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南方間歇供暖如何折算?地暖回填層過薄的影響有哪些?

摘 要:如果說北方的朋友想找供暖的資料,那應該比較容易,

市面的資料基本能用。但是如果南方的朋友想找些資料,可能就要根據實際情況甄別選用了。

主要原因在於:北方集中供熱一般是連續供暖,而大多資料是針對這方面的。但南方一般是間歇供暖,需要一些變換處理。當然,很多資料也是可以用的,只不過不能直接用,而是需要進行一些折算。

問題提出:一位網友在郵件中提到,對於南方供暖我們這邊基本沒有什麼理論學習,更多的是按照實際的經驗進行方案設計!所以很多的公式無法使用,因為很多係數、參數我們無跡可尋!無例可參!

接下來我們根據網友提供的案例作分析:

已知:江蘇揚州冬季室外平均溫度-3℃。

工地一:高層層高為普通商品房高度,即2.7m左右,

建築面積105㎡左右,地暖施工鋪設間距為15cm,離牆10cm~15cm,施工完畢,業主怕填充找平層太影響高度,於是只澆築了薄薄的一層,高度露出地暖管道0.5cm,在我們這邊的叫法為“硬貼”,也就是日後瓷磚是硬貼上去的。請問,該做法對於日後的影響是怎麼樣的?

工地二:自建房,高度3.5m,吊頂後3m左右,牆體無保溫,明裝散熱器,設計的時候,熱需求按照150W/㎡計算,然後鋼板散熱器再加個20cm(因為知道層高高度肯定不夠用,

所以每一個都加大20cm),結果衛生間的還是不夠用,所以我想諮詢的問題是:怎麼樣去附加這個層高的係數?

另外您能夠根據您的經驗給我一套適合我們這邊的相關係數嗎?主要用來計算供暖熱負荷的需求,以及供暖能耗的計算這兩個方面,謝謝您了!

下面安安開始分析了:

一位朋友曾經說過:“南方供暖是奢飾品,是屬於有錢人的。”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南方朋友開始安裝供暖系統。

在南方,很多供暖系統是憑經驗做的,比如熱指標取120W/㎡~150W/㎡,地暖間距取150mm等經驗做法。據南方的朋友說,按照經驗做出來的地暖,效果還可以。

我們暫時先拋開繁瑣的公式、理論,說句公道話:“效果是檢驗供暖系統的最好試金石”。

既然效果還行,就說明這套理論有存在的空間,我們要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如果工程不是很大,特別是已經有類似的成功案例,可以考慮參照類似工程去做。要知道,理論資料、公式也是從實踐中抽取的數學模型,目的是更好地服務更多的工程。

說起沒有什麼理論學習,這是欠妥的,這裡給朋友們推薦一下基本資料。

第一,《民用建築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範》(GB 50736-2012)(以下簡稱《暖規》),這本規範是由國家住建局和質檢局聯合制訂的行業標準。其規定了供暖熱負荷計算的一些公式、資料;規定了散熱器、地暖和風機盤管末端的設計和施工要求;規定了管道和設備的安裝要求等。總之,其就是指導民用供暖的一個指南針。

第二,《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程》(JGJ 142-2012),這是做地暖的朋友必備的一本指導書。

如果嫌兩本還不夠詳細,可以再查查《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第二版)(以下簡稱“紅寶書”)。這本紅寶書分上、下冊,相當於兩本《現代漢語辭典》那麼厚,是指導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的大綜合。您想知道的,以及您不知從何問起的,可以說是應有盡有。

需要指出的是,南方多為間歇供暖,而《暖規》給出的基本公式都是連續或間歇時間不長的供暖。因而我們選熱源和末端的時候,要用熱平衡的原理進行折算。

舉例說明:

已知:某住戶供暖計算面積為100㎡。

按照《暖規》連續供暖公式得到的熱指標是80W/㎡,住戶對應的熱負荷是8kW(已考慮戶間傳熱的負荷)。

問:南方間歇供暖如何折算?

