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吃對螃蟹了嗎,中醫教你怎麼吃

文豪蘇東坡可謂蟹癡,也曾寫下這樣兩句詩: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秋天以吃螃蟹為最隆重之事,因為這時正是螃蟹生長最好的時期,它們的肉厚肥嫩,且味美色香,

你吃螃蟹了嗎?

螃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此外,吃蟹對結核病的康復大有補益。而中醫認為螃蟹味鹹,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可作為風濕性關節炎的食療首選。但是吃蟹是很有講究的,下面從中醫的角度教你三種正確的吃蟹方式:

一、螃蟹+紫蘇及姜水

螃蟹不易消化吸收,再加上本身寒涼,多吃會引起腹瀉,所以消化功能比較弱的人以及老人和小孩一定要少吃螃蟹。中醫認為蟹性寒,故常用薑茸、紫蘇等作為食蟹使用的調料。紫蘇不但可以去腥味,還有辛溫散寒的功效。所以吃螃蟹一定要放紫蘇就是這個道理。而在吃蟹後喝杯姜水,也可以祛寒。

二、做到三個不

螃蟹一定要健康地吃,做到三個不:不吃死蟹,不吃內臟,不過量吃。螃蟹的胃腸道中有很多細菌,污垢,所以一定不要吃內臟。螃蟹死後,蟹體內的細菌會迅速繁殖並擴散到蟹肉中,使食者嘔吐,一定不能吃死蟹。而螃蟹又屬於高蛋白質食物,人體每天攝入膽固醇應低於300毫克,

也就是正常成人每天吃蟹應不要超過一隻,一周最多吃三隻。

三、不能與這些食物同吃

螃蟹不宜與柿子、石榴、茶葉同食,因為柿子、石榴、茶葉都富含鞣酸,易與螃蟹中蛋白質相結合形成鞣酸蛋白,不容易消化,也可導致嘔吐、腹瀉等。

螃蟹也不宜與冷飲一起食用,也會損傷脾胃。

蟹肥膏紅,但一定要正確地打開吃蟹方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