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幼兒教師招聘考試通關試題-樂題庫

【每日一練】

一、名詞解釋

1.暴怒發作

3.個性

3.保教結合原則

4.表演遊戲

5.支架式教學

6.家庭輔導站

二、簡答題

7.簡述焦慮產生的原因。

8.簡述幼稚園教學活動的原則。

三、論述題

9.論述學前兒童能力發展的特點。

四、案例分析題

10.明明是個3歲零3個月的孩子,十分活潑可愛,父母很喜歡他。可令其父母不解的是:明明無論做什麼事情之前從不愛多思考。比如,玩插塑時,讓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卻是拿起插塑就開始隨便地插,插出什麼樣,就說插的是什麼。在繪畫或要解決別的問題時也是這樣。夫婦倆認為這樣不好,便總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動,可明明卻常常做不到。

明明父母時常為此而煩惱。

明明父母的態度和行動對嗎?請從兒童思維發展的角度分析明明的這一類行為,並為明明的父母提出科學的教育建議。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名詞解釋

1.暴怒發作是指兒童在自己的要求或欲望得不到滿足,受到挫折時,

就哭鬧、尖叫、在地上打滾、用頭撞牆、撕東西、扯自己的頭髮等等過火的行為。

2.個性是指一個人比較穩定的、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各種心理特點或心理品質的獨特組合。

3.保教結合的原則,也稱保教合一或保教並重,指對幼兒保育和教育要給予同等的重視,並使兩者相互配合。

4.表演遊戲是幼兒按照故事、童話的內容,分配角色,安排情節,通過動作、表情、語言、姿勢等來進行的遊戲。

5.支架式教學是以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為基礎的一種新型的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它是指通過支架把管理學習的任務逐漸由教師轉移給幼兒自己,最後撤去支架。

6.家庭輔導站設立於鄉或村中,由該地區中的幼兒教師或幼教專職幹部負責向本地區的兒童家長普及保育與教育兒童的知識,並解答兒童家長的諮詢,指導兒童家長改善家庭教育。

二、簡答題(答案要點)

7.(1)學齡前幼兒認知發展水準有限,知識經驗相對缺乏,對周圍環境的認識不足。

(2)有些成人在教養過程中的不恰當嚇唬(如黑夜裡會有妖魔鬼怪出現等),使幼兒高估外界的“危險”進而引發內心的緊張。

(3)對父母的依戀所致。

8.(1)促進幼兒發展的原則;

(2)教學的教育性原則;

(3)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主體性相結合的原則;

(4)直觀性原則;

(5)活動性原則。

三、論述題(答案要點)

9.(1)多種能力的顯現與發展:①操作能力最早表現並逐步發展;②言語能力在嬰兒期發展迅速,

幼兒期是口語發展的關鍵時期;③模仿能力迅速發展,是幼兒學習的基礎;④認知能力迅速發展,是幼兒學習的前提;⑤特殊能力有所表現;⑥創造能力萌芽。

(2)智力結構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化。幼兒智力結構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發展的,其發展趨勢是越來越複雜化、複合化和抽象化。不同的智力因素有各自迅速發展的年齡段。

(3)出現了主導能力的萌芽,開始出現比較明顯的類型差異。幼兒期兒童已經出現了主導能力的差異。主導能力也稱優勢能力,在幼稚園的教育工作中應該特別注意分析不同幼兒的能力特點,發揮其主導能力,加強對較弱的能力方面的培養。

(4)智力發展迅速。許多研究表明,人出生後的頭幾年是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布盧姆搜集研究了大量20世紀前半期兒童智力發展的追蹤資料和測驗資料,並進行了分析總結,提出一條兒童智力發展的理論曲線。布盧姆以17歲為智力的成熟年齡(即智力發展的最高點)。

四、案例分析題(答案要點)

10.(1)明明父母的態度和行為是不對的。幼兒初期的思維還帶有較大的直觀行動性,他們的思維離不開直接感知和行動,行動的目的性、計劃性很差。明明正處於幼兒初期,他的行為正好符合這一特徵,因而是正常的。明明父母不瞭解幼兒初期思維的這一特點,提出了過高的要求,明明是很難達到的。

(2)對明明父母的教育建議:①依據心理發展規律,正確理解幼兒初期思維發展的特徵; ②創設情境,豐富玩具和提供實際操作機會;③循序漸進地提出行動目的性和計劃性要求;④抓住合理時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

(3)出現了主導能力的萌芽,開始出現比較明顯的類型差異。幼兒期兒童已經出現了主導能力的差異。主導能力也稱優勢能力,在幼稚園的教育工作中應該特別注意分析不同幼兒的能力特點,發揮其主導能力,加強對較弱的能力方面的培養。

(4)智力發展迅速。許多研究表明,人出生後的頭幾年是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布盧姆搜集研究了大量20世紀前半期兒童智力發展的追蹤資料和測驗資料,並進行了分析總結,提出一條兒童智力發展的理論曲線。布盧姆以17歲為智力的成熟年齡(即智力發展的最高點)。

四、案例分析題(答案要點)

10.(1)明明父母的態度和行為是不對的。幼兒初期的思維還帶有較大的直觀行動性,他們的思維離不開直接感知和行動,行動的目的性、計劃性很差。明明正處於幼兒初期,他的行為正好符合這一特徵,因而是正常的。明明父母不瞭解幼兒初期思維的這一特點,提出了過高的要求,明明是很難達到的。

(2)對明明父母的教育建議:①依據心理發展規律,正確理解幼兒初期思維發展的特徵; ②創設情境,豐富玩具和提供實際操作機會;③循序漸進地提出行動目的性和計劃性要求;④抓住合理時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