室外:供暖設計溫度下,按累計間歇運行18h計。

折算熱指標:80×24/18=107W/㎡。

折算熱負荷:8×24/18=10.7kW。

如果我們使用地暖為供暖末端,應以折算後的熱指標107W/㎡作為地板選擇有效散熱量從而得出地暖的間距;如果我們選擇熱源,則應以折算後的供暖熱負荷10.7kW選擇熱源的設備容量。

下面我們回答這位網友的第一個問題:

——地暖回填層過薄的影響

安安查閱12J圖集後得知:回填層應做5cm的C15豆石混凝土回填層,然後還要做素混凝土找平層,接著才是鑲地磚的做法。

地面完成後,整個墊層的厚度約為10cm。無論是5cm厚的豆石混凝土,還是鋼絲網架,都是為了增加墊層的強度。

如果回填層過薄,會導致地面強度不夠。要知道,墊層最下面做的是2cm的絕熱板墊層。

保溫材料的特點便是疏鬆多孔,換句話說就是比較軟。踩在上面會有震顫感,特別是體重比較大的人走路的時候。

如果薄到一定程度,小孩在上面跺腳都會有震顫感。

我們知道,衛生間的地暖是應該做雙層防水的,因為洗衣機在甩幹操作的時候,其振動幅度很大。地面的震顫感比較強的話會產生共振,破壞回填層上的防水層……

下面安安回答這位網友的第二個問題:

根據《暖規》規定,在計算供暖熱負荷的時候,建築高度大於4m時才需要考慮房間高度。此案例吊頂後高度只有3m,理論上不需要進行附加。

至於為什麼房間會冷,最可能的原因是衛生間一直開著窗戶。

要知道,冷風的負荷是相當大的。還可能是沒有達到業主期望的溫度。

對於帶淋浴的衛生間,平時設計溫度一般與室溫相同。洗澡時要開啟輔熱裝置如浴霸,達到“不冷”的效果。

如果平時就把衛生間設計得特別高,估計得把牆上也盤上管道,技術上應該能做到。

但是您不妨思考一下,把衛生間保持桑拿房的溫度,這樣太熱了的話,人體會相當不舒服,供暖費用也會因此高出一大截,這也並非一般業主能承受的。

至於相關計算資料,我們可以查閱資料,但要以《暖規》附錄F為准。

我們計算供暖熱負荷時,就好比江蘇揚州,其供暖室外計算溫度是-2.3℃,而並非用冬季供暖平均溫度-3℃。

雖然各地的氣候是有差異的,但用《暖規》的基本原理,加上必要的間歇供暖附加值和戶間傳熱負荷折算,算算當地的典型工程應該並不難。

也許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每個工程都計算,但是對於典型的工程以及典型的房間,我們算一算,做到心中有數,還是很有必要的。

至於理論供暖能耗的計算,安安簡單說說它和熱負荷的區別:供暖熱負荷用的是供暖室外計算溫度,供暖能耗用的是供暖季室外平均溫度。

我們仍以江蘇揚州為例,供暖室外計算溫度是-2.3℃,供暖季室外平均溫度是2.8℃,供暖季室外平均溫度要高於供暖設計溫度。供暖能耗便是此平均溫度下,供暖期消耗能量的累計值。

關於這些,您可參看建築節能方面的書,本專題不作重點講解。

由於用戶習慣不同,實際的供暖能耗可能與計算有很大差異。比如白天家裡沒人的時候供不供暖,室內的供暖溫度設置為多少度等,都會影響使用者體驗。

如果想計量能耗,更為簡單、精確的方式是計量消耗的能源。比如:熱源使用天然氣,就掛一塊單獨的氣表;熱源使用熱泵,就掛一塊單獨的電錶,但主要還是要考核能效安裝熱表等。

這本規範是由國家住建局和質檢局聯合制訂的行業標準。其規定了供暖熱負荷計算的一些公式、資料;規定了散熱器、地暖和風機盤管末端的設計和施工要求;規定了管道和設備的安裝要求等。總之,其就是指導民用供暖的一個指南針。

第二,《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程》(JGJ 142-2012),這是做地暖的朋友必備的一本指導書。

如果嫌兩本還不夠詳細,可以再查查《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第二版)(以下簡稱“紅寶書”)。這本紅寶書分上、下冊,相當於兩本《現代漢語辭典》那麼厚,是指導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的大綜合。您想知道的,以及您不知從何問起的,可以說是應有盡有。

需要指出的是,南方多為間歇供暖,而《暖規》給出的基本公式都是連續或間歇時間不長的供暖。因而我們選熱源和末端的時候,要用熱平衡的原理進行折算。

舉例說明:

已知:某住戶供暖計算面積為100㎡。

按照《暖規》連續供暖公式得到的熱指標是80W/㎡,住戶對應的熱負荷是8kW(已考慮戶間傳熱的負荷)。

問:南方間歇供暖如何折算?

