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巴曙松:如何提高我們的財產性收入?

✎小編語:“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首次提出是在十七大報告中。之後對財產性收入這一概念的研究逐漸增多。那麼什麼是財產性收入?它與普通的收入有何區別?我們又要如何獲得更多的財產性收入呢?

財產性收入的增長至少包含三重內涵:要讓更多的人能夠擁有財產、要為人們的財產能夠獲得收入創造條件、要幫助人們形成合理的觀念來獲得財產性收入。

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這一全新概念。

這是對傳統的收入分配理論的重大創新。在經典的政治經濟學分析框架中,資本與勞動的對立,加劇了社會的矛盾。而通過創造條件讓勞動、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資本收益的分配,有利於構建一個更為和諧的分配機制。

從內在的邏輯構成看,財產性收入的增長至少包含三重內涵:要讓更多的人能夠擁有財產、要為人們的財產能夠獲得收入創造條件、要幫助人們形成合理的觀念來獲得財產性收入。

一、先有財產,才有財產性收入

財產是財產性收入的前提。從總體上說,改革開放和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為廣大居民分享經濟增長成果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國民收入分配中,提高居民在分配中的比重,對於提高整個居民的收入水準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於擴大內需、促進財產性收入的增加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目前,居民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近年來有所降低,還有提高的空間。特別是對於低收入者而言,要通過各種方式提高他們的收入水準,使其勞動收入獲得穩步提高,並超過消費支出,這樣才能使剩餘的勞動收入轉變為財產。需要注意到,中國有大量的農民屬於低收入者,設法提高他們的收入水準就成了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的關鍵一環。對於中等收入者而言,
則要在增加他們收入的同時更好地保護他們的財產。只有個人的財產被法律清楚界定了,個人才有可能在法律的保護下對其財產進行處置和運用。《物權法》的出臺就是在保護財產方面取得的一個重大進步。居民收入的增長,及其帶動的中國的勞動力價格的重估過程,必然會為財產性收入的增長帶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金融創新不容滯後

“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其次是要為人們獲得財產收入創造條件。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定義,財產性收入主要來自房地產,銀行存款和股票、基金等金融產品。以前,我國居民的財產性收入主要是存款利息,不過,居民資產主要表現為銀行儲蓄,必然使得整個社會的融資結構過分依賴銀行貸款,抑制和制約了財產性收入的增長,也使得整個金融結構缺乏靈活性。因此,我們就應該把更多的目光集中到資本市場上來,為人們的財產可以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收入創造條件。十七大報告中強調要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實際上也與擴大財產性收入比重直接相關。

提高居民的財產性收入的比重,就需要根據居民的不同金融資產需求,提供多樣化的金融產品。當前的金融市場上,或者是低風險的銀行儲蓄,或者是相對風險較高的股票等,對於廣大的居民來說,更為缺乏的是能夠戰勝通貨膨脹、同時也能夠分享經濟增長成果的收益水準的金融產品,具體來說,如果通脹水準在5%,經濟增長在10%,中國最為欠缺的金融產品,大致應當是在5%~15%回報水準的金融產品,這些產品最為適應廣泛的金融產品需求。從目前的金融產品過程來看,這個環節的金融產品恰恰是最為欠缺的,可見當前金融產品的創新,還具有很大的不足與空間,還遠遠不能適應居民擴大財產性需求的客觀要求。

從擴大財產性收入的角度看,股票市場的實質,就是一種分享經濟,通過讓投資者以不同的金融產品投資上市公司的股票,實際上就使得投資者有管道分享到上市公司的盈利。因此,積極鼓勵和支持大量優質的上市公司上市,是在股票市場上擴大財產性收入的基礎性條件。

沒有優質的、能夠為投資者創造回報的上市公司,要擴大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可以說是無源之水,往往只能使得投資者陷入對垃圾股的炒作和投機。

從金融理論研究的角度看,在一個資本市場上,如果一個資本市場的證券價格總是能夠“充分反映”所有可以得到的資訊,則該市場就是有效的。因為資訊披露等問題,目前中國的資本市場很難做到充分有效,資本市場上的價格通常也不能準確地反映證券自身的價值,並且會經常出現大幅的波動。這種大幅的波動往往又會損害大多數在資訊上處於劣勢的中小投資者利益,進而導致財產性收入存在嚴重的不公平。這與讓大多數人通過參與資本市場獲取財產性收入的初衷是相違背的。所以,為了人們能夠在一個比較有效公平的資本市場上獲得財產性收入,一方面我們應該對資本市場上的資訊進行更加有效的監管,包括要求上市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機構及時、準確地披露相關資訊等;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政策制定與實施的透明度,能夠讓市場有對政策作出反應和進行消化的時間,避免資本市場上經常出現比較巨大的波動。這是我們為了人們能夠有可能在資本上獲得財產性收入應該創造的第一個條件。

