃柿子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皸裂。

2、霜降登高

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

3、鴨子好吃霜降補

閩南臺灣的民間在霜降的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我們北方常說的“貼秋膘”。

你們當地這天有什麼講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