室外:供暖設計溫度下,按累計間歇運行18h計。

折算熱指標:80×24/18=107W/㎡。

折算熱負荷:8×24/18=10.7kW。

如果我們使用地暖為供暖末端,應以折算後的熱指標107W/㎡作為地板選擇有效散熱量從而得出地暖的間距;如果我們選擇熱源,則應以折算後的供暖熱負荷10.7kW選擇熱源的設備容量。

下面我們回答這位網友的第一個問題:

——地暖回填層過薄的影響

安安查閱12J圖集後得知:回填層應做5cm的C15豆石混凝土回填層,然後還要做素混凝土找平層,接著才是鑲地磚的做法。

地面完成後,整個墊層的厚度約為10cm。無論是5cm厚的豆石混凝土,還是鋼絲網架,都是為了增加墊層的強度。

如果回填層過薄,會導致地面強度不夠。要知道,墊層最下面做的是2cm的絕熱板墊層。

保溫材料的特點便是疏鬆多孔,換句話說就是比較軟。踩在上面會有震顫感,特別是體重比較大的人走路的時候。

如果薄到一定程度,小孩在上面跺腳都會有震顫感。

我們知道,衛生間的地暖是應該做雙層防水的,因為洗衣機在甩幹操作的時候,其振動幅度很大。地面的震顫感比較強的話會產生共振,破壞回填層上的防水層……

下面安安回答這位網友的第二個問題:

根據《暖規》規定,在計算供暖熱負荷的時候,建築高度大於4m時才需要考慮房間高度。此案例吊頂後高度只有3m,理論上不需要進行附加。

至於為什麼房間會冷,最可能的原因是衛生間一直開著窗戶。

要知道,冷風的負荷是相當大的。還可能是沒有達到業主期望的溫度。

對於帶淋浴的衛生間,平時設計溫度一般與室溫相同。洗澡時要開啟輔熱裝置如浴霸,達到“不冷”的效果。

如果平時就把衛生間設計得特別高,估計得把牆上也盤上管道,技術上應該能做到。

但是您不妨思考一下,把衛生間保持桑拿房的溫度,這樣太熱了的話,人體會相當不舒服,供暖費用也會因此高出一大截,這也並非一般業主能承受的。

至於相關計算資料,我們可以查閱資料,但要以《暖規》附錄F為准。

我們計算供暖熱負荷時,就好比江蘇揚州,其供暖室外計算溫度是-2.3℃,而並非用冬季供暖平均溫度-3℃。

雖然各地的氣候是有差異的,但用《暖規》的基本原理,加上必要的間歇供暖附加值和戶間傳熱負荷折算,算算當地的典型工程應該並不難。

也許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每個工程都計算,但是對於典型的工程以及典型的房間,我們算一算,做到心中有數,還是很有必要的。

至於理論供暖能耗的計算,安安簡單說說它和熱負荷的區別:供暖熱負荷用的是供暖室外計算溫度,供暖能耗用的是供暖季室外平均溫度。

我們仍以江蘇揚州為例,供暖室外計算溫度是-2.3℃,供暖季室外平均溫度是2.8℃,供暖季室外平均溫度要高於供暖設計溫度。供暖能耗便是此平均溫度下,供暖期消耗能量的累計值。

關於這些,您可參看建築節能方面的書,本專題不作重點講解。

由於用戶習慣不同,實際的供暖能耗可能與計算有很大差異。比如白天家裡沒人的時候供不供暖,室內的供暖溫度設置為多少度等,都會影響使用者體驗。

如果想計量能耗,更為簡單、精確的方式是計量消耗的能源。比如:熱源使用天然氣,就掛一塊單獨的氣表;熱源使用熱泵,就掛一塊單獨的電錶,但主要還是要考核能效安裝熱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