在資本市場上,如果有足夠多的金融產品,每一類人群就可以根據其財富水準和風險偏好去配置相應的資產。但是現階段我國資本市場上金融產品的種類還不足以滿足人們通過投資獲得財產性收入的需要。對於中產階級和高收入人群,可以選擇風險較大而期望收益較高的股票、基金、債券、信託計畫等金融產品,但對低收入階層、城鎮居民、工薪階級來說,雖然可支配收入在不斷增長,但住房在其個人財富中占的比重很大,這套住房自己住不出租當然就不會帶來財產性收入,即使房屋升值也不可能出售獲利。在成熟市場上有一種 “以房養老”的“倒按揭”業務,即在退休時將房子抵押給商業銀行,由銀行根據房產的價值向老人每月發放養老金,老人過世後銀行將房產的殘值作為遺產向繼承人清償,這就使處於靜止狀態的財產產生收入。目前上海公積金管理中心已開始這項業務的試點,一旦試點成熟並加以推廣,應該說是一件積極的探索與創新。所以,為了人們能夠在資本市場上尋找到適合自己財富水準和風險偏好的金融工具,我們應該增加一些基礎性的理財產品,更加突出不同類型金融產品的差異,同時針對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開發引進一些新的理財產品,這是我們為人們能夠有可能在資本上獲得財產性收入應該創造的第二個條件。

三、放雞蛋的籃子也要“國際化”

收益和風險是正相關的,在創造財產性收入的過程中,如何有效分散風險也是需要認真考慮的。投資領域內有句名言,就是“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此前,中國的投資者一般只能通過在本國資本市場上尋找相關性較弱的資產,從而實現不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目標。但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發現這樣的方式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風險分散需要,QDII的推出就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部分投資者的需求。QDII通過投資於海外資本市場,為中國居民轉變為國際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重要手段。通過利用國際資本市場,一方面可以在世界範圍內尋找不相關的資產來更好地分散風險;另一方面,又可以跨地區跨市場地尋找獲得財產性收入的機會。所以,為了人們能夠在資本市場上更好地分散風險和尋找機會,我們應該繼續逐步提供更多的管道,使得人們實現資產配置的國際化,成為國際化的投資者。這是我們為了人們能夠有可能在資本上獲得財產性收入應該創造的第三個條件。

“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還要幫助人們形成合理的觀念來獲得財產性收入。中國的財富版圖正在經歷一個深刻地調整,這個調整就是資本收入對國民收入的貢獻將越來越重要,但真正認識到這個調整並積極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的民眾還很少。這就需要我們讓更多的人民群眾認識到這個變化,認識到抓住資本市場的重要性,鼓勵更多的人民群眾通過參與資本市場獲得財產性收入。在對人們進行風險教育的同時,更應該幫助人們樹立合理的理財觀,認識到理財並不是也不可能是追求最高的收益,而是根據每個人的風險收益偏好、家庭的結構、整個人生的不同生命週期來對資產進行相應的匹配和安排。因此,只有最適合的理財方案,並沒有最好的理財方案。當然這也不是說合理的理財方案之間沒有相通之處,好的理財方案至少應該考慮到以下三個方面:首先,理財應該考慮採用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手段,儘量分散風險;其次,要有一個動態的財富觀,不應該靜止地來看待資產的價值,因為只有這樣才比較容易找到值得投資的,能夠帶來豐厚回報的優質上市資源;最後,就是要具有國際化的視野,能夠站在比較高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理財問題。

“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對金融市場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能否在這個過程中實現讓更多人成為中等收入者的目標,以及資本市場究竟能否在這一歷史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值得我們期待。(完)

作者:巴曙松

為人們的財產可以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收入創造條件。十七大報告中強調要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實際上也與擴大財產性收入比重直接相關。

提高居民的財產性收入的比重,就需要根據居民的不同金融資產需求,提供多樣化的金融產品。當前的金融市場上,或者是低風險的銀行儲蓄,或者是相對風險較高的股票等,對於廣大的居民來說,更為缺乏的是能夠戰勝通貨膨脹、同時也能夠分享經濟增長成果的收益水準的金融產品,具體來說,如果通脹水準在5%,經濟增長在10%,中國最為欠缺的金融產品,大致應當是在5%~15%回報水準的金融產品,這些產品最為適應廣泛的金融產品需求。從目前的金融產品過程來看,這個環節的金融產品恰恰是最為欠缺的,可見當前金融產品的創新,還具有很大的不足與空間,還遠遠不能適應居民擴大財產性需求的客觀要求。

從擴大財產性收入的角度看,股票市場的實質,就是一種分享經濟,通過讓投資者以不同的金融產品投資上市公司的股票,實際上就使得投資者有管道分享到上市公司的盈利。因此,積極鼓勵和支持大量優質的上市公司上市,是在股票市場上擴大財產性收入的基礎性條件。

沒有優質的、能夠為投資者創造回報的上市公司,要擴大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可以說是無源之水,往往只能使得投資者陷入對垃圾股的炒作和投機。

從金融理論研究的角度看,在一個資本市場上,如果一個資本市場的證券價格總是能夠“充分反映”所有可以得到的資訊,則該市場就是有效的。因為資訊披露等問題,目前中國的資本市場很難做到充分有效,資本市場上的價格通常也不能準確地反映證券自身的價值,並且會經常出現大幅的波動。這種大幅的波動往往又會損害大多數在資訊上處於劣勢的中小投資者利益,進而導致財產性收入存在嚴重的不公平。這與讓大多數人通過參與資本市場獲取財產性收入的初衷是相違背的。所以,為了人們能夠在一個比較有效公平的資本市場上獲得財產性收入,一方面我們應該對資本市場上的資訊進行更加有效的監管,包括要求上市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機構及時、準確地披露相關資訊等;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政策制定與實施的透明度,能夠讓市場有對政策作出反應和進行消化的時間,避免資本市場上經常出現比較巨大的波動。這是我們為了人們能夠有可能在資本上獲得財產性收入應該創造的第一個條件。

在資本市場上,如果有足夠多的金融產品,每一類人群就可以根據其財富水準和風險偏好去配置相應的資產。但是現階段我國資本市場上金融產品的種類還不足以滿足人們通過投資獲得財產性收入的需要。對於中產階級和高收入人群,可以選擇風險較大而期望收益較高的股票、基金、債券、信託計畫等金融產品,但對低收入階層、城鎮居民、工薪階級來說,雖然可支配收入在不斷增長,但住房在其個人財富中占的比重很大,這套住房自己住不出租當然就不會帶來財產性收入,即使房屋升值也不可能出售獲利。在成熟市場上有一種 “以房養老”的“倒按揭”業務,即在退休時將房子抵押給商業銀行,由銀行根據房產的價值向老人每月發放養老金,老人過世後銀行將房產的殘值作為遺產向繼承人清償,這就使處於靜止狀態的財產產生收入。目前上海公積金管理中心已開始這項業務的試點,一旦試點成熟並加以推廣,應該說是一件積極的探索與創新。所以,為了人們能夠在資本市場上尋找到適合自己財富水準和風險偏好的金融工具,我們應該增加一些基礎性的理財產品,更加突出不同類型金融產品的差異,同時針對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開發引進一些新的理財產品,這是我們為人們能夠有可能在資本上獲得財產性收入應該創造的第二個條件。

三、放雞蛋的籃子也要“國際化”

收益和風險是正相關的,在創造財產性收入的過程中,如何有效分散風險也是需要認真考慮的。投資領域內有句名言,就是“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此前,中國的投資者一般只能通過在本國資本市場上尋找相關性較弱的資產,從而實現不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目標。但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發現這樣的方式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風險分散需要,QDII的推出就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部分投資者的需求。QDII通過投資於海外資本市場,為中國居民轉變為國際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重要手段。通過利用國際資本市場,一方面可以在世界範圍內尋找不相關的資產來更好地分散風險;另一方面,又可以跨地區跨市場地尋找獲得財產性收入的機會。所以,為了人們能夠在資本市場上更好地分散風險和尋找機會,我們應該繼續逐步提供更多的管道,使得人們實現資產配置的國際化,成為國際化的投資者。這是我們為了人們能夠有可能在資本上獲得財產性收入應該創造的第三個條件。

“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還要幫助人們形成合理的觀念來獲得財產性收入。中國的財富版圖正在經歷一個深刻地調整,這個調整就是資本收入對國民收入的貢獻將越來越重要,但真正認識到這個調整並積極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的民眾還很少。這就需要我們讓更多的人民群眾認識到這個變化,認識到抓住資本市場的重要性,鼓勵更多的人民群眾通過參與資本市場獲得財產性收入。在對人們進行風險教育的同時,更應該幫助人們樹立合理的理財觀,認識到理財並不是也不可能是追求最高的收益,而是根據每個人的風險收益偏好、家庭的結構、整個人生的不同生命週期來對資產進行相應的匹配和安排。因此,只有最適合的理財方案,並沒有最好的理財方案。當然這也不是說合理的理財方案之間沒有相通之處,好的理財方案至少應該考慮到以下三個方面:首先,理財應該考慮採用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手段,儘量分散風險;其次,要有一個動態的財富觀,不應該靜止地來看待資產的價值,因為只有這樣才比較容易找到值得投資的,能夠帶來豐厚回報的優質上市資源;最後,就是要具有國際化的視野,能夠站在比較高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理財問題。

“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對金融市場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能否在這個過程中實現讓更多人成為中等收入者的目標,以及資本市場究竟能否在這一歷史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值得我們期待。(完)

作者:巴